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4月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新春 通讯员 苏杏)开垦荒地、24小时轮流值守催芽、平整厢面,摆秧盘,撒种谷、支拱膜……连日来,韶山市杨林乡瓦坪村党总支书记张克光带领全体村干部与群众共同参与农事,既分工又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今年村干部带头流转抛荒田、卷起裤脚下田……”瓦坪村村民对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的村干部高度好评。

去年“寒露风”造成晚稻减产,农户种植农作物意愿下降,且村上种粮面积在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仅1户。基于这一现状,瓦坪村决定依托村级股份合作社实施早稻种植,把治理抛荒和稳定粮食生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抛荒耕地进行集中流转、代耕代种,与村上合作社建立联营关系,开展规模化经营。

方向选定了,人的因素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因素就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对于瓦坪村而言,要确保完成早稻双季稻播种任务,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村党总支主动落实“党建领航,班子引领,干部走在前列”工作机制,以“干部作风转变”为抓手,不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由党总支书记张克光带头,党员干部现场示范,与基层群众同劳动,实现党群同频共振,互融共进。目前,该村已落实早稻种植180亩,带动30余人就业,预计村集体增收8万元。

张克光介绍,为切实搞好复垦复耕工作,村股份合作社与村民组达成协议,农户将抛荒耕地无偿给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垦复耕,并自愿交由合作社种植粮油作物4年,第5年起归还农户耕种,不得再次抛荒;若第5年农户继续流转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则合作社向农户支付流转金200元/亩/年。通过这种模式,瓦坪村在去年抛荒治理的基础上,村合作社流转40亩未治理的抛荒田全部进行早稻种植,为全面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