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测验。请大家阅读著名遗传学家、人类基因组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的《圣经》读书体会。
找来一本《圣经》,读一读《创世记》1:1 至2:7的所有内容。若你想要了解这部分文字的含义,只能翻阅原文,别无他法。
在争论了2500多年之后,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真正理解《创世记》第一章至第二章的内容。《圣经》的含义,有待人们继续去解读。但是说科学启示是在对抗宗教信仰,这种提法就失之偏颇了。如果上帝创造了宇宙及其运作的法则,如果上帝赋予了人类以智力来辨认这些法则,难道上帝会要求人类摒弃这些能力吗?
请你在心里衡量:读这段文字用了多长时间?你真的看懂第二段了吗?还是直接走神读不下去?如果这两段话并未被标注为“测试”,而是淹没在浩繁的文字当中,你又会如何对待它们?
为了理解这段文字,我们不得不逐字阅读,在脑海中搜索相关词条,整合成一个连贯的逻辑,再投射到句子本身,考虑作者的立场和态度。遇到这样高质量的文本,读者只能采取两种阅读方式——要么深度探索(经历上述一番复杂的过程),要么直接走神(正如我会习惯性选择的那样)。
这正是我们在社会层面要正视的重大问题,选择“走神”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自主选择,而成为了一种潜意识的自然行动。如果不刻意集中注意力,在利用即时性、多任务、多干扰的媒介(例如手机)进行阅读时,我们的阅读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会蔓延到纸媒阅读,使它呈现全然不同的面貌?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深度阅读入手,审视其涉及的脑神经活动,揭示其功能。
想象力
我猜测,上面的无趣叙述已经让你感到厌烦,有趣的是,在一篇讲深度阅读的文章中,我必须尝试着以快餐化的阅读逻辑来激起读者的兴趣。既然如此,那就再来一个测试吧!
海明威的朋友曾与他打赌,说他无法用六个字写出一个故事,海明威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写出了这部六字小说,我们来看看:
转卖:婴鞋,全新。
请你在心中描述看到这六个字时你所想到的画面。它们在你眼中是丰富的故事、浓郁的情感还是干瘪的文字呢?
厄内斯特·海明威(图源:网络)
很少有哪部只有六个字的作品让人如此细思极恐。我们可能看到一双孤零零的小鞋的图像,鞋上可能还有精巧的鞋带,但我们断定这双鞋不曾被穿在新生儿的脚上。这样的意象给人忧伤的格调,直接唤醒读者的背景知识,从而推断“转卖:婴鞋,全新”这则消息背后的玄机。与此同时,读者还会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图像和推理转换视角。各种情绪,不请自来。是悬念? 是忧伤?不一而足。
海明威用这简洁的六个字为我们构建了引发个人多种情感的景象:既有对小主人公没有福分穿这双鞋的惋惜,又有自己未曾遭遇此类悲剧的侥幸,甚至产生莫名的负罪感。文字激活了读者脑海中的意象,让我们能有充分的空间去揣摩推断文字背后的思想以及他人的感受。
在阅读时,我们的大脑具备形成图像的能力。如何做到这一点?艺术家兼作家彼得·门德尔桑德强调,我们在阅读时看到的东西有助于我们与作者共同创造意象。在阅读小说和非小说类文章时,我们会以叙述者的视角去理解情节和文章,理解书中的世界进而理解我们的人生。
同理心
读懂海明威这篇六字小说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想象力,还有同理心。在用想象力勾勒出故事情节之后,我们必须拥有理解他人的能力,才能真正感受到这六个字背后的意蕴。
叙事神学家约翰·邓恩认为阅读就是一种与他人相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同理心,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去感受、想象和思考,读者不仅通过阅读转变成为他人,还能在这种角色变化中获得反馈。这种“共情”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理解活生生的人,尤其是和我们的生活相距遥远的“他者”,小到日常生活,大到国际争端,这样的理解不仅可以使沟通更为顺畅,也可以提供寻找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日益交融的多文化背景下,同理心是人类在互联世界中生存所必需的技能。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我理解他人的立场综合了认知、社会和情感方面的过程,能在我们的阅读脑神经回路中留下充分的印记。
