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哲(海峡两岸杂志社外联部部长)
曹聚仁病逝前夕为报社扼腕赶稿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题词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题词
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国家安全部部长)罗青长题词
1999年7月5日柳哲拜会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后合影留念
北大学界泰斗季羡林题词
北大学界泰斗张岱年题词
著名作家夏衍为曹聚仁资料馆题写馆名
作者柳哲在曹聚仁铜像前留影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杰出的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1900-1972),为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奔走呼号,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72年7月23日,曹聚仁并未梦想成真,带着深深的遗憾,在澳门镜湖医院撒手人寰,转眼已经47周年。令人欣慰的是,曹聚仁著作在内地接二连三出版,纪念设施也相继建立,纪念活动频频举行,两岸往来密切,高层互访频繁,和平曙光再现!
虽然自从台湾民进党蔡英文主席上台执政以来,两岸关系阴晴难定,甚至出现倒退现象,但两岸和平统一仍是大势所趋!任何人、任何政党、任何国家,都无法动摇与改变中华民族两岸人民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的坚定决心!
1999年7月5日,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在接受我采访时,首次披露了周恩来总理对曹聚仁先生的评语“爱国人士”。这一迟到的盖棺论定,揭开了曹聚仁“两岸密使”的神秘面纱,对他终于有了一个客观而公正地正确评价!
为了研究曹聚仁在香港去世前后的情形,我又一次来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了曹聚仁逝世时的港澳旧报。泛黄的报纸上,记载了曹聚仁病逝前后的相关情形。我手自笔录,抄出相关报道,让我们深切缅怀毕生爱国的曹聚仁先生。
曹聚仁在澳门逝世后的第二天,7月24日《澳门日报》以《知名作家教授记者曹聚仁在澳逝世》为题,及时做了报道:
“知名作家、教授、记者曹聚仁年来长期患病,昨日上午十时十五分病逝澳门镜湖医院,享年七十二岁。曹聚仁早年在上海复旦、暨南等校教授文史,抗日战争后从事新闻工作。近年在港致力写作。
因年老多病,数月前在香港友好照料下,由港转来澳门镜湖医院就医,因病情沉重,虽经多方治疗,终告不治。其家属月前,已由沪来澳,照料一切。”
1972年7月27日,《澳门日报》再一次以《曹聚仁昨午举殡,百余人参加公祭》为题,以《费彝民致悼词,并向遗瞩慰问》为副题,进行了报道。报道全文摘录如下:
“知名老作家、教授、记者曹聚仁先生,于本月二十三日,在澳门镜湖医院逝世,昨日中午十二时,在镜湖殡仪馆举行公祭出殡。
曹聚仁先生生前友好、港澳新闻、文教、出版、工商等界人士一百五十多人,参加了公祭。并向曹聚仁先生家属慰问。
公祭时,首先由曹聚仁先生治丧委员会正副主任费彝民、张思健、王家祯等致送花圈,继由费彝民致悼词。
费彝民在悼词中说:‘曹聚仁先生,浙江省金华县(今兰溪,原属浦江)。早岁离乡赴沪,从事文化工作,曾在暨南大学等校教书,并创办刊物,著作颇多。在解放以后,曹先生曾从事爱国工作,有所贡献。晚年留居香港,继续著述工作。’
费彝民在悼词中说:‘曹先生近年多病,当以为是风湿症。在港经过多方治疗,最近转来澳门就医,始发现患癌疾,经镜湖医院医务人员悉心救治,以年老体衰,终告无效,于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十时十五分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同人等及曹先生的海内外友好,闻讯同感悼惜。’
在曹先生患病期间,其夫人邓珂云已由上海抵澳照料一切,曹先生逝世后,他的儿女曹雷、曹景行,也从上海赶抵澳门奔丧。在公祭后,曹聚仁先生的女儿代表家属致了谢词。”
《文汇报》1972年7月25日、26日,连续两天,刊登了曹聚仁先生治丧委员会启事,内容如下:“知名老作家、教授、记者曹聚仁先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经于七月二十三日上午十时十五分,病逝澳门镜湖医院,终年七十二岁。曹先生在全国解放后,从事爱国工作,一旦逝世,同人等深致悼惜。兹定于七月二十六日中午十二时正,在澳门镜湖殡仪馆举行公祭出殡。谨告曹先生之海内外亲友。只领花圈。”
《文汇报》1972年7月26日,发表了《曹聚仁今日出殡,在澳门举行公祭》的消息:
“在澳门镜湖医院殡仪馆礼堂举行公祭,随即出殡火葬。曹聚仁家属已先后到达澳门。夫人邓珂云月前已自沪到澳照料。曹逝世后,其女曹雷、其子曹景行,也于前日奔丧到澳。
治丧委员会由费彝民(主任)、张思健、王家祯(副主任)、周宏明、李子诵、陈霞子、郭增恺、陈君葆、叶灵凤、车载青、李侠文、陈凡、张学孔、罗孚、严庆澍等组成。
曹聚仁一生,教书著书,并从事新闻工作。解放后,曾致力于爱国事业。一旦逝世,友好深为悼惜。”
在“文革”时期,曹聚仁逝世后,港澳同仁出面举行公祭,凝聚了中共高层的关注,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亲拟墓碑碑文,对他盖棺论定,评价他为“爱国人士”。在报道中,也可以窥见一斑。香港爱国人士费彝民等人出面,成立治丧委员会,公祭曹聚仁,高度评价曹聚仁曾“致力于爱国事业”、“曹先生在全国解放后,从事爱国工作”,这充分肯定了曹聚仁的爱国义举,令人欣慰不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