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盛传,蒋宋美龄去世前,曾说“一生对不起3个男人”云云,表示忏悔之意。这话,是查无实据又事出有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是王熙凤一流“能干媳妇”,毕生既任劳任怨(蒋日记常有“妻工作太猛”之类记录),又泼辣弄权(美国档案称“现代中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偶尔则显得人情味很足。说“查无实据”,是她从未说过这句话,至少正经材料是找不出来的,属于地摊读物、历史发明家们的“成果”;所谓“事出有因”,在于这些话并非完全瞎编,宋美龄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别有过类似“对不起某某”的言语,搜集起来也差不多是“三个男人”,这是历史研究可以作证的。如此,也算“庶几乎免于大过也矣”了。

蒋宋美龄是虔诚基督徒,“临终前”有所忏悔表态是常规操作。所以这些话尽管很文学很戏剧性,咱们也不必去推敲是否假惺惺,反正倒也挺符合她的“人设”与“定位”。而她自认为有愧的“三个男人”是谁呢?其实就是初恋情人Van Eiveigh、“男闺蜜”张学良,以及自家哥哥宋子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少女不曾怀春,宋美龄也一样,她也不是一开始就对政治生活如此憧憬。从现有材料看,她在正值青春的岁月里,爱过并想嫁的男人并不是蒋介石。她有过单纯的爱情,而且最终只能辜负之。

宋美龄少女时代,在美国卫斯理学院读书时,就引人注目,追求者众多。其中真正让她动过心的,就是荷兰建筑师Van Eiveigh。过去,曾一度有传闻,宋美龄的初恋情人是刘纪文,是宋子文在哈佛的同学,甚至到了商及订婚的地步,只是蒋插了一脚,无权无势的刘纪文才自动选择退出。从台湾传记作家王丰那本《一个真实的宋美龄》来看,可能并非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的初恋情人,当是Van Eiveigh。最直接的证据,来自宋美龄写给好友米尔斯的信件。在这些解密的信函中,宋美龄多处表达甜蜜的爱情之意,并说一见到男朋友Van Eiveigh就“头都昏了”等等。这种“腻歪”的表述,在宋美龄一生中,都是绝无仅有的,那种纯粹到不掺杂一丝杂质,饱含青春少女的激情与梦想,与后来对待丈夫蒋介石实有质的区别。

这段感情的无疾而终,在于宋家的不认可和阻挠。尽管宋家如此开明,对西方如此向往,但是无法接纳一个洋人女婿,认为这是“野蛮人”。还是在给好友的书信中,宋美龄直接说过阻力之大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家里人知道这件事简直气疯了,因为他是外国人而瞧不起他,好像他是个野蛮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美龄到上海后,Van Eiveigh远道而来找过她,意在挽回。但宋家拒绝他们见面,这使得宋美龄意识到已毫无希望可言。她为此很痛苦,不断写信给好友米尔斯倾诉。也正是经历过这段感情风波后,宋美龄立下了一个誓言,“我要是结婚,绝对不会为了爱情结婚”,于是也有了蒋宋故事。

在《宋美龄台湾生活私密录:1949—1975》这本书中,晚年的宋美龄是跟“孔二小姐”谈过这段往事的,意在鼓励她敢于寻求真爱,言语中也有歉意,似乎认为自己当年“勇气多一点”,就少了很多遗憾。

宋美龄感叹对不起的“男人”中,最知名的,当然是与她有长达几十年交情的“男闺蜜”张学良。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后,她亲自出面接洽、缓颊、营救,更曾信誓旦旦保证绝不与小张为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她脱难后一转身,就协助老公把人家关押了54年,近乎无期徒刑,彻底毁了“少帅”一生。这不只是生而为人的言而无信,也是作为密友的背信弃义,她后来一再表示愧疚,首先是理亏如此,其次才是外示宽柔的手段。她的所作所为,所显示出的心术之巧,不亚于王熙凤对待尤二姐。这小张被“结拜兄弟”夫妇俩,从37岁幽禁到91岁,出来以后还真心对“夫人”充满感激,说什么“一生中有两位女性对我恩同再造,一是赵一荻一是宋美龄”,不说“斯德哥尔摩症”也是被宋耍得团团转近乎一生。