当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人脑会积极刺激神经元,形成“另一个人”的意识,这就使我们能够暂时体会成为另一个人是什么感受,有了属于另一个人的不同情感和思想。通过这些刺激体验,阅读脑的神经回路会变得日益复杂和精细,普通人可以通过这样的阅读改变自己的人生,领袖人物也可以做到。
通过阅读培养同理心可能是我们与合作伙伴建立沟通的最佳方式,进而为人类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在阅读脑神经回路这个特殊的认知空间中,傲慢与偏见将逐渐消除,取而代之的是对他人思想的共情和理解。
批判性
这一部分同样要求读者阅读一段文字,它或许会比海明威的小说更让你感到细思极恐。在《互联网的刺》一书中,珍妮弗·霍华德写了一篇涉及虚假新闻传播者问题的文章,这是一段摘录:
一位擅长杜撰炒作的撰稿者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坦白讲,人们肯定是越来越笨了。他们只是不停地传播东西,没有人再对事实进行任何形式的查验。将真相与虚构分开需要时间,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开放的思维。所有这些在注意力分散和极化的文化中都成了稀缺品。人们喜欢即时分享——这就给我们这些人提供了操纵传闻的空间。
被“假新闻”骗过本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当不思考的传播变成一种习惯时,事情就会变得可怕。在网络场域中,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被“带节奏”的群众,因为一句话就将枪口对准陌生人,激起无意义的战争,甚至伤害到个体的生命。就像霍华德指出的,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从事辨别和评判,根源还在于他们自身的空虚。
文学学者马克·埃德蒙森曾提出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批判性思维?首先,批判性思维包括检视自我甚至摒弃个人信仰的勇气和力量。然后他问,如果一个人本身没想法,又没有解放思想的意识和胸襟,那谈论批判性思维又有什么用?连基本立场都没有,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又从何说起?
埃德蒙森在此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两大威胁:第一个威胁来自先入为主的立场(例如政治或宗教观点)固化倾向严重,思想僵化,无法变通,让人无法接受其他意见,哪怕不同的思想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第二大威胁是在年青一代中,有很多人根本没有确立个人信仰,他们既不知道过去思想的体系,也没有耐心自主审视和学习过去的思想体系,因此无法督促自己培养深层次理解力所必需的批判性思维。
《升维阅读》
中信出版社
批判性思维既是深度阅读的前提,又要在深度阅读中培养,在阅读中,大脑通过类比、演绎、归纳和推论将文本的内容与我们的背景知识结合,借此来综合评估作者的基本假设。我们想让下一代学会独立思考,分辨具有操纵意图和误导性质的信息,就必须要提升他们的批判性分析能力。
在这封信的结尾,让我们重新审视开头提出的问题:在读这段文字时,你是否能察觉到自己的想象力、同理心与批判性?或者,你能察觉到它们的欠缺?深阅读的能力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更是个体用来对抗权力和暴政的有力武器。建立一个更有思想、更有同情心、更多元化的公民社会已经迫在眉睫,这有赖于每一个人审辨思维的提升,答案要在阅读中找寻。
亚里士多德曾写道:好的社会拥有三种生活:创造知识和生产力的生活、享乐的生活以及沉思的生活。希望看到这封信的每一位读者也拥有这三种生活。
《升维阅读》
中信出版社
我想向各位读者检讨的是,在这封信的写作过程中,我不得不通过频繁切换各种应用来缓解注意力集中带来的不适应,这种注意力过度分散症不知不觉中已经在我的大脑里扎了根——数字时代的每个人,无论职业和性格,都必须正视阅读方式转变的问题。
这封信只是对于玛丽安娜·沃尔夫的拙劣模仿,其内容也大多来自她的文章,这位玛格·梅尔克读书奖得主在新作《升维阅读》中对于数字时代的阅读和阅读者做了深刻而重要的讨论,认知神经和社会文化在阅读行为中得到统一,鲜花和荆棘同时摆在我们走向阅读的道路上,如何听从作者的呼唤“Reader, Come Home”?或许在这本书中,你会找到答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