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死无疑是最令大家痛心疾首的一段了。豪情义气、盖世英雄的关羽,破黄巾、斩华雄、诛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等,哪一次出场不是叫人热血沸腾、崇拜之至?可最后却被东吴吕蒙设计夺取荆州,还将擒获的关羽父子斩首,不能不叫人义愤填膺、为关羽喊冤叫屈啊!

先来看看关羽是如何失掉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吕蒙手下潘璋部将马忠擒获的?

却说关羽镇守荆州,眼见刘备在蜀汉搞得是有声有色,自己也想建功立业,北上进攻曹操,实现与刘备遥相呼应、恢复汉室之大任。

于是关羽将荆州的后方江陵和公安做了具体的防守安排后(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就率兵北上攻打襄阳和樊城。当时曹操刚从汉中撤军,就派于禁、庞德领兵救援樊城,关羽借连日的大雨和汉水暴涨的机会在樊北水淹了于禁七军,斩杀了庞德,威名远扬。

曹操吓得欲迁都,司马懿等极力劝阻,并献计联合东吴前后夹击进攻关羽。曹操这才派徐晃领兵再次救援樊城,同时写信给孙权陈明利害。

关羽被徐晃打败后,就率兵南撤欲回到荆州,走到麦城时才知道荆州已被吕蒙偷袭,而且糜芳和傅士仁也不战而降,献出了江陵和公安。吕蒙军此时已将麦城包围,只留下北门,关羽的后路被截断了,只能从北门撤兵,再向西进入川中。

这其实也是吕蒙故意设下的圈套,而关羽也不得不往进钻。吕蒙已派了手下朱然和潘璋两支兵分别埋伏于麦城北和临沮的小路上。

当初关羽撤兵出麦城时,谋士王甫就建议关羽说,“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可关羽心高气傲说:“虽有埋伏,吾何惧哉!”果然遭到埋伏,关羽的坐骑赤兔马最后也被藏于芦苇败草中的吴兵的长钩套索绊倒,关羽跌落马下,被潘璋部将马忠所擒获。

此前,关羽在北伐前就曾梦到猪在啮咬自己的脚,他就对关平说自己今年可能会遭遇噩运而回不到江陵了,如今果然应验被杀。

《三国志·关羽传》:“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以上看来,杀害关羽父子的是潘璋的部将马忠,而马忠则应该是在潘璋的命令下才痛下杀手的。反观潘璋其人,史料上记载为“鲁莽勇猛,喜好功名,奢侈贪财”之人,因此,杀关羽很有可能是潘璋的主意。

至于潘璋是不是奉了大都督吕蒙的命令,或者吕蒙是否又是提前奉了孙权的命令,这些史料上均未记载。总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杀害关羽的主谋只能定在大都督吕蒙的身上了。

可怪就怪在关羽死后不久,吕蒙突发疾病也死了。这就让人觉得吕蒙是不是因果循环,受到上天的惩罚报应了呢?

在《三国演义》中描述了吕蒙在庆功宴上突然中邪,关羽上身,揪住孙权厉声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又上前坐在孙权的位上,两眉倒竖,虎目圆睁,喝斥道:“我自破黄巾以来,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 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说完倒地七窍流血而死!

如果翻开演义细看时,发现杀害关羽的并非吕蒙,而是孙权。关羽父子被绑缚到孙权面前,孙权欲劝降关羽,旁边的主簿左咸说:“不可。当初曹操得到关羽时,百般的恩赏,关羽最后还是离去,如今不杀,是贻留后患啊!”孙权于是命推出斩首。

那么,历史上的吕蒙究竟是如何死的呢?

《三国志》中记载“封爵未下,会蒙疾发”,就是孙权给吕蒙的封爵还未下达时,吕蒙就突然病倒了。年值42岁的吕蒙,身强力壮,正是建功立业、效命疆场之时,会是什么病呢?而且还是要命的病?

翻开历史我们再来看,发生战争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的事。《孙权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其他的如《汉书》中也记载了“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大疫。”曹植的《说疫气》中也有“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可见,建安二十二到建安二十四年间,北方和南方均是瘟疫流行最盛行之时,而且在建安二十二,享誉文坛的“建安七子”有5人就死于瘟疫中。这一年,“建安七子”成为文坛绝唱(孔融于建安十三年被杀,阮瑀于建安十七年病死)。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荆州属于重灾区,吕蒙袭取荆州、江陵之战时都有瘟疫发生。荆州之战后,与吕蒙一同出征的孙皎、蒋钦均病死于回兵途中,吕蒙也是在回去不久后病死,由此看来吕蒙之死很大原因是瘟疫所致,而与关羽之死是无关的。

看到这里,另一个历史疑团也被解开了,那就是《三国志》中记载孙权在观察吕蒙的病情时,是“常穿壁瞻之”。为什么不直接地去探望而非要在墙上打个孔看呢?这就是:吕蒙得的是瘟疫,瘟疫极易传染,孙权作为东吴之主,为表示爱惜人才、关心将士,又为了避免自己染上瘟疫,所以在探望吕蒙时就从墙上的孔洞中观看。

对此,大家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