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略哥

1886年,德国有个修表匠,鼓捣出地球上第一辆汽车—— 一辆机械三轮车。当时,坐马车的人都不看好他和他的发明,一时间迎来的嘲讽多于掌声。但丝毫不妨碍这一跨界之举,最终成就了百年伟大。
他就是“汽车之父”卡尔·本茨。
100年后有个美国人,用造车赚来的钱,跨界造卫星。一开始,就有人不理解:你一个造车的能造卫星?真是异想天开!结果呢?他的跨界也成功了!他就是“特斯拉之父”马斯克。

说这两个例子,是有感最近火爆全网的中国恒大携九款新能源车的上海车展首秀。九款恒驰彻底引爆了上海车展,成为车展中的人气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恒大九款新车是真的?

要知道,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房企,带着跨界造的新车首次登陆国际A级车展“赶考”,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掌声,还有质疑甚至非议。

恒驰九款新车甫一登场,马上就有人质疑:恒大九款新车是真的?

一样的展台,一样的新车展示,为啥非议给了恒驰?

因为说这话的人,对跨界新赛道者,抱着满满的不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9日,恒大邀请千家媒体走进汽车上海基地,与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制造近距离接触。“车间里,近千台智能机器人有序协同、无缝对接,从快速的换模、冲压,到精准的电焊、铆接、胶合,再到无死角自动喷涂等,全流程绝大部分工序均由机器人独立完成”。

光说不练假把式。

其中部分媒体人还抢先试驾了恒驰5。参加试驾的媒体人这样表示:恒驰驾舱超大3D曲面环抱式三联屏,搭配全景式天窗……在试驾的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恒驰5的加速响应快,推背感如期而至,带来“风驰电掣”的体验感。
这次媒体零距离体验恒驰5,不仅增强了人们对恒驰全系列产品的信心,更提前俘获了一批潜在优质消费者。

在车展现场,恒驰9款新能源汽车的大方亮相。或稳重奢华、或先锋前卫、或简约大气……凭借出众的造型、满满的黑科技、强悍的性能吸引了千家媒体争相报道,央视更是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专题报道,还更吸引了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等数百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亲赴现场。

“模型说”不攻自破。

02 恒大汽车就差车?

如果说,质疑和嘲笑是恒大造车的压力也是动力,那恒大宣布造车三年来,这股“动力”就一直不缺席。

目前恒大汽车市值5959亿港元,已是国内市值最高的上市车企之一。马上就引来非议:对于一辆车都没交付的恒大汽车而言,难以支撑数千亿的市值。

毋庸置疑,特斯拉现在仍是新能源车领域的标杆。然而,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比对后发现,恒大汽车无论在造型、规模、成本、智能网联还是销售渠道,均展现出超越特斯拉的强大实力。

1、规模
我们看到,成立于2018年的特斯拉,目前在全球拥有3个工厂,在国内只拥有一个上海超级工厂。

据特斯拉去年财报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为每年25万辆,计划增加至每年45万辆。即便如此,马斯克

表示产能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而目前,恒大已在全球布局了十大零部件及整车生产基地,未来产能规模远超特斯拉。2025年前规划总产量为100万辆/年,2035年前规划总产能为500万辆/年。

2、车型

特斯拉至今只有4款车型,其中Model S/X定位于高端轿跑/SUV,Model 3/Y定位于中高端轿车/SUV。

而恒大联手全球汽车工程龙头同步研发14款车,此次震撼亮相的九款恒驰,全面覆盖了从A到D所有级别,以及轿车、轿跑、SUV、MPV、跨界车等乘用车车型。

对于消费者来说,丰俭由人的选择总比单一选择更好。对于投资者来说,全领域的市场覆盖率总比小面积的市场占有率更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造型与定价

恒驰也力求超越特斯拉。

3.17米轴距、穹顶式玻璃车顶和优雅溜背式造型,恒驰1的颜值可谓优于特斯拉Model S。
另据恒大汽车常务副总裁戴雷透露汽车重磅参数——恒驰全系车型最高综合续航都达到700km,部分车型超过800km。

