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带孙女上街玩花九十块钱给孙女买了一条裙子。粉色的裙子外面有一层薄薄的白纱,小姑娘穿在身上美极了。祖孙俩兴高采烈的回到家本来想听到儿媳夸奖的,想不到刚进门儿媳就来了一句:“在哪捡的,这么土。”本来以为儿媳说说也就过去了,想不到说后不久儿媳就带着孩子上街又买回了一套牛仔裙。事后婆婆才知道,原来儿媳一直在跟邻居的孩子进行攀比,那天邻居家的孩子刚刚穿了一套牛仔裙,于是儿媳也给女儿买了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因为攀比给孩子买件衣服还不算什么,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孩子的爸爸。同一院子里住兄弟俩,孩子的叔叔因了工作的需要买了一辆二手车,经常出门都是开着车,孩子的爸爸看到心里总是不平衡,于是借钱、贷款,花了十多万买了一部新车。新车买回来后天天开车带着老婆孩子到周围四处玩,新鲜劲儿已过,每个月车贷压着头,肩膀上还有老婆孩子一家的生活负担,心里着急发毛只好外出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打工也不是容易的,因为生意不好做,他所打工的工厂一个接着一个地停工,弄得他焦头烂额,老婆孩子吃饭问题都无法解决。为了给孩子填饱肚子,老婆在家只好边带孩子边做手工维持生活。

由此可见,这样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有攀比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攀比心理是怎么形成的?

1、孩子的好奇好胜心使然

孩子天生好奇,看到别人有什么就想要,孩子又好胜,别人有什么自己总不想落后。大家只要注意或许常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妈妈,你就给我买一个芭比娃娃吧,玲玲的妈妈都给玲玲买了。”

相信这样央求妈妈给她买芭比娃娃的孩子,也就不知道买一个芭比娃娃需要多少钱,或许自己并不清楚芭比娃娃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就因为玲玲有,所以她就叫妈妈给她买。似乎只要别人有的她就必须有。

2、受家长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于孩子长期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孩子。记得我家邻居儿子结婚的时候,家里来了许多农村的亲戚。其中有位大表嫂穿戴十分光鲜,而且脖子上还佩戴着很粗的金光闪闪的项链。当我们夸那位农村的大表嫂很有钱的时候,邻居家的婆婆撇嘴小声道:“她那人就那样,什么都跟她家老三媳妇比,看见她家老三戴了项链,死活闹着要买,她家男人不答应,她向几家亲戚借钱买了这条项链,为买这条链子男人气得都出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攀比之心随处可见,老人与老人之间攀比,年轻人与年轻人攀比,尤其是女性甚之,农村的女人更加甚之。谁谁谁家买车了,谁谁谁家换新房了,谁谁谁又买了一条金项链等等,只要有一家买,其他的人就群起而效仿。

据研究表明,孩子3岁左右开始出现攀比心理。小孩子还处于性格养成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由于孩子大多数都是女人带着,比如:妈妈、奶奶、姥姥等,如果这样家长本身就爱攀比,孩子的攀比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有的家长自认为很高明,当着孩子的面部说,其实你的行动举止孩子都尽收眼底,很多事情都是以小见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攀比一般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比如:女孩子的攀比心理可能就体现在觉得自己的裙子没有其他小朋友的裙子漂亮;而男孩子的攀比心理可能就体现在觉得自己的玩具没有别的男生的玩具厉害。虽然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但是却滋生的是对孩子成长不利的攀比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戒掉孩子的攀比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爱孩子要有度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疼爱,总是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给孩子穿戴名牌,吃美味佳肴,买最贵的玩具。当孩子有任何物质的要求的时候,都会毫不迟疑尽力满足。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实际上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是最大的错误,因为父母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的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这样的父母养的孩子往往会只单纯追求物质生活享受,长大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寄生虫。

提醒家长:爱孩子不必百分百,爱孩子一定要有度。当孩子向父母提出需求的时候,家长要看是否有必要满足,即使孩子的要求在情理之中,也不要每次都张嘴就扔颗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时候立即满足孩子的要求,有的时候要学会延迟孩子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家长做好表率

每个孩子有攀比心,家长都有脱不了的干系。有的父母本来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由于担心孩子被人瞧不起,所以当孩子说别人有什么东西时,就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父母这样做会养成一个爱虚荣、爱面子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为虚荣而不择手段。

因此,要想戒掉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长首先要自律,要做好表率。

3、坦然现实鼓励奋进

孩子的攀比一是因为自卑,二是因为虚荣心作宠。别人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自己没有,孩子感觉低人一等抬不起头来,家长也怕孩子被同伴歧视,于是就满足,这样只能让孩子的虚荣心越来越涨。

当孩子说别人有什么东西,自己也要的时候,家长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承受有困难时,就把家庭的实际情况告诉孩子,同时告诉孩子在物质享受上要量力而行,不管是穿名牌还是穿地摊货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要让孩子养成不卑不亢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家长平时用心观察孩子的兴趣爱好,发掘并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以此找到自己的优势,慢慢地孩子的攀比心就会淡化。

正如专家的建议:帮助孩子在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获得成功,这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需要通过攀比来满足虚荣心,自己完全可以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获得优越。长期坚持,孩子就会放弃错误的攀比之心。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联系即删)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