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末年,东晋大将、后来的宋武帝刘裕负责镇守句章城,为避孙恩之祸,把句章城从城山迁到鄞江悬慈村,虽然后来句章城再度迁址,鄞江流域却逐渐发展成为人口聚居、风光不断的小城镇。在今天的鄞江镇有它山堰、晴江岸、悬慈桥、澄浪潭、鲍家坎古民居、断坑岩、南宕北宕、光溪桥、花溪谷、养正堂等,它们联合起来被称为“鄞江十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处风景,虽然没有评上鄞江十景,然而历史一样悠久,而且景色不差。这处风景其实是一座桥,就是鄞江桥。

古鄞江桥始建于唐代,因为是鄞江群众共同捐资建造,起名为“大德公桥”,意思是积大家之德,公共使用的桥。鄞江桥原本是一座普通的过路桥,北宋时期重建时改为石橔木梁屋盖式桥梁,更名为“鄞江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四明淡助》记载:“鄞江桥上搭屋廿四间,可凭栏望远。它山堰横截溪流,怒水崩(奔)腾。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震动岩谷,鄞江桥正当其冲。度桥而东,疾行如驶,平如白练。江中适有巨石撞激,忽为大车轮,流转汹涌而逝。”当时的鄞江桥,风光美丽而壮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1979年古鄞江桥被拆除,后来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新的水泥桥,沿用旧名“鄞江桥”。这座鄞江桥成为官池墩路的一部分,也是鄞江镇人民进出的主要通道之一。古鄞江桥就这样在历史中彻底消失了。

十年前的新鄞江桥西岸是破旧凌乱的房子,近些年来焕然一新。在鄞江桥西岸不远重建了一座鄞江桥和一些古式楼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桥修建于2014年,复原了古鄞江桥的风格,同样以廊桥的形式出现,为了区分新鄞江桥,取名为“鄞江廊桥”。它和附近的百梁桥有些类似,不熟悉附近地理的人很容易把它们搞混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新鄞江桥南堍的石板路走过来,一眼就能看到一排白墙黛瓦的楼阁。这些楼阁建在斜坡上,错落有致,它们是去年还修建完成,然而现在看起来居然有些古朴的感觉。这些楼阁的一部分被辟成了“鄞江陈列馆”,据说陈列着鄞江的历史。我去的那一天,大门紧锁,所以没能进去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鄞江陈列馆的旁边就是鄞江廊桥。廊桥的正面为四根方形石柱,人字形屋顶,翘角飞檐,屋顶下嵌有青石浮雕。石柱上刻着一副楹联:“汇三江南北果品商贾辐辏,集四明竹木山货巷井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桥上中间为通道,两边各有三排圆形木柱作支撑,木柱间下有木板为作休息长凳,上有纵横交错的木板支撑桥廊。靠近通道的两排木柱间有宽厚的木板装饰,上面刻画着形形色色的图画,这些图画多为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廊下挂着红灯笼和古式宫灯。看起来富丽堂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廊桥取消了桥上搭屋,两侧皆为开放式窗口,站在桥边一样可以凭栏远眺。遗憾的是《四明淡助》中描述的怒水奔腾、波涛汹涌的情形一去不复返,现在的鄞江水温柔得如一条浅溪,水面上泛着柔波,盛着两岸景物模糊的倒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鄞江廊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桥的中部两侧各建有几间小屋,供奉着各路神仙,分别是龙王殿、三官殿、文昌殿、财神殿、关圣殿、王公殿。

这座廊桥虽然为新造的,看起来古朴大方,仿佛有历史的影子。它不仅成为鄞江上的一景,也成为附近居民来往的重要通道。在我游览的时候,村民们挑着担子从桥桥悠悠走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鄞江廊桥四周风光秀丽,可以游览的风景不胜枚举。廊桥北岸就是它山堰村,桥头就是大夫第、郎官第等古建筑群,再往远些走有它山堰、晴江岸、宝峰禅寺、鄞江古镇、五龙潭风景区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桥南的石板路往西走到底是它山堰观景台,在这里可以尽览它山堰和鄞江胜景。除此之外还有悬磁桥、金陆茶园、卖柴岙水库等。这些风景,除了五龙潭收费外,其余的都是免费开放,如果你喜欢这些美景,可以随时过来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附上旅游小贴士,给想来的朋友一个参考:

  1. 鄞江廊桥免费开放。
  2. 自驾可以导航“鄞江商埠”或者“官池小区”,鄞江桥就在附近。
  3. 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可以乘坐627路、634路、637、638路在官池小区站下车,步行前往。

我是楚语乐游记,欢迎关注,带你了解更多小众、好玩的旅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