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客户问我,商业承兑是不是不可靠,就像白条一样?他看了网上很多关于商承的信息,他认为没必要收商承。另外,他还分享了一些网上有点危言耸听的文章给我看,商承是不是真的不能收?下面说一下我们的经验和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年,我们处理的几个案子是以收商业承兑来结算的,当然, 我们的佣金是承兑变现之后,客户再支付给我们。我们处理的案件中,没有一家的商业承兑发生过不兑付的情况——这一点不是我们幸运,而是我们前期的风险控制做得比较好,这里面是很讲究风控和催收功夫的。我们不保证所有的商业承兑都能按时兑付,但我们建议客户接收的商承,我们一定提前做了很多前期调查后,我们认为安全,我们才会给客户建议,不然,不如直接起诉,以免浪费客户宝贵的时间,错过收款时机。从我们的经验上,我们也可以告诉大家,商业承兑并不一定是洪水猛兽,有一大批的商承信誉还是不错的。当然咱们评估商承的风险只局限于很短的时间内,这两年企业经营状况好不代表三四年后企业会不会资不抵债,我们的目光只局限于眼前和你商承到期前的这段时间。

关于收款,大家心里都有个倾向的顺序:现金>银承>商承 。我们也是在没有更好的可选方案时,才会不得以考虑债务方提出的“商承”解决方案,毕竟 ,商承时间长,又没有银行的付款保证。商承如果逾期不兑付,最后救济的方式就是通过诉讼主张票据权利。一些客户的案件,债权凭证不是很齐全,直接起诉的话风险比较大,如果考虑到债务方经营情况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先收商承,如果到期不兑付,可以去主张票据权利。

还有一点要注意,收商承不要收了就不管了,我们的案件在收了商承之后,我同事会跟进后续的付款,如果发生逾期不付,会立即施压去催收。通常情况,逾期一周左右,在债务方高层内部人员协调下,款项可以很快付出来。

最近这两年疫情对很多行业打击都非常大,以前一些看起来很强大的公司都纷纷倒下,因此,商承风险已经比较大,为了避免麻烦,商承的收取一定是没有办法时再答应,如果有希望拿到现金或银承,一定尽最大努力去要这两种支付,尽早落袋为安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