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杨隆演(公元 897—920 年),初名瀛,又名渭,字鸿源。武帝杨行密次子。权臣徐温、张颢于公元 908年5月杀害杨渥后立他为宏农王,公元 908-920 年在位,计1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隆演袭位时,年仅12 岁,军政大权全由徐温、张颢执掌。张颢想调离徐温,请杨隆演派他为浙西观察使,想独揽朝政。可是徐温拒不赴任,徐张产生矛盾。不久,徐温诱杀了张颢,独专朝政。自然,杨行密留下的许多旧日将仍是拥护杨氏政权的。徐温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便以严可求为谋主,在吴国立法度,禁强暴,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颇得民心,从而在杨氏政权中自成一个势力。

公元909年,徐温看到淮南水兵集中于金陵(今南京),金陵又是淮南的要冲之地,便请求兼领异州 (今南京)刺史,杨隆演只得同意。徐温又派养子徐知诰(即后日南唐主烈祖李异)为旯州防遏使兼楼船军使,治理异州。当时诸州长官多是武夫,专管军务,不理民事。徐知诰却改变旧习,选用廉吏,修明政教,招延士人,得进士宋齐丘为谋主,在徐氏势力中自然又自成一个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权臣徐温于公元917年在繁华富庶的界州筑金陵城,自已居住城中,执掌吴国大政,派养子徐知诰任润州 (今江苏镇江)团练使。徐温又命儿子徐知训居扬州管理国政,有时自己居润州。徐知训依仗其父权势,骄横淫暴,时常侮辱吴王杨隆演和吴国旧臣。有一天,杨隆演宴请时,徐知训喝醉了,竟逼杨隆演和他一起演戏,他扮演参军,要杨隆演扮演僮仆,跟在他身后。杨隆演不敢拒绝,只得照办。又有一次,杨降演与徐知训泛舟游玩,小舟靠岸,杨先登岸,徐知训认为这是对他不敬,竟用弹子抛击杨降演。亏得卫兵挡住。未被击伤,接着至禅智寺赏花,徐知训用污言秽语辱骂杨隆演。杨隆演被他骂得泪水直淌。不敢反抗。侍从们户看不下去,赶紧扶着杨隆演上船离去,徐知训更加愤怒,立即乘轻舟追赶。用铁村砸死个侍从才罢休。

公元 918 年 6月,吴将朱瑾(公元 897 年被朱全忠战败,投降杨行密),对徐知训侮辱吴王之事十分愤恨。设计杀死了徐知训。然后进王府对杨降演说;"臣下已为大王除去此害。"并举起徐知训的人头给他看,希望他从此振作起来,有所作为。不料,软弱无能的杨隆演却吓得哆嗦地说∶"这件事我可不敢管。"边说边溜进内室。朱瑾悲愤地说;"这小子实在无用,不能与他商量大事。"当步出王府时,被徐知训部下包围,他只得自杀。徐知诰得知徐知训被杀后,即日从润州渡江不扬州。后来徐温只好让养子徐知诰管理国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知诰却改变了徐知训的做法。他对吴王杨降演表示恭敬,对文武众官表示谦逊; 又以吴王名义免收公元 916 年以前的欠税,917 年后的欠税待丰年时再补缴。这一举措得到吴王和文武众官及民众的好感。吴国原有丁口钱,又按田亩收税钱,钱贵物贱。民众极为不便。徐知造改善政治。减轻赋税,江淮民众乐于开辟荒地,发展农桑,吴国愈益富强。徐知诰重在争取民心,扩大自己的势力,从此,杨氏王室和徐温势力逐渐被削弱。

徐温专权,一些吴国宿将对其不满。宣州观察使李遇、镇南节度使刘威、敏州观察使陶雅等尤其对他激愤。徐温对他们各个击破,实行恩威并施之手法。他先攻杀李遇,刘威和陶雅赶快前去向他谢罪,于是徐温对陶、刘封官爵后遣回原镇守地。

徐温想寻求出路扩大权势,谋主严可求劝徐温用儿子徐知询代替养子徐知诰执掌国政。徐知诰闻讯后, 立即驱逐严可求出扬州。徐温只好转向上面,借以扩大权势。公元 918年,徐温请吴王称帝,以便提高自 己地位,杨隆演不敢答应。公元 919 年,杨隆演在徐温逼迫下称号吴国王,改元,建年号为"武义"。用天子礼。表示吴是一个独立国。不再是唐朝的一个旧藩镇。并"设百官,如天子之制",领土有淮南、江南等 28 州之地。徐温也被封为郡干。主要官职是大永相,都督中外诸军事、诸道都统、镇海、宁国节度使,徐氏父子名利双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隆演被迫称吴国王,仅是空头名号,故他很不满意,又长年处在受辱地位,闷闷不乐,见了徐温父子只得强作笑颜。后来只能借酒浇愁。他被迫称帝后,吴越在后梁指使下出兵讨伐他,使他更为忧郁。不久病倒,临死时群臣议后嗣,有人故意提议徐温继位,徐温听后心里高兴,但表面上却板着面孔说; "我绝无这个念头,杨家即使没有男子,有女也可以立。敢用,说的斩。"徐温主要看到当时灭杨氏很可能会引起内乱,故拒绝了继位的做法。公元 920 年5月,杨降演病危,召弟杨溥回京城监国,又任弟杨濠为舒州团练使,试图以此稍抑徐温的气势。不久病死于扬州,时年 24岁,葬于肃陵(今地不可考)。

杨隆演死后被追尊为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