“错换人生到偷换风波”持续发酵,“案情事实”有没有推进并没有披露,“舆论事实”却始终猛料迭出。在一定程度上,“姚郭两家”还并没有在言语层面彻底撕破脸,但透过两家人隔空喊话的几个来回,总让人觉得他(她)们难有未来。要知道,无论这场纠葛的真相是啥,两家人终将一地鸡毛。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在“错换人生案”中,两家人即便可能早有罅隙,但是起码还能做到互不斥责,互不拆台。但随着“偷换风波”的触发,“姚家人”便开始不断放料,而“郭家人”却一直否认,就好像“舆论层面的瓜始终都没有熟过”。
因为在姚策生父最新的回应中,对几个舆论层面较为关注的问题给出破解式答案:其一,他第一时间给养子郭威打电话求证,对方律师表示将“错换”改为“偷换”是为吸人眼球,引起医院和舆论的重视,要不然关注度太低;其二,强调双方在调查清楚之前不应该相互猜疑,相互攻击,并坚称“不是你说偷换就偷换,要相信法律”。
就“其一”来讲,从姚策生父让养子郭威求证姚家律师措词的细节来看,两家人的关系应该已经坚冰化,起码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至于“错换”改为“偷换”是不是为吸人眼球的操作,在“姚家人”未作出回应前,似乎不太好判断,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
而“其二”的问题在于,“郭家人”好像全程都比较“理智”,并且不太愿意让“偷换风波”进入舆论中心,这跟“错换人生案”阶段的状态很不一样。而“姚家人”恰好是“郭家人”的反面,是不是“炒热度”不清楚,但是想把事情儿搞大的意图很明显。
总之,在舆情和现实的纠葛里,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人们已经越来越难以辨别。说到底,核心的“当事人”加起来都不超过10个,为何总是给人“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呢?并且,事情发生将近一年,为何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呢?这其中是人性在作祟,还是利益在触动,真是该剖开看一看。
事实上,就“郭家有四套房产,郭威名下无一套房产”一事,姚策生母已经透过媒体给出回应:“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只有一套房子,是在2012年期间给郭威买下的,当时因郭威还在读书,贷款审批需要银行流水证明,所以只能用父母的身份办理,但是我们现在都住在女儿的廉租房里,房子一直是给郭威住的”。
并且就在近期,姚策生母已经打算把房子过户在郭威名下,可是姚策又打算把房子给“姚家的外婆”,这一来二去,好像整个事件又进入不平衡的序列之中。坦白讲,两家人既然都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可为何总是不往一处使劲儿呢,唯一的考量就是都存在“私心”。
可总体看来,两家人好像都不愿意挑明,所以只能是暗自较劲儿,把舆论之水搅浑。因此随着“偷换风波”的渐起,舆论层面对于两家人的同情可谓越来愈少,甚至当“众筹平台喊话拉黑”姚策时,再次暴露出这场纠葛的难堪一面。
另外,“姚家人”之所以在“错换人生案”之后会掀起“偷换风波”,应该跟“错换人生案”中的赔偿分配有关系,因为当初的索偿主体是“郭家人”,虽然在索偿款项的使用上还是以救治姚策为主,但是作为“姚家人”对姚策的治疗付出却被一定程度的忽视。
这导致“郭家人”对姚策的救治看起来很明显,但是“姚家人”对姚策的前期付出却被大打折扣,甚至随着家庭内部的纷乱,人性情理层面的美好也被彻底击碎。由此来看,“姚家人”对于真相的追寻,可能也是想溢出对付出感的索偿,这值得理解,也值得深思。
不得不说,普世之中关于爱的实践多半带有自我实现的影子,以至于“不甘心”会成为“摧毁自我”的最主要反噬力量。这方面的问题,“姚家人”深有体会,“郭家人”也不例外。只可惜,世俗中的善与恶,往好处说也能说通,往坏处说也能讲透。总之,“当事人们”如果都不能很好地直面自我,那么被舆论裹挟和反噬自然就不足为奇。
与此同时,两家人口口声声强调“相信法理”,但是在具体的案情推动上,却一直以“贬损对方”的方式进行舆论的调动,以至于“舆论事实”非但没有变成澄清的净化剂,反倒成为“舆论想象”的发酵剂,被不断的利用和操弄。
坦率地讲,如果说“上半场”中,“郭家人”借助媒体舆论的关注,对最终的索偿起到很大作用,那么“下半场”中,“姚家人”应该也是想以同样的方式获得自己满意的答案。但这个过程中,如果各自的信息释放不对称,很容易让人觉得不可信,因为舆论最不可接受的就是“不诚实”。
而对于姚策及所谓错换人生的真相而言,在漫长的媒体舆论持久裹挟下,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甚至终将成为两家人无法收拾的残局。不得不承认,关于宽恕和救赎,确实是比较难做到的,它不仅需要精神层面的自我和解,更需要钝感的大脑可以将过去遗忘,但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