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九江4月8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谈思宏)“我的公德积分达到了85分,公德银行2019年给我发放了10万元贷款,缓解了我们苗木基地合作社的资金压力,‘公德贷’太给力了!”江西九江市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村民毕延义高兴地对记者说道,“我今年争取公德积分评定过90分,那样就可以得到30万的贷款额度了。”在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于2019年3月共同创建的“公德银行”,以村民“公德积分”作为信用担保,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截至2021年3月底,农行累计发放贷款1400多万元,受益农户达65户,贫困户4户。

  “公德银行”让村民生活更美好

位于庐山西海服务区边上的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村内道路整洁平坦,湖边白鹭齐飞,一栋栋精巧的民宿坐落于远山近水,一派如诗如画的好景致。东山村的“公德银行”,并非真实银行,而是武宁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创新举措。“公”指公开公正积分评比,“德”指以“德”治村。

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对全体村民在“思想进步、邻里和睦、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敬老爱亲、热心公益、扶助感恩”等8个方面进行评比,并把累计积分存入每家的“公德银行”账户,然后村民用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和贷款。

官莲乡党委书记陈磊说:“对村民‘公德’进行打分,由村里的老年协会牵头,9位老人共同打分,再取平均值,之后还要进行公示。老人家都很公平,村民也都非常信任他们。”

自“公德银行”开建以来,东山村有239户参与打分,发放公德银行积分小礼品价值超过10万多元,以积分兑换信用累计发放村民贷款1400多万元。劝说红白喜事简办21起,评选表彰了37名先进典型,为6名退休村干部颁发纪念章,恢复了停运2年多的班车,解决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困难13个,东山村因建了“公德银行”,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戴坪组村民叶存金累计为村民免费理发、志愿服务累计2000多小时。乡贤不仅参与公益事业,还创建了农村志愿服务队。戴坪组的叶存金得知老人理发难,便自发地没有来村内给65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被评为东山村首届“东山好人”。身边榜样成为“公德银行”延续发力的助推器。

“现在村里可夜不闭户,东西随便放都没有人拿,摩托车停路边不拔钥匙也没关系。”毕延义介绍说。村里刑事、治安案件是一件都没有发生,打麻将、赌博、扯闲话的人少了,勤劳致富学技术的多了;搞封建迷信不孝敬老人的少了,敬老扶幼乐于助人的多了……

如今,东山村每月公布实践站文化菜单,菜单涉及读书、舞蹈、棋类、技能、唱歌等多种形式,村民可以通过菜单挑选,自由参加。每参加一项便可以积得相应分值。参加精神文化活动,领取积分成为东山村的新时尚。

把道德转化为一种信用资源,不仅能给村民以真实的福利,更重要的是在村民的心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村民们从心底里认可“讲公德”可以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公德贷”助农惠民好政策

来到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示范项目的果园,这里入眼即是一片翠绿,为果树修剪枝叶的老农正在忙活着。这片橘子林就是村民毕延义负责的苗木基地。他说:“公德积分贷款很方便的,授信以后在手机上就可以拿到10万贷款了,不用跑来跑去去银行。我们用这10万元扩大了种植规模、买了树苗,支付了人工工资。”

“过去,都比谁家致富,现在都比谁家的积分多。村民明白了一个理,自己家‘公德银行’积分上不去,让人瞧不起。”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公德银行”在东山村赢得了村民们的口碑,相应的,当道德转化为一种信用资源,竟赢得了市场的关注。

东山村以积分换信用,是农行信用贷、产业贷江西省首个行政村试点。中国农业银行武宁支行行长王磊说:“我们惠农E贷整村推进选择在东山村全省首个行政村试点,也是因为东山村有‘公德银行’的推行基础,这样可以共同完善村民信用信息,为乡村振兴助把力。”

原本银行放贷需要对贷款人重重审核,这个过程既繁琐,又耗费时间。现在有“公德银行”的数据支持,首先积分低于80分村委会不予推荐,而积分高的村民在银行眼中就可以视为优质客户,80分到85分可以获得10万元授信额度;85分到90分可以获得15万-20万授信额度;90分以上可以获得20万-30万的授信额度。

这样一来,把村民的“公德银行”与真正的实体银行相融,积分不仅当钱花,还可以抵信用。原本产业农户贷款不便,现在有了“公德贷”,靠信用就能拿到贷款,利息也低,使用又便捷,对支持乡村振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公德银行” 一举多得

自“公德银行”创建以来,村里的产业也随着不断壮大,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东山村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公德银行”不但让村集体账户流入了“活水”,还激发了村级主体的“造血功能”。

今年东山村和九江农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多个产业项目,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农行信贷200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驻村第一书记谭翊泉说:“我们现在主要是大力推进乡村旅游,还准备购入一批设备做农产品深加工,把东山村的这些农产品打造出一个品牌。争取实现两个“一百”,一个是用2年时间让村集体经济上百万,另一个就是让咱们村子的老人都敢活一百岁。”

东山村的山水生态资源已是得天独厚,这些年国家扶贫政策推动,村内又多了许多果蔬栽植,还有各种水产。因此慕名前来参观的商客、部门络绎不绝,农家乐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目前3个民宿项目已经完成设计,3个农家乐项目已完成选址,游客集散中心已建成1000平方米,总超过1亿元的旅游项目将于2021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公德银行”的实践证明,从扶贫引导扶志,由物质到精神,无疑在发挥多元化治理主体,形成多元合作共治互动的善治格局的理念中,找到了一条具有建设意义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