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乌鸫(dōng)吗?当然我说的并不是面条,而是一种名为“乌鸫”的鸟,在我国这种鸟比较常见,不过有时候看到它的人会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只乌鸦。因为它们长得很像,都是全身黝黑,不过雄性乌鸫比乌鸦小,嘴巴以及眼圈呈现黄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乌鸫很像乌鸦,但它们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乌鸫是鸫科鸫属下9种鸟类的统称。乌鸫在我国又名中国黑鸫、乌鸪、百舌、反舌等,它们的体长在25厘米左右,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喙在冬天会变黑。乌鸫在亚、欧、非三洲均有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雄性乌鸫的特征最显目从头到脚都是黑的,而雄鸟和雌鸟以及幼鸟体色差距却很大,雌鸟全身深褐色,喉部有白羽,胸部通常有暗淡的深色斑点和条纹。

而幼鸟与雌性很像全身深褐色,但背部有淡铁锈色斑点,鸟喙也曾深褐色,只有到1岁以后才会变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懂鸟的人可能会觉得雄性乌鸫更像八哥,也许还有人能直接说出它的另一俗称:牛尿八哥。的确,它们从颜色和体型上更加相像,似乎只是缺少前额竖直的羽簇。

其实另一个识别乌鸫与乌鸦和八哥的方法是,当它们降落到地面时,乌鸫会用双脚跳而不是像八哥或乌鸦那样走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乌鸫和八哥还有另一个相似之处--模仿其他声音。在我国,古人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乌鸫“能反复其舌,随百鸟之音”,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载。有证据显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将乌鸫养作宠物鸟,尤其是到了唐代与乌鸫相关的诗词大量涌现。

比如王维的《听百鸫》: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刘禹锡的《百舌鸣》: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杜甫的《百舌》: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鸫的叫声的确清脆,旋律优美。从早春开始,在黎明和黄昏时最活跃。在众多鸟类中,有很多能模仿其他声音的鸟类,如鹦鹉、琴鸟和八哥等,而乌鸫似乎更胜一筹,它可以模仿周围任何鸟类的声音,甚至城市内的机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鸫不但声音模仿能力强,它们还有能力根据环境改变音调和音量。据了解,乌鸫会根据靠近城市的程度调整其音高。离嘈杂的城区越近,声音就越高。而且乌鸫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声频率也不同,所以称它们为百舌鸟真的十分贴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栖息地的分布上,在一些地区乌鸫与常见的杜鹃相重叠,这让很多鸟类爱好者想知道,以将蛋下到其他鸟类巢穴代养而出名的杜鹃,以将其他鸟蛋推出巢穴而著称的杜鹃幼崽,是否会对乌鸫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有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野外观察,结果显示,杜鹃邪恶的寄生方式无法对乌鸫造成影响,因为它很凶。

在野外观察中发现,乌鸫领地意识强,非常有攻击性,而且可以迅速去除杜鹃的寄生卵。乌鸫的这种能力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地区寄生杜鹃的出生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就是我们这篇文章要介绍的,关于乌鸫的全部信息了。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人下次再见到它们,不要再以为自己看到了乌鸦或者八哥,如果有幸的话,请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它们百转千回的歌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