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举国哀悼。在毛主席葬礼的守灵亲属名单上,一个人的名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贺麓成,这位多年以来一直默默无闻,醉心于科研事业的导弹专家,原来真实身份竟然是毛主席的亲侄子,其生父便是毛主席的三弟——毛泽覃,这令他身边的同事都大吃一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01号导弹专家

被称为导弹专家的贺麓成究竟有何贡献呢?

1958年初,贺麓成被分派到国防部第五研究所钱学森的麾下,开始研究对地导弹。

1961年,贺麓成成为中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参与新中国第一颗导弹的研制。期间,他翻译出了几百万字的导弹技术资料,拟制出数十本导弹图纸。

1964年,经贺麓成及其科研团队参与并提出的新型导弹控制方案,运用在我国第一枚中近程导弹试验上并获得圆满成功,攻克了当时美国人都无法突破的技术难关。

1978年,贺麓成因建立中国导弹控制系统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章和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0年,国防部五院表彰在国防事业上作出的突出贡献,贺麓成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被评为高级职称的人。

在他的高级职称证书上,赫然印着“001号”。那是代表着我国第一代导弹专家们呕心沥血研发护国重器的艰难历程的见证,也是他兢兢业业致力于科研事业一生应得的荣誉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为难得的是,贺麓成获得如此斐然的成就全是凭借其自身的努力,而与其身世毫无半点联系,甚至直到毛主席去世,他才与这位大伯父相见。

甚至直到1983年民政部门给毛泽覃颁发烈士证书,中共中央组织部找到贺麓成工作单位通知时,他的同事们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

贺麓成实际上不只是毛主席的侄子,也是毛泽东的外甥,因为除了生父毛泽覃是毛主席三弟之外,其生母贺怡还是毛泽东妻子贺子珍的胞妹。

贺麓成原名其实叫毛岸成,他为什么改名呢?这就不得不提到贺麓成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了。

坎坷身世

贺麓成母亲贺怡怀胎七月时,正值国民党军对红军发起第五次围剿,红军反围剿行动失败被迫开始长征转移,而毛泽覃为了保护即将生产的贺怡,继续留在游击部队中斗争,担任红军独立师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毛岸成在赣南的一个小山村里出生了。在毛岸成出生后的第三个月,其父毛泽覃就在苏区瑞金游击战突围中不幸牺牲了。

原本贺怡就处在危险境地,面临着国军的大肆搜捕,此时毛泽覃牺牲的噩耗让其更加悲恐不安。考虑到尚在襁褓之中毛岸成的安危,贺怡决定暂时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贺怡将毛岸成送到永新县花汀村族叔贺调元的家中,请求他帮忙抚养毛岸成,而自己转身继续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贺怡再三叮嘱:“给这个孩子改名字吧,姓毛会给你们带来麻烦。”

国军当时四处搜捕共军,毛姓作为大目标是十分危险的。于是贺调元遵照贺怡的嘱咐,将毛岸成改名为贺麓成

贺调元作为地主,当时家境十分殷实。贺麓成从小被当做亲孙子一般对待,衣食无忧,甚至还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优异的成绩上了初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贺麓成的成长,他越来越好奇自己的身世。贺怡临走前,表示希望贺调元对孩子隐瞒父母的身份,让其无忧无虑的成长,过上普通而平安的生活。

于是,贺调元一直告诉贺麓成:“你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你不要伤心,爷爷会一直照顾你的。”

爷爷没有告诉贺麓成父母更多的事,贺麓成因而时常在心里幻想,自己的父母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偶然听见村里人说起战场上军人们的惨烈事迹时,贺麓成内心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爷爷从未提起过父母的死因,自己的父母会不会也是牺牲在战场上了呢?

贺麓成迫不及待地带着这个疑问去贺调元那里求证,贺麓成明显十分诧异,立即反问他,“你怎么会知道的?”贺麓成间接求证出自己父母的确是军人这个事实。

也正是因为如此,贺麓成开始对军人有了更深的敬意,和更热切的向往,军人梦从此在他心中埋下了小小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8月,建国前夕解放军来到贺麓成生活的村庄。

一听到解放军要来村庄的消息,贺麓成就兴奋地拉着小伙伴们要去迎接。

贺麓成跟着一辆解放军的吉普车,发现这车居然开到自己家门停下了。贺麓成跑跳着回到家中,之间院里整齐地站列着解放军。

贺调元见到贺麓成回来忙高兴地招呼他过去,他身边还站着一个陌生的女人正满眼温柔地打量着他。

走到跟前,那女人已经眼眶湿润。贺调元才正式向他介绍:“这就是你的妈妈呀,她来接你回去了。”

贺麓成不敢置信地望着他,尽管他已经在心里无数次地描画父母的样子,无数次希望能够见到他们一面,但当这一幕真的出现在眼前时,他还是觉得这是梦中才会出现的场景。

“你不是说我的爸妈已经死了吗?”贺麓成问出了心中的不解。曾经被告知父母双亡,他悲伤过,怨恨过,却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简直震蒙了贺麓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贺调元和贺怡用一天的时间向他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么多年以来贺怡自己的遭遇。

原来这些年来,贺怡一直冒着生命危险在做地下工作,辗转于南昌、广州、吉安、韶关各地躲避敌人的追捕,几次落入特务的陷阱都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才挺了过来。

贺麓成静静听着,慢慢地理解了贺怡的苦衷,也接受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他抬头看着贺怡,不由得升起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脱口而出“妈妈”,这声呼唤让贺怡激动地热泪盈眶,冲过去一把抱住贺麓成,母子二人相拥而泣。

