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高,是不是老师的水平都普遍较高?

有人说,私立学校教学质量都普遍较高,是不是私立学校教师的水平也都很高?

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不得不承认,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私立学校高薪聘用了很多高水平的教师。但这也不带有普遍性,也不能以点带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事求是地说,有一些公办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并不低于私立学校。

有一些优秀的公办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优良的办学传统,厚重的文化底蕴,教书育人氛围浓厚,培养出很多社会精英,为上级学校和社会输出了大量的人才人。这些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治学态度,执教精神,个人能力和执教水平都非常高。而且这些公办学校的教师队伍相对比较稳定,科研氛围,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相对比较浓厚。

尽管一些资金雄厚,实力雄厚的私立学校不惜花重金,高薪从外面挖教师,所聘用的教师名号和头衔也都很响亮,但总的来说私立学校教师队伍还是不稳定的,更换调整比较频繁,学校文化底蕴一般都还不够厚重,好多教师特别是名师,之所以任教于私立学校,实际上就是冲着待遇去的,很多人待不了几年就会辗转离去。

私立学校教学质量会高,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掐尖招生,二是管理运行机制比较灵活,自主空间较大,基本上不受体制影响。

一些私立学校教师大部分都是高薪外聘的老师,有优厚的底薪做保障,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考核,奖励激励,只要有一份付出,必然会有一份回报,多干一份就能多拿一份。且这些学校一般都有残酷的淘汰制度,即:你干不好,就随时有走人的可能。这种激励机制,能最大化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工作效率一般都比较高,教育教学业绩也比较突出。

但公办学校就缺乏这样的管理机制。大部分教师吃财政饭,拿固定的工资,端铁饭碗,工作一般都比较稳定,没有淘汰制度,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

公办学校的教师队伍岗位编制,进出机制都不够灵活,很多学校的教师只进不出,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普遍不高,教师的奖励激励机制力度不大,不足以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这就是公立学校教师队伍和私立学校教师队伍的区别,并不是说私立学校教师的水平整体都高,公立学校教师的水平整体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