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军,如果是作战部队,那可就是超级多,可以在野战中碾压别国的存在了。

一般来说,只要提到中国古代的军队,大家伙就群情激昂的认为一个朝代随随便便拿出几十万大军去打个仗跟玩似的,而且个个都是在战场上硬刚的勇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之下,欧洲西亚包括日本区区数千人的战争被网友们戏称为村战,似乎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口就是世界上最多的最庞大的。

然而今天在这里,我得说一句,古代几十万的大军去打仗纯属扯淡,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书写这方面记录的史官并没有详加区分。尤其是后面几代的史官,去描述几百年以前的史实时,没有做好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民间曲艺人的“胡诌八扯”,不管说书的也好,唱戏的也罢,再不然就是写小说的,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感觉效果,编出了极其庞大的数额。打个比方,赤壁之战在《资治通鉴》的考究上是曹操出兵20万、号八十万,周瑜出兵五万,到了演义上就变成了曹操真的出兵8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可能有人就说了,也许出兵八十万五十万的是夸张,那出兵十万左右总是很正常的吧,偌大的国家,还出不了十万人吗?

确切来说,古代中国想拥有十万军队很轻松,但是想调动十万军队去打仗就很难了。而且是越远越困难。

为什么呢?因为有蒸汽机以前,行军打仗的粮草,是靠人力运输的啊!

说白了也就是在一个大军中,除了拼刀子的人,还有运粮的、搞医疗救助的等等搞后勤工作的。因为科技水平不够,故而一支出征的军队中就很需要大量的人力来维系后勤工作,而这些人数在明中期以前,都是被一同记录在出兵人数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中,后勤和作战单位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

起码也要六四分,也就是说,一个十万人的大军,至少有6万人是负责运粮的。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你这么想,十万人每天要吃多少粮食,一个人能运多少,运送的过程中也要吃,运到了之后大家都要吃,运粮兵返回的时候还要带够口粮。很明显,只能是人多喂人少,要是反过来喂,那估计运粮的就累死了。

相比之下,欧洲关于出兵数量的记载相对靠谱,因为他只记载作战人数或者骑士人数,这么想,一个几百人的骑士战争,每个骑士都有三个以上的侍从,从农民中临时征召十几个人,加在一起,不也是好几万吗?

再看看什么萨尔浒之战,明军举全国之力却只有9万大军,原因就是后勤问题。等前线的人死得差不多了,后面陆陆续续的又可以几千几千的出兵了。因为粮食就那么多,一次能拿出来的也就那些,再大补给线就跟不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清军征讨准格尔,也是只出兵5万多,理由同样,东部到大西北,路途太远,只能养得起这么多出战队伍。而且考虑到清朝的诸多科技水平已经比前代要高了。清军尚且如此,更何况前代呢?

最后还要说,古代的人口并不是一直这么多,一场瘟疫下来人口欻欻的就能掉三四千万。而且因为农业水平有限,在宋朝以前,中国的人口最多也就是6000万,宋代引入占城稻,人口上涨到一个亿,明末引入的红薯和玉米,在清代发扬光大,这才把人口拉到四亿。适逢一个战火纷飞的年岁,人口就只有一两千万,甚至一千万都不到。哪里还来的百万大军出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