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过苏木山吗?这里以前可是荒山秃岭。如今是在赵守礼场长的带领下,靠我们的双手把荒山变成林海,才有了今天华北最大的人工林场。”

我们来到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城关镇兴华社区,聆听84岁老党员董鸿儒给社区党员讲述他的初心和绿化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荒山变绿林,痛失三子也不后悔

记者驱车从兴和县城出发一路向南,旅游公路延伸到山脚,不到30分钟,便来到了苏木山林场

兴和县苏木山

位于南部阴山山脉的东端

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

被称为乌兰察布市的

“珠穆朗玛峰”

解放战争时期

苏木山曾是天(镇)阳(高)怀(安)县

第八区革命根据地

先后有100多名蒙汉族烈士

长眠于此

由于董老年岁已高,腿脚不便,他儿子、现任场长董存战带领记者参观。沿着林间小路漫步,只见落叶松、油松、云杉、天然白桦覆盖道路两侧,苍劲挺拔,耸立云霄。身处其间,松涛阵阵,放眼望去,满目苍翠;俯视方圆10多公里,十几个山头“绿波”连成一片,形成蜿蜒壮阔的绿色“长城”,护佑着京津乃至华北地区。

60年弹指一挥间,而对于育林人来说,这几十万亩林木却是他们一年接着一年,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经年累月造就的人间奇迹!如今的苏木山拥有18.6万亩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高达78%,生态价值可达50多亿元。每年夏季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观光者数十万人,苏木山实现了不毛之地到人工林场、再到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以董鸿儒为代表的苏木山林场工人,用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董存战像孩子一样,满脸笑容地抱着粗壮的落叶松说道

“你们看,这是我父亲他们当时种的第一批树,40多年了,长得多粗,我都抱不住了。”

落叶松林虽不言

却见证了董鸿儒他们顽强拼搏

誓把荒山变林海的斗志

●那是1958年春末的一个早晨,新婚不久的董鸿儒独自步行到离县城80华里的苏木山去当护林员。董鸿儒翻山越岭,“爬”到半山腰的护林站,是一间又小又矮的破旧土坯房,弯腰走进“窝棚”,家徒四壁,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他坐在门前一块大石头上,呆呆地望着眼前的荒山野岭,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寂、恐惧和无助。是走还是留?说起当时的迷惘,董鸿儒说,改变他这一生的是组织派他去县农林局学习的6个月,6个月的时间一闪而过,但绿色王国的梦想在他的心中开始扎根。

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董鸿儒狠下决心把家搬到“鸟不拉屎”的苏木山上。由于交通不便,离县城远,缺医少药,他的3个孩子先后因患疾病得不到治疗而夭折,痛苦没有把他击倒,他越挫越勇,信念愈发坚定。

1960年春季,苏木山建立国营林场,然而植树造林之路并不顺利。

当年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尝试种了很多种树,种植效果都不好,几乎年年种、年年死,于是便开始了漫长的摸索之路。

●直到1964年,董鸿儒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他兴奋不已,但仍不敢贸然种植。

1965年春季,听人介绍说河北的围场林场和苏木山自然条件一样,种活了落叶松,他们便赶赴围场林场学习,并买回80斤种子,接着开始育种、试种,到了秋季,发现成活率很高,这让他们欣喜若狂,信心倍增,于是开始大规模栽种。

1966年早春2月,董鸿儒和工人们一样,把淋湿的树苗装进麻袋捆好往山上背,再用特制的铁皮水箱装满70斤重的水,从沟底背到山上。背负着七八十斤重的树苗或水箱,要爬30多度的坡,最远爬到15里的地方去种植,而且每天要往返两三次。他们的肩膀被绳索勒出了伤痕,渗出的鲜血浸透了肩头的衣衫……就这样,全场职工经过一个春秋的奋战,栽植华北落叶松1万多亩。

