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 凌朝浮江旅思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周(601-648),字宾王,清河茌平(今属山东)人。少孤贫好学,精《诗》、《书》,善《春秋》。但秉性落拓不羁,不为州里所重。后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中,因代常何上疏二十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累迁中书令。他认为“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直言劝谏唐太宗以隋为鉴,节俭治国,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今存诗一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鉴赏:首句写旭日初升、春水孤舟,点明时间、季节和题意。以下四句写所见之景色。远山树木渺渺,潮平如镜,岸花且开且落,江鸟在水中沉浮,构成一幅闲淡平远的山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人颇能抓住清晨旭日初升时景物蒙蒙的特点,着意描绘远山的树木如烟而疑其“无”,江平浪静而误以为“不流”的画面。花开复落让人感受到春去不留,韶光易逝;江鸟自在浮游则见出生命的诗意。而诗人秉性落拓不羁,不为州里所重,客居汴地时为县令所辱,空负才华而不被理解,到处碰壁,故见此山水花鸟,自然而然地触动久积在心中的困愁。身在旅途,远望前路漫漫,感伤不已,只能以长歌来排遣忧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