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薪制是一种流行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薪酬支付形式。虽然这些国家没有规定具体的发薪方式,但在蓝领阶层,如工厂,服务业,等体力劳动行业,每周发工资是非常普遍的支付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薪制好处多多:

周薪制可提高居民消费,简单精确核算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积极性,还能减少欠薪现象,对中国居民消费,经济,劳动生产率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产生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能力。即使有钱,但没有购买欲望也不会产生消费;反之,即使收入有限,也很难抗拒强烈的购买欲望。

中国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受困于生活方式和消费渠道上的束缚,强化国人的储蓄偏好,抑制消费的冲动。在中国现有工资水平下,还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周薪制能有效提高工薪阶层的消费水平,非常适用于低收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月薪3000元为例,如果在每个星期五把750元发给员工去欢度周末,这确实能激发很多人的消费欲望。当工人们每周都有灵活的现金去购买商品,欢度周末,每周一开始枯燥的工作也因此变得更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薪制的弊端:

所有反对周薪制的理由都是借口,真正的问题在于企业并不会因此获得直接收益,更不肯放弃压迫员工的权利,这是阻碍周薪制推广的主要原因。

多数企业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现有月薪制可以延迟支付一个月薪水,从而节约了一个月的人工成本现金流,一些大企业压一个月工资有上亿资金,还可以获得不菲利息。

可这些自私短视的资本家,却没有意识到工人们被压制的生活现金流。企业制造的产品最终还是要由从事生产的工人们所消费。如果广大劳动人民都生活拮据,没有购买能力, 进而导致市场萧条,最后企业和资本家也要跟着破产。

有人嘲笑周薪制是“朝三暮四”,却没有看到故事背后隐藏的管理学含义,朝三暮四猴子不满意,朝四暮三猴子就满意。既然付给同样的薪水,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开心呢?每月发一次工资就高兴一次,每月发四次工资却高兴四次,人民幸福指数会高很多,工作上会投入更多热情。周薪制对于中国劳动人民有着重大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广泛实行周薪制的国家消费数据,得出的结果是:实行周薪制的国家与月薪制的国家相比,可降低5%—10%的居民储蓄率。如果中国劳务市场实行每星期发放工资,每年将为中国经济带来1.4-3万亿元的消费增长,繁荣的消费市场可化解国内的主要经济矛盾,使中国经济结构顺利完成转型升级。

英美蓝领员工一般收入有限,储蓄少,还要在消费型社会维持日常开销,就得每周发放工资,这样有灵活的资金去购买商品,进行周末消费。即便钱花光了,挺几天就等到下周工资了。而不像管理月工资那样,每次消费都有透支压力,担心剩下半个月没钱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蓝领员工多从事简单枯燥的体力劳动,更需要周薪制带来的即时消费,使员工每个星期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效率,因为快速的奖励机制让人们动力无限。然而,干满一月才领工资实在“难熬”,在漫长的等待中失去享受生活的机会,也失去工作的动力。

周薪制促进员工们消费,进而带来高质量的生活,又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老板和员工都获益匪浅,所以在英美国家的劳务市场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周薪制。

中国号称“世界工厂”,有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薪阶层普遍收入较低,是最应该实行周薪制的国家,周薪制能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30%-50%。中国有大量人口从事简单枯燥的体力劳动,非常需要周薪制带来的即时消费,欢度周末,使员工每个星期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周薪制能有效节制欠薪行为,并且加快行业人员流动,使人力资源更合理的分配,有助于企业精确支付劳动报酬,并进行高效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周薪将为中国社会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