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康:向往光明为革命

李明康,原名李美翘,1912年2月出生于上杭县庐丰区安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其父李兆卿积劳成疾,抛下妻子幼儿过早离开了人世。其母蓝妹子是个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不愿改嫁,立志要将美翘抚育成人,东挪西借,节衣缩食将儿子送进安乡文馆念书。美翘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时还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在安乡文馆,他结识了李廷沛、李天才等一批进步同学,他们常秘密聚集一起,传阅进步书刊,谈论国事,借出墙报之机,以文章、诗歌、漫画抨击时弊。

1927年春,美翘因家境贫困被迫辍学务农。母子俩起早摸黑仍然不得温饱。他耳闻目睹农村地主压迫剥削农民的现实,心中愤懑不平,遂产生外出谋生的念头。翌年春,美翘经堂兄相翘介绍,前往汀州城进入一家洋货店当学徒。起初,扫地、煮饭、干杂活;后来,老板看他聪明机灵,能写会算,便让他坐店卖货,抄写算账。即使这样,也只管饭吃,没有丝毫工钱。眼见老板吃饱喝足终日醉心于麻将、纸牌,美翘感叹:这是多么不平等的世道啊!

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了汀州城。5月,红四军再度入闽,燃起了闽西人民革命斗争的烈火,极大地振奋了工农大众的斗争热情。武装暴动风起云涌,红色苏维埃政权应运而生,工会、农会、赤卫队、少先队等革命群众团体相继成立。年轻的李美翘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报名参加了赤卫队。报名时,他将名字改为李明康,寓意自己向往光明,今后将健康成长。

县总工会领导赤卫队针锋相对地与盘踞在汀州城的一小撮贪官污吏作斗争,同时发动店员罢工。洋货店老板迫于形势,只得给店员发放工钱。李明康手捧第一次到手的血汗钱,激动之余,明白了一个道理:地主、资本家都同样吃人,只有团结起来干革命,才有翻身出头的日子。从此,他工作更起劲,起草摸黑奔走于大街小巷之间。一天,红军向洋货店老板派款500元,老板抗缴逃往潮州,诱李明康随其同行,遭到他严词拒绝。随后,李明康协助红军封闭了洋货店。

1930年春,堂兄相翘生了重病,明康与堂弟一起送他回到原籍。在安乡老家,李明康四处奔走为堂兄求医治病,同时心系革命,很快便与任杭武县游击大队政委的好友李延沛接上关系,投身上杭的革命洪流。堂兄病逝后,李明康更是一心一意地扑在工作上,常奔走于庐丰、茶地、安乡各乡村之间。他工作勤勉踏实,不久,担任了乡苏维埃政府文书。他常利用晚上组织儿童、妇女识字唱歌,深得群众喜爱和尊重。他当年教唱的《十劝郎》《十劝妹》《十送郎》《苦媳歌》,至今还在老年妇女中流传。

1931年,李明康任庐丰区苏维埃政府秘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李明康工作出色,1931年下半年被调至县苏工作,任少共上杭县庐丰区委书记。闽西红军组建时,李明康毅然参加了红十二军,转战于上杭、永定等地。1933年,组织选送他进入设在江西瑞金党中央办的“共产主义大学”深造。学习期间,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刻苦努力,进步很快,成绩优良。

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4月中旬,中央军委在江西叶坪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八团、第九团,归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独立团有权在新开辟的地区内建党、建军、建政,具体任务是深入敌后开展远殖游击战争。福建省军区委派了一批得力的军事干部和政工人员充实这两个团的领导班子。刚从江西共大结业的李明康被委任为红八团政治处宣传干事。会议期间,李明康认真聆听了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刘伯承和贺昌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为什么要进行游击战争,如何进行游击战争”的重要讲话,心情十分激动。

会议结束后,李明康即跟随政委邱织云等日夜兼程经汀州来到设在上杭太拔的杭永岩军分区所在地。阔别三载,昔日朝夕相处的战友拉着李明康问长问短,好不亲热。老家安乡与太拔相距不过30余里,一天就能走个来回,李明康多么想回家探望含辛茹苦将自己养育成人的寡母啊!但红八团的任务是挺进敌后漳龙线,时间紧迫不容迟疑,李明康毅然打消回家探母的念头,踏上了新的征途。4月下旬,由太拔独立团改编的红八团在政委邱织云、团长邱金声的率领下,从太拔出发,经湖子里、梨袍山到达永定古木督,接着昼伏夜行辗转至金丰大山。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李明康留在闽西南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岩永靖县军政委员会主席、永东县军政委员会委员,闽西南游击支队支队长等职,配合红八团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军事“清剿”和经济封锁。1936年9月28日,李明康在前往南靖奎洋筹款途中,因叛徒出卖,在龙岩适中白叶村遭敌军袭击,突围中壮烈牺牲。解放后,南靖县为他建立纪念碑。(林瑞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