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马国(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人民

《三国志》、《后汉书》中有几个重要方国方域长期以来都是古代东北亚研究的热点,即邪马台国、女王国、投马国,因为这通常被认为是日本进入文明时代的开端。然而一如早期“倭国”相应文献的研究一样,迄今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倭国在《三国志》、《后汉书》、《括地志》、《旧唐书》等一系列文献中的测点汶山老师已经独家回复,在本号相关文章中已有简单展示。“倭奴国”汶山老师也已经恢复,亦已通过本号公开。

本节我们将公开的是投马国的研究成果。

本号“太平洋50国”系列近日连续公开了四篇《综述》,她们分别是:《东北亚贡赐驿使九大航线综述》《24辰国三大洋航线综述》《环太平洋近岸航线综述》《东太平洋15国综述》。此一系列《综述》对考察投马国问题有很大帮助。

我们将相关航线和数据绘图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马国(新几内亚岛):古文献地理体系中的新几内亚岛与台湾、琉球

图中大量白色虚线均为可验证数字信息,部分已经公开,部分还未公开,如倭国、倭奴国、亶洲等数据的证明成果便已公开。粗线部分为《综述》中重点提及的航线。两相参照我们更容易发现,从带方到台湾,从东京湾到塔斯马尼亚岛,古人对太平洋及澳洲的情况非常了解非常了解,而且提供的文献材料非常之系统、完整,唯一的缺口是缺了琉球、台湾前往新几内亚岛的一小段航线。

而《三国志》在讲述完东北亚驿使三航线(东京航线、四国岛航线、琉球航线)之后有一起点很难明确的投马国航线。

《东北亚贡赐驿使九大航线综述》一文我们也简单提及四国岛航线为支线,无需追究其“前路”。[上]奴国东京湾则对接[下]奴国环太平洋近岸航线。对接投马国航线的最大可能是末卢国。而新几内亚岛东南亚方向之鸟头半岛、鸟头湾附近两辰国(斯卢国、渎卢国)恰恰也都带有一个“卢”字,作为同一篇文献,同一套命名体系,此处之“卢”很可能类似与上、下奴国之间的呼应,斯奴国(鸟头湾、鸟头半岛)之“斯”代表“此”、“分”等,末卢国(琉球群岛)之“末”则代表“终”、“彼”,这里涉及许多人类迁徙的问题,我们不做过多探讨,仅明确两点之间已经非常明确的呼应和暗示,这在古文献中已经算是极其明显的提示了。

投马国与新几内亚岛的另一明显的呼应是斯马国。斯卢国(鸟头湾诸岛)继续前行即斯马国(俾斯麦海诸岛),而斯马国之“马”表示跨越其北海进入密克罗尼西亚岛群,继而进入第二岛链作为倭国前往东北亚朝贡交贸,所以其此“马”对新几内亚显然完全适用而且本身就包括新几内亚。

至于投马国之“投”一般指投掷标枪或标枪本身,而新几内亚岛首尾贯穿有一条所有大陆大岛最为典型的线状中央山脉,“投”即新几内亚岛之中央山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马国(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岛及其中央山脉

《三国志》对投马国的记载如下:

南至投马国,水行二十日。
官曰弥弥,副曰弥弥那利。
可五万余户。

我们只需验证由琉球岛至新几内亚岛“水行二十日”可不可行,“可五万余户”合不合理即可。

琉球岛至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侧,直线距离3000公里,航线距离3500公里,以航程计算每天175公里,每小时7.3公里,即3.9节,而帆船一般航速4-8节,殖民时代10-20节,所以“水行二十日”非常合理可行,当然《三国志》给出这样的记述当然是针对适航而且正常的条件。

“五万余户”,即三四十万人口,殖民前澳大利亚估计人口50万,而整个美洲1000万,相比较而言,新几内亚岛小几十万人口是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投马国(新几内亚岛):新几内亚人民

新几内亚人是一个古老的人群,有五六万年的土著史,学者一般认为3500年前或者更早有一批从台湾及东亚方向迁移而来的移民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生产水平,包括带来了猪和造船技术。所以远洋航行至少从那时开始便不是问题。澳洲学者比斯库普等在《新几内亚简史》中写道:“在世界上大多数民族还不能在大海中作远距离航行的时候,新几内亚沿海以及各岛上的居民就已经发展了造船和航海的技能了。他们的出海独木舟早已航行于各个海岛之间,而在同一时期,欧洲人却只能沿大西洋海岸线爬行似的航行,很少能远航到看不见陆地的海面。”

本文全部成果及版权归汶山老师所有。汶山老师变卖家产十年闭关方有上述成果,现网络公开,转载或使用成果时请给予必要的说明和尊重。汶山老师,古汉语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组织并主持有中华字熵、中华文鉴、中华论语重译、古代万国数据库等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志》西太平洋岛链航线最新研究成果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志》“二十四辰国”&“二十二奴国”最新研究成果展示

文化自信,学术自信,路带共同体必修,了解“一带一路”,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文化强国2035”贡献力量,敬请持续关注。

汶上门生于1982农场中华家

2021年2月21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