其中恒驰的旗舰车型恒驰1是全球首款纯电D级旗舰轿车,车长5320mm,轴距达3170mm,续航达760km,足以比肩奔驰S级、宾利等超豪华品牌车型。而纯电超豪华B级SUV恒驰9的车长4810mm,轴距达2910mm,续航高达810km。

4、智能操控
智能驾驶技术,不输特斯拉。

跨时代的智能体验和超庞大的智能生态圈,这些无疑都是恒驰汽车领先业界的强大资本,但真正技术见真章的地方,其实是智能驾驶方面。作为挑战者,恒驰汽车,似乎已拥有了不输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技术,比如“一键召唤汽车”,不再是特斯拉独一份儿的黑科技了。

恒大联合互联网巨头,建起强大的黑科技“朋友圈”。

恒大汽车联手中国两大科技巨头腾讯与百度,使其智能网联技术可以实现业内领先,更重要的是,契合符合中国本土用户的需求。

5、销售渠道

目前,特斯拉在全中国40个城市建立了72个服务中心,而恒大汽车正快速筹建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并借助房车宝集团43058个服务网点及2128万平台会员,建立了强大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由表及里,从定位到落地,恒大汽车都显示出超越特斯拉的强大底气。这样一家担当和作为的企业,还有什么理由去质疑?

03 恒大造车不怕“翻车”?

当然,从地产一哥,跨界造车新赛道,说不怕“翻车”,那是扯。

即便跨界造车本身蕴含着巨大投资风险,然而对于“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的恒大来说,把转型锚定在国家发展战略——新能源车制造上,不是没有经过审慎考虑的。

首先恒大看重的是新能源车新兴市场的万亿级蓝海;其次是作为总资产2.3万亿、销售规模7000亿的世界500强企业,恒大想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强国战略,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许家印信奉:存志高远,才能脚踏实地!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可谓是造车不“翻车”的武林秘籍。

自从许家印按下入局造车的扳机,恒大人便开始在核心技术、人才、产业链、生产基地、市场营销等全生态从“0”到“1”的路上狂奔。

如果你有心,其实都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各种信披中,了解这三年来,他们为造车有多拼!

  • 恒大成立了全球研究总院和智能科学院,下设16大专业研究院,拥有3500多人的全球科研团队,其中国际顶尖专家22人。
  • 恒大汽车四处网络专业造车人才,也可谓是不惜重金!这一点在2020年恒大年报也能看出端倪,恒大汽车2020年员工薪酬支出高达31.19亿,同比大增88.8%。
  • 不惜代价实现核心技术世界领先。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累计投入 474 亿元,其中研发投入高达249 亿元,已在底盘架构、动力总成、电池、工程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恒大汽车把扎实的产品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真正构筑了新能源汽车时代下的护城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跨界者,也在用时间积蓄力量。

在近日召开的2020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恒大管理层表示,恒驰将于今年四季度试生产、明年大量交付。

恒大的“汽车强国”梦正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造车之初,许家印为恒大汽车设立了三大目标:

  • 规模目标: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
  • 核心技术目标:核心技术必须世界一流,知识产权必须自主拥有。
  • 品质目标: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

今年,许家印再提这一目标,为的是让恒大人不忘初心,造车到了“毫微秒”时刻。

背靠庞大的中国市场,特斯拉的市值实现了从6000亿港元到6.7万亿港元的倍速增长。

相信真正量产交付后,恒大汽车的股价和市值也将迎来几何级的增长机遇。

04 结语

2021,可谓是新能源车制造元年,人们都在期待各路英豪在足够短的时间里推出足够强的产品。这样的期待既是动力也是压力。

写到这里,我联想到今年3月,在小米科技春季新品发布会上,董事长雷军几度哽咽,将造车视为人生最后一次创业的他说道:“有时白天能想出100条理由做(汽车),晚上就想出100个理由不做(汽车)。”

雷军还没开始造车,就已经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而驰骋在造车路上的恒大,更像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用压力做翼,与时间竞速,他的目标是点燃整个天……

我们致敬勇敢的跨界者,也致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