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耀眼的阳光和电动车的颠簸,将时光拉回到现在。继续沿岛前行,来到了田横岛村落。据孙先勇先生说,田横岛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村子是由三个自然村(东、西、中田横)组成的,它们合为一个行政村,归即墨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管辖。有300多户居民,在籍的有1270多口人,不过,真正留在岛上的恐怕只剩下500多人了,而且老人占多数,“年轻人都出去闯荡了”。

在海边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几处小岛,孙先生说,田横岛周围有牛岛、驴岛、马龙岛、猪岛等,可以构成一个岛屿群。

田横岛开发时间很早,春秋时期就已有人在岛上从事渔猎活动的记载,当时的田横属于莱国管辖,齐灭莱后属齐国,即墨建置后归即墨管辖。田横和五百义士的故事发生后,众多文人墨客纷纷作诗纪念,并亲来岛上祭奠、作画。

清朝即墨人、汝宁书院山长张铪作《田横岛》:

刎颈见陛下,神归兹岛中。岛中五百人,心与二客同。

孰死不归土,孤屿生白虹。六国争得士,市道相罗笼。

食客号三千,见危几人从。乃知夫子贤,义高薄苍穹。

薤露痛已晞,图画莫能工。我来寻遗迹,剑彘血晕红。

吊古鬼雄多,怀抱纷横纵。泪洒秋涛上,大海起悲风。

郁达夫作《田横岛》:

万斛涛头一岛清,正因死士忆田横。

而今刘豫称齐帝,唱破家山饰太平。

贺敬之作《田横岛》:

史家是非置勿论,中华千秋浩气存。

田横五百殉此岛,海潮如诉告来人。

除了咏赞田横义士,田横还有一样宝贝:“海底墨玉——田横砚”。田横石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田横砚是当年田横及将士来岛上时,用其磨砺刀剑,被田横门客中的文人发现,遂以刀削剑刻,略加雕饰作为砚台,田横观以其‘下墨、保湿、不损笔’的优点备受历代文人珍爱”(《海底墨玉——田横砚》刘凯作)。明清《即墨(县)志》记载称:“田横石,可琢砚”。“田横石质坚,色黑如墨,少有文采,偶见金星。以其制砚,下墨颇利。”明清期间,“即墨的田横砚为地方名产,当年曾随卫所京操官兵携入北京,作为珍贵礼品,赠送朝中显贵及京城的达官贵人”。加上田横及五百义士至死不降汉的气节,田横砚又被称英雄砚、义士砚。清代著名诗人学者匡源作《田横岛石砚歌》赞曰:

泗上亭长为天子,齐王东走沧海里。

洛阳一召不复还,五百义士岛中死。

碧血沉埋两千年,水底盘盘结石髓。

割取云腴制砚田,温润不让端溪紫。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北齐学者杨愔曾隐居在此,设帐授徒。《北史·杨愔传》记载:杨愔“东入田横岛,以讲诵为业,海隅之士谓之刘先生”。杨愔出身豪门大族,自幼聪慧过人,据传杨家学堂前有棵柰树,果实落地时,孩子们都去争抢,只有杨愔端坐不动。叔父恰巧碰见,对人道:“这孩子高雅脱俗,有我杨家祖风。”他专门在竹林边建了一间屋子,命杨愔独居其中,潜心学习,还经常用铜盘盛最好的饭菜给杨愔吃,并对子侄们道:“如果你们也像他那样谨慎好学,自然就会得到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后人便用“铜盘重肉”比喻特殊的恩宠。

来田横之前,杨家遭遇了重大变故,建明二年(531年),因尔朱氏诬称杨氏谋反,杨家宗族被诛杀,只有杨愔以及二弟一妹得以幸存。杨愔遂到信都(治今河北邢台)投奔高欢。谁知,遭到同僚嫉妒,偷偷致信恐吓他,称高欢要将其交给皇帝治罪。杨愔信以为真,改换名姓,自称刘士安,躲到嵩山。不久,杨愔又东入田横岛,以教书为业,海边百姓都尊称他为刘先生。

到了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辽人曾在岛居住,至清乾隆时期(1736年~1795年),岛上仅有居民十余户。现在岛上的居民大都是在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从即墨县巉山的山东头和东陆戈庄等地迁来至此居住的。

作为山东省重点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田横岛1991年被列为全国26个试点开发岛屿之一。1992年,山东省三联电子集团公司开始开发田横岛。

登船离岛,回头再望。对于田横岛来说,我们只是匆匆过客;而对我们来说,此行是心灵的洗礼,震撼,痛彻,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