几年的艰苦奋斗,几年的无私奉献,董鸿儒的付出得到组织的认可,1984年他被提拔为县林业局副局长,1994年12月又当选兴和县政协副主席。然而,他主动找到县委,要求继续留在苏木山,直到1999年到龄退休,一干就是42年。

今年57岁的董存战带着记者一路看一路感叹,他说

“父亲说,那时最难的不是种树,而是条件太艰苦,种树是力气活,而那会儿工人们常常吃不饱饭。因为条件差痛失三子,我是父亲的第四个孩子,我3岁的时候也得了痢疾危在旦夕,父亲套上马车连夜拉着我去县医院,那时全是坑坑凹凹的土路,得两天两夜才能赶到。我真是命大,在中途大同夭乡歇息后,病情稍有好转,父亲一看我有好转的迹象,拉着我便返回了苏木山。”

有人笑他傻

说他是“树痴”

但在董鸿儒心里那是一种坚守

一种信念

一种共产党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木山精神”在这片“绿海”代代传承

春回大地的三月

苏木山的背阴面依旧冰雪覆盖

沿着林中小路蜿蜒而上

董存战介绍:

“现在苏木山林场主要是防火防虫,这几天,是防火重要时期,路口设立了防护点,护林员24小时盯着。”

当记者提问时,董存战这样说:

为什么还会延续父亲的事业?”

“我小时候,这里都是荒山秃岭,经过上一辈人努力,才有了脚下这片森林,虽说很辛苦,但是也有难以割舍的情怀。父辈们在这里植树,从我这一辈开始护树。我们要把这片森林完完整整地交到下一代手中。”

68岁的护林员李珍说

“我就是和董老一起‘战斗’过的人,他一点架子都没有,和我们一起扛着树苗往山上运,还要研究树苗是否能成活。当时我们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才有那么大的恒心,苏木山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那股‘愚公移山’精神。”

其实,董鸿儒荒山造林的事迹在自治区林业界家喻户晓。早在1976年,自治区在苏木山召开全区林业现场会,把苏木山成功栽种华北落叶松的做法推广到中西部地区,提出了“学塞罕坝,赶苏木山”的口号,将苏木山列为全区八个重点建设林场之一。

一代传承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苏木山精神”的接力棒已交至青年一代的手中。

苏木山脚下的卢家营村干部兰婷婷说

“我爷爷、我父亲都和董老一起种过树、护过树。董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绿洲,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我大学毕业就回到家乡,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立志建设好家乡。”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苏木山精神”

兴和县在这里设立了苏木山展览馆

乌兰察布市学校在这里设立了

党性教育基地

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党组织

在这里接受“苏木山精神”的锻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当我们询问董鸿儒累吗?值得吗?

董鸿儒老人爽朗地说道

“非常累,但值得!我们不仅得到了金山银山,我们还得到了长寿秘诀。这里空气好,人们心情也好,我84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好,这都是植树造林给我带来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苏木山脚下的卢家营村

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

全村常住户143户285人

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4人

不仅如此

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

村民们还吃上了“旅游饭”

现在的卢家营生态小镇

白墙黛瓦与绿水青山相融合

原生态自然风光旖旎

走进“常新宽农家乐”,48岁的李美桃正在收拾前厅,为迎接5月份到来的游客做准备。

“自从苏木山环境好了以后,我们的日子也变好了,打工有去处,还能自己开店当老板。”

李美桃的红火日子是当地村民的幸福写照,依托苏木山旅游业发展,当地人均增收5000元。苏木山已成为兴和县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全县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和支撑产业之一。

春华秋实!40多年间,苏木山已成为国家级标准生态公益林示范基地,这里不仅鸡鸣三省,更是一座绿色氧吧滋养着蒙晋冀三地。董鸿儒也先后4次被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198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董鸿儒老人就像青山上的一棵不老松

这几年,他还时常应邀外出作义务宣讲

讲述苏木山的故事

讲述3000多万棵树的故事

在他的感召下

成千上万的志愿者

加入到植树造林的大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