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

有人说他是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俊峰,从他那广袤的心胸涌出四条河流,那便是书画鉴藏、诗词、戏曲和书法,四种姊妹艺术互相沟通,又各具性格,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万千国宝,都不及他一人,他叫张伯驹,一个被人忘记的穷老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驹是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弟弟张锦芳之子,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的领袖袁世凯的表侄,曾经有着民国第一败家公子的称号,其一生堪称传奇,因为一个爱好毁掉一生。

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爱好,中国书画国宝的大半江山才得以保存。

1956年,故宫博物院收到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大礼。著名的收藏家张伯驹及其夫人潘素将三十多年以来收藏的所有珍品。

包括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等八幅书画均无偿捐赠出来,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和平的大环境下,张伯驹所捐赠出来的古董都是无价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政府特设奖励20万,却都被张伯驹婉言拒绝,张伯驹说的非常简单,他这一生看的东西和收藏的东西相当多,都跟过眼云烟一样,但是这些东西不一定要永远保留在我这里。我可以捐出来,使这些宝物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国土上。

的确,正如张伯驹所说,以他张家曾经地位,和他捐出的东西完全都不是区区20万所能够比拟的。而他之所以想要将他收藏了近三十多年的宝贝捐赠出来,也仅仅只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的心。

张伯驹29岁的时候,在马路边收了康熙御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古董,而又因其家世显赫,出手大方,所以基本只要是张伯驹看上的古董,只要对方说个数,都能够手到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驹也因此落得了个败家的名号。甚至为了块巴掌大的破纸耗费了4万大洋,一度在当时引起了众人的非议。不过很显然,如果张伯驹没有这种爱好,我国故宫中的那些书画,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比如说著名的《平复帖》,《游春图》,都是有市无价的宝贝。

据说当年张伯驹为了这两幅著作,不仅把自己的祖宅给卖了,还躺在地上打滚,求着夫人变卖首饰才凑钱将他们拿下,买下之后张伯驹“败光”了所有的家产,一贫如洗,除了一堆书画之外,再也没有闲钱可用。一个曾经的民国大少爷坠入了这等田地,确实也可以看出他对书画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战乱涌现,有人发国难财,张伯驹只要将自己的收藏著作转手卖去,千金散尽还复来不是梦,但张伯驹却死守着自己的藏品,无论何人都拒不售卖。

有些不理解张伯驹的人认为张伯驹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只怕贼惦记着。这样一堆名贵的宝贝放在家里,着实寝食难安。

1941年上海发生了一起非常轰动的绑架案。被绑架的人正是张伯驹,据张伯驹的儿女们表示。

当时张伯驹每个月都要去上海分行开会,一早飞机下来之后,他们便和往常一样去接张伯驹。一辆汽车开在前面,一辆汽车紧跟在后面。谁知刚进胡同口,张伯驹的车辆就很快被一辆黑色小汽车上下来的人带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驹被绑架的消息很快就登上了报纸,绑架者的身份和底细也成了上海滩公开的秘密,他们是汪伪特工总部的76号特务组织。特务组织向张伯驹全家索要300万,否则将会撕票。

显然特务组织是冲着张伯驹的钱财来的,可是,当时张伯驹家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古董上,哪里还有什么钱去赎张伯驹?

无奈之下,张伯驹的夫人潘素只能四处去借钱。其实当时就连张伯驹的儿子张传彩也明白,家里最直接的方法是变卖字画,拿钱赎人。

张伯驹却不同意,原来潘素曾设法去看了一面张伯驹。张伯驹偷偷地告诉潘素,家里的字画不能动,尤其是那幅《平复帖》,就算他死了,字画也一定要守好,潘素明白,那些字画就是张伯驹的命,所以也只能通过借钱的方式来筹集300万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驹的绑架案持续了将近八个多月,张伯驹本人更是宁愿冒着随时被撕票的危险,始终不松口,不答应别卖一件藏品。

最终,绑匪无奈妥协了。将原本的300万赎金降到了40万,这才把张伯驹救了出来。按照常理来说,张伯驹把古董看作比是生命还要珍贵的东西,应该会像守财奴一样死死地守在家里,为何最终却将耗费半身,花费无数金钱的118件国宝全部捐赠给了国家呢?

在张伯驹看来,他不认为自己是将古董捐赠给国家,而是将古董送到了一个更适合他待的地方,所以也没有可惜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伯驹凭借一己之力支撑起了故宫书画的半壁江山,晚年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万贯家财,最终换来的是一张薄薄的奖状,不少人都会为张伯驹感到可惜,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张伯驹的快乐可能你也想象不到。

爱国家、爱民族,费尽心血一生为文化,不惜身家性命;重道义、重友谊,冰雪肝胆赉志念一统,豪气万古凌霄,这样的人又如何不叫人尊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