少帅的问题,在于公子哥出身,一派天真,风流倜傥又陋于知人心,始终对宋美龄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与信任感。1925年6月,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举办的一个派对上,张学良初逢身着粉红色旗袍的宋美龄,就升起了强烈的爱慕之心。50多年后,在口述自传中,老张还念兹在兹当晚情形,说是“初见即惊为天人”,又说那时“不知道蒋先生也在追她,而且追得很凶”......搞近代史的,总说张宋是很纯粹的友谊,可这个“也”字实际上已暴露很多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从来以为,“友谊已满、恋人未达”8字才是二人关系的最佳诠释,如此也才能说明张学良后半生何以会那么服服帖帖。宋对少帅,印象也一直很好,说他“拥有着西方莱茵河畔的骑士风度”,比之“委员长”优势确实显而易见,所以他们两人在各自克制的前提下,能够维持终生的友谊。美国作家斯诺初见宋庆龄时,被告知蒋宋婚姻的双方都是出于投机,绝无爱情可言。可1940年后的某天,宋庆龄在香港对斯诺说: “二人婚姻开始时并不是爱情的结合”,“但是,现在我认为是了。美龄真心爱蒋,蒋也同样爱她。没有美龄,他也许会坏得多”,或许真把张当“哥们”看的吧,当然也有利用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张关系的危机,在西安事变。现在看,如果宋美龄早点出马,可能就不会有“兵谏”;而事后宋若真置之不顾,蒋则极可能无法全身而退。《西安事变忏悔录》里,张学良亲口说,若宋陪同在西安,兵变就可以避免发生,而事变爆发后,宋敢跟南京政府高官表示能妥善处理,且主动请缨出面,底气就来自与“老朋友”小张感情深厚。当日,听了端纳见闻后,她直接说,“若我直接和张学良对话,亲自去西安,他会如何?一句话,我相信,一定令他迷途知返”,宋女士一张嘴抵得过千军万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利解决后,宋对未能信守担保张学良承诺一事,屡屡表示愧疚,终身对不住。唯一能做的,是对幽禁中的老张几乎有求必应,陆续写了144封信为他各种“祈祷”。我相信,这里面是有比较真挚的情感的,但宋也救不了张学良,或者说比所有人都更明白,张是不能放虎归山的,只能软禁他到老死。为啥,因为少帅贵为东北统帅,潜在实力和影响力都不是杨虎城之类能比的,是既不能杀又不能放,只能拖着。总之,夫妻俩一个装白脸,一个扮黑脸,恩威并施效果弥彰。

1975年4月11日,蒋病逝于台北士林官邸,弥留之际仍跟大儿子郑重交代,一定要继续看好老张。直到王朝更迭,张学良才得以释放,此时都是白发苍苍的90老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位宋美龄觉得对不住的,就是她娘家哥哥宋子文。蒋家势力败退岛上后,对各方卸磨杀驴,曾经并称“四大家族”的宋子文,几乎随之失势,甚至被撤销党籍。

1953年,蒋鉴于山头林立导致己令不行,更重要的是得为失败找替罪羊,重点开始打击“功臣势力”,其中最众矢之的的就是宋子文、孔祥熙与陈立夫。这期间,宋美龄曾费尽心思斡旋,力图挽回局面,同时也为她自己能巩固政治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劝说条件,是同意让宋家退出核心圈,但不应该赶尽杀绝,说“如此做是抹煞宋、孔过去的功勋,更中了他人的离间计,不单不智,也对孔宋两人不公平”。可蒋已下定决心,怎么都不愿低头,最终终究回天乏术。这是宋美龄至死都耿耿于怀,也深觉对不住宋子文的地方。

宋子文年长宋美龄3岁,宋美龄年轻时依附于兄长,一同到美留学多年,感情极好。1913年,其姐宋庆龄毕业回国,宋美龄更是直接转学到北方,只为离在哈佛念书的哥哥近一点,她的监护人也一直都是宋子文。近年出版的一部宋家姐妹的英文传记,就收了好些1940年代宋美龄写给哥哥的信件,里面说,“还记得我在你每天早上上学前为你煮咖啡的事吗”,流露出来的兄妹情也是令人感慨。在给闺蜜的信中,宋美龄认为天下男人都不靠谱,可话锋一转又夸起宋子文来,“当然,我承认好男人还是有的,比如我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两人的问题,在于分别走上“高位”后,在丈夫与兄长之间,尤其在他们有矛盾之日,以及孔宋争权时,宋美龄常常得充当不讨好的角色,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兄妹感情。到了1944年前后,二人的关系实已到了冰点,宋子文与友人谈话,都改成“蒋夫人”、“总统太太”云云,甚至大骂美龄对他“必欲摧残而后快”,那份彻底的失望与心寒溢于言表。

但这些,当然不是宋美龄愿意看到的结果,蒋日记出来后可见宋美龄一直在替哥哥说话,可又有心无力,对于兄长的不理解只能默默承受,并伴有极愧疚之意。直到1960年代之后,他们的紧张关系才有所缓解。1962年,宋美龄写信劝宋子文给宋蔼龄打电话,并深情地感慨道,“随着我年纪越来越大,我越相信血浓于水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子文没有过多表示,但心里似乎也逐渐谅解了宋美龄。很多年后,宋子文之女访问上海,发表文章称,晚年宋子文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唯一经常提到的人就是宋美龄。只是,对于当年宋子文的被“放逐”而帮不上忙,宋美龄始终无法释怀,曾对外甥女宋琼颐屡屡表示歉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03年,所有故人已去,103岁的宋美龄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去世的前几天,她坐在轮椅上,曾专门命人推她去了一趟位于纽约的芬克里夫墓地,那里埋葬着宋孔两家诸多亲人。她最后看望的,是宋子文的墓碑,据说面容十分悲凄,喃喃自语“宋家人竟然异葬他乡”,一副欲哭无泪之状。也许,直到此时,一切恩怨才真正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