第二天,贺怡便带着14岁的贺麓成离开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小村庄,回到他真正的家。

贺麓成和母亲团聚,本以为从此以后,终于能过上普通家庭一样平安幸福的生活,却没曾想天有不测风云。

1949年11月21日,母子团聚后三个月,贺怡与贺麓成在返回吉安的路上,因为司机夜行疲劳驾驶,加上路况糟糕,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贺怡当场身亡,贺麓成左腿骨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怡没有败在战火纷飞时冒死革命的事业上,却败给了好不容易换来的国泰民安时一场普通的天灾人祸。

而这份得而复失的短暂亲情,让贺麓成深受打击。这一次,贺麓成当真成了孤儿。

贺怡的姐姐贺子珍接到妹妹的死讯后连夜赶来吉安料理后事,贺子珍知道贺麓成的全部遭遇后,满心怜悯,便将他接到上海亲自照顾。

接到上海后,贺子珍偶然才发现贺麓成也在车祸中受了伤,而贺麓成始终一声不吭,带到医院一检查,贺麓成左腿有三处骨折

原来从贺怡死后,贺麓成一直强忍着疼痛,又或者说他已经悲痛到忘了自己身体上的痛苦。

贺子珍不由得在心里佩服这个孩子,也坚定了接管抚养贺麓成的决心。

两个月后贺麓成腿伤痊愈,开始认真准备进入上海中学的考试,只学了一个月,贺麓成就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上海中学的入学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学后,贺麓成发现这些课程对于他来说已经十分简单,便向姨妈恳求同意跳级上学,贺子珍看得出来贺麓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和老师沟通后,贺麓成顺利地跳级读上了高二

贺麓成头脑灵活又勤学好问,成绩提升地十分迅速,然而在交朋友方面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他操着一口江西方言,和班里的上海同学们格格不入,同学们都有意疏远他

落单的贺麓成没有因此郁郁不振,反而更加潜心钻研课程,长期在班里名列前茅

高考填报志愿时,要求填写家庭背景。他想起母亲曾多次教导他,要依靠他自己而不能活在父辈的光环之下,因而他没有在亲人栏写上毛泽东、毛泽覃的名字,而是填上了父母均已亡故

贺麓成答应母亲要通过自己奋斗成为国家栋梁,他就一直用行动来证明着他的诺言。

贺麓成刻苦拼搏,1952年,他如愿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化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四年中,他抛弃了个人娱乐时间,拼命学习,也为毕业之后去苏联深造做准备。

没想到毕业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求学之路一断,贺麓成就不知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了。

贺麓成有了参军的想法,他向舅舅贺敏学请教出路,上海防空司令贺敏学结合国际局势跟他分析了一遍中国的历史处境,中国当下更加缺少科技人才来为国防科技发展注入活力。

贺麓成茅塞顿开,便在贺敏学的推荐下,来到了国防部第五研究所研究“地对地导弹”,开启了他的科研征程。

刚开始进入科研所,贺麓成由于大学主攻电气化专业不对口的原因,在导弹研究工作方面推进得十分吃力。

为了跟上科研团队的步伐,贺麓成每天都会利用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来恶补导弹方面的知识,大部分的研究资料,还是苏联人员撤走时遗留下来的,贺麓成还需要自己翻译之后才能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借着这股毅力,贺麓成不到五年的时间便从一个外行人,蜕变成了研究所的核心骨干,并在各项技术攻关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尽管贺麓成成为导弹专家后为国防科技进步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但他却从始至终低调谦卑,甚至碌碌几十年也鲜为大众所知。

同在一城难相见

贺麓成的导弹研究所其实就在北京,但自打他从事这份工作以来,他就从未提出去见大伯毛泽东,甚至没有写过信。

“我不能躲在父辈的光环下。”这句话从母亲告诫他以后就铭记于心。

毛主席也知道这个侄子在研究所工作,自从毛泽覃牺牲之后,毛主席一直都念想着抽空见见贺麓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女儿李敏结婚时,他就曾叮嘱李敏一定要邀请贺麓成来参加婚礼。李敏了解父亲的心思,立马给贺麓成打电话,但在当时因为各种政治原因第五研究所还属于秘密部门,一般外来电话根本打不进去。

李敏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联络上贺麓成,贺麓成也失去了唯一一次见到大伯毛泽东的机会。

贺麓成再一次见到大伯毛泽东,就是在毛主席的葬礼上。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病逝。李敏在拟定直系亲属名单时想起毛泽东生前心心念念想要见一面的侄子,便把贺麓成加进了名单里。

提到贺麓成这个名字,在场的人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李敏把贺麓成的身世和盘托出,在场众人这才知道,毛主席还有这样一个亲侄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麓成见到大伯父毛主席时已经天人永隔,他默默垂泪,却同时知道,父辈们一定会理解他的苦衷。

他作为毛家的血脉延续,也真正的继承了毛家人优良的精神。

贺麓成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即使成为了导弹专家,还依然只是居住着一套分派的20多平米的宿舍,房间里甚至没有煤气。

然而就是如此清贫的生活,他却还不忘投身慈善事业

他退休后担任了几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利用公司盈利的一部分来改造220国道,一部分建设革命老区。

不仅如此,他还帮助永新农民引种黑梨来脱贫,在永新中学设立了奖学金,捐建了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麓成,这样一个为国家事业奉献一生,品格极其高尚的人,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