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掐丝珐琅嵌玻璃太平有象-清

1、掐丝珐琅嵌玻璃太平有象-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
象以铜为胎,四足直立,头微转向,卷鼻,垂尾,背负兽首衔环耳宝瓶,长方委角须弥底座。通身镀金并錾刻螺旋纹饰,挂铜镀金錾花填珐琅鞦辔、绊胸。宝瓶、鞍鞯、底座皆采用掐丝珐琅 工艺装饰,蝙蝠和变体寿字寓意。“福寿双全”,艳丽的珐琅釉在金色地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富丽奢华。大象性格温顺,安详端庄,又与“祥”字谐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视作吉祥嘉 瑞。象背之上的瓶很大,古时,“大”字通“太”,“瓶”又与“平”谐音,故大瓶寓意“太平”。太平有象陈设在宝座两旁,寓意“吉祥如意、天下太平”。
2、碧玉透雕云龙纹带座亭式香筒-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
香筒为一对,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铜镀金重檐亭式顶盖,盖上有玉顶;中间香筒为碧玉制,圆柱形,柱身透雕云纹和龙纹,龙绕圆柱似腾云驾雾般盘旋,刀工犀利流畅,疏密有致;下部为 六边形须弥式铜制底座,底座上部有底墙,用于接香灰使之不洒落。
香筒一般成对出现,与甪端一同使用,置于座前左右两侧,肃穆大气。从《清宫陈设档》记载来看,这种香筒名为垂恩香筒,为雍正朝始出现,一般大殿内使用的垂恩香筒规格较高,多为重 檐玉顶,且形制较大,而后宫居所使用的则更为小巧精致。使用时香筒内燃香料,香气由中间孔洞释出。
3、郎窑红釉胆式瓶-清康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景】
窑红系以康熙时江西巡抚郎廷极的姓氏命名,实乃仿宣红釉,但比宣红釉更鲜亮,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质光泽,绚丽夺目,是我国名贵的铜红釉中呈色最鲜艳的一种。郎窑红的特点是釉汁厚 ,釉面除大片纹外还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器物胫下部至底边由于釉汁的流垂凝聚而近于黑红,器物口部釉薄露骨,多呈粉白、淡青或浅红色,世有“脱口垂足不流”之说。郎窑红以铜为着色
剂,在1300℃以上的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传统的郎窑红对烧成气氛和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制品十分困难,所以又有“若要穷,烧郞红”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