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错换人生案”中的当事人姚策已经被安放在妻子的家乡,但却并不意味着与其相关的“两方父母”能解决好存在的纠纷。在一定程度上,“送走”姚策以后,养母许敏似乎更加坚定彻查真相的决心,并且还在最新的“发声”中释出“警方介入调查”的信息。

而且还特意强调:“是谁剥夺一个母亲看孩子最后一眼的权利?”,“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眼下来看,无论真相如何,“姚郭两家父母”也已经很难再走向弥合的路途,只能是向着彼此伤害的终点越来越近,直到迎来终极性的“撕扯之战”。

从这个层面上看,“姚策葬在妻子家乡”似乎就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他属于姚郭两家的孩子,但似乎永远都无法找到安宁的身份认同,因此葬离两家父母确实算是好的选择,与此同时,他跟“姚郭两家父母”的勾连总是充满痛苦,所以从根上剥离姚郭两家确实也是有必要的”。

当然,朴素的意义在于:“我们既然无法选择原生家庭,那么不妨就在再生家庭中永远扎根”。要知道,姚策的孩子还小,比起姚郭两家父母,姚策之于孩子的意义更为重要,起码在单亲家庭中,“身份认同”总还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尤其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他总会问起关于父亲的事儿。

在一定程度上,选择“葬在妻子家乡”大概率应该也是姚策生前的嘱托。要不然,以国内的丧葬秩序来讲,十之八九应该是父母安排“葬埋地”。只可惜,当“错换人生”成为姚策无法剥离的“标签”时,“他的存在”就只能偏执地去寻找积极的意义,以至于出现“反常规”也就不足为奇。

所以回到“错换人生案”中,姚策的终极标签大概就是:“逃离”。事实上,从姚策跟养父母“闹翻”开始就意味着永远再难回头,虽然人们常说养育之情深似海,可当骨血不匹配时,夹杂其中的外道情绪就会喷薄而出,以至于最终的情绪自然就会走向“悔不当初”。

之所以世俗多纷扰,就在于世俗本就是个事无巨细的“交易系统”,在这个“交易系统”中,人与人之间都涂抹着情感润滑剂,所以总体上看起来摩擦不大,直到互相关系撕裂后,才会显现出情感润滑剂之外的嘴脸,不得不说,这也是“错换人生案”当中需要直面的问题。

坦率地讲,真相很重要,但是牵扯房产及财产分配的问题更重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是纠纷的撕扯,可实际上属于关系的清算。“过去再怎么关系好”似乎也无法弥合眼前的纷乱,而每个人除却把守自己的利益,更希望把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兜在怀里。

这种时候,如果只按照法理的条款办事,那么关于人与人之间最值得珍藏的“爱和情”,终将还是显得太过单薄。只是,“28年的感情”真就那么不堪一击吗?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此刻如果说姚策已经无法回答,那么郭威又能给出怎样的回答呢?

另外,探讨“养育情”和“生育情”到底谁重要,这本身就不是个合理的议题,但却成为“错换人生案”中的核心冲突。要清楚,直到姚策去世后,可能所有人还是不确定姚策的真正想法是什么,尤其在养父母和生父母的情感比较上。

事实上,从孩子对生育和养育的感受来讲,最直接的就是“顺序性”。只是就因为顺序性的存在,就得出谁更好一些的结论,显然有些不那么合适。因为无论是生父母,还是养父母,都可能对孩子好或不好。因为我们听说过“视如己出”,也听说过“虎毒食子”。

所以回到姚策和郭威与各自养父母的关系评价上,还是要看具体的养育关系如何,接下来再去讨论“生育情”的问题。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世俗的执念中,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局外人,都先入为主的掉进“生育情”的陷阱,直至将“当事人们”过往的美好关系视为人生荒唐。

与此同时,对于姚策的印象,多半也都是“媒体印象”,“舆论印象”,而“家属印象”始终并没有被全量的释放出来,这导致很难用于具体的验证。只是姚策已经去世,“他的存在”也都是家属执念性的存在,而对于“错换人生案”来讲,他的去世更像是“姚郭两家父母撕扯之战”前的终极悲歌。

生活贴得太近会伤害灵魂,灵魂贴得太近会疏远生活,而对于“错换人生”的悲剧在于,灵魂贴得也近,生活贴得也近,所以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甚至无论姚策怎么处理“身后事”都可能有家属会感到受伤,因为关于“情的部分”,总会被高估或低估。

并且我们所见到的“对姚策的评价”,可能多半是基于“姚郭两家父母儿子身份”的评价,而对于他自身的存在,以及对于“错换悲剧”的对抗,似乎是被舆论杂音无条件淹没的。只是对于姚策来讲,他又怎能不思考悲剧的真相呢?而这些问题,作为姚郭两家父母似乎也应该有个基本概念,而非以为死亡可以带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