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来和诸位共同了解第三次印巴战争,参战的两个国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它的时间发生在1971年。这次战争造成的重大影响,便是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国家,随着战败分裂成了“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国”两个小国,而印度一方作为战胜国,最终成功的成为了南亚霸主,获得了较大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距今有些遥远的1971年的11月下旬,处心积虑的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局势不稳,发生动乱的良机,准备搞事情,率先向敌国发难,当时他们和苏联的关系不错,而巴基斯坦的朋友则是美国和中国。其实这一局又是两个大国在背后之间的角力暗斗!孟加拉国对于战争猝不及防,遭到了如此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几无还手之力,该地区被印度人成功的占领,并在此扶植了自己的傀儡政府(由于孟加拉多于落后,印度放弃了直接吞并,只是利用而拒绝接盘这样一个烂摊子),在这样的情势下,本就和巴基斯坦其他地区有矛盾的孟加拉地区,宣布独立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印、盟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这次战争开始的标志为“成吉思汗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之所以能在这场大战中获得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他们对此准备已久,对巴基斯坦东部西部两个大区域的局势状况相当的了解。其二就是印度人在军事方面做好充足准备的同时,巧妙地利用了巴基斯坦人民的内部矛盾,里应外合!在其宣布独立建国之后,这个印度的邻国分为东部巴基斯坦以及西部巴基斯坦两大组成部分,虽然他们都是同胞,在文化信仰上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不过东西两地在政治理念上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同根同源,但是却不同心。东西两部的人民在这样的大小隔阂差异之中日渐产生了分离以及排斥。虽然东部的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但是主要的权利却掌握在西部。久而久之,无论是误会也罢,事实也好,东部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人认为他们在国家的很多大小事件之中受到了歧视排挤打压。我们拿事实举例,经济方面,东部人所贡献的农产品是他们的一大优势,为本国总体的经济贡献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外汇收入。可是东西两部的人民在收入分配上相当不均衡,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矛盾也久而久之随之加深。语言文化上的分歧也让两地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位处西部的中央政府始终将西部的语言作为国家官方语言,而来自东部的语言被西部人定义为“方言”、“乡巴佬语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基斯坦作为印度称霸南亚的一块心病,自然成为了对方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过印度方面也并不鲁莽,为了达成最后的胜利,他们首先要确保在行动中有外部力量强而有力的支持与帮助。印度先和当时世界上唯二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苏联保持步调,签订了所谓《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其实这是一个带有强烈军事色彩的条约,该条约能够保证印度在之后“肢解”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中得到安全保障,战争正式爆发前,印度还访问了多个欧美国家,试探他们的态度。随后大战一触即发,这是印度以及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国家在历史上的第三次战争!印军的第一轮打击后,巴基斯坦不甘示弱,立即宣布正当防卫要将反击进行到底!在战术上,印度人采取了声东击西,他们的总体战略是对于巴基斯坦的西部以守为主,对东部以进攻打击为主!印度人在西线留下了和巴基斯坦数量差不多的军队,而却集中了重点火力精锐之师进攻东巴基斯坦的首府达卡!印军的如意算盘打得飞响,如果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处于弱势的巴基斯坦能够东西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印度也未必能够势如破竹,甚至这场战争最后谁胜谁负都很难说!可是此时最大的问题恰恰出现了,巴基斯坦东西两部的长期矛盾成为了他们在战场上最大的绊脚石,最强的敌人并非来自印度,而是在自己的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以来,东部巴基斯坦人认为西巴在有意削弱自己的东部,巴基斯坦面对来势汹汹的印度人,作战态度实际上并不坚决,虽然他们反抗的口号喊得很响!东西两地首府相隔千里,让战争中的西部巴基斯坦对于东部的操控并不自如,有一些山高皇帝远的意味。而东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人此时已经迸发出了独立建国的思想苗头,抵抗印度侵略的决心并不坚决,印度数量多达17万的大军向孟加拉进攻,当时他们打着“解放当地人民”的口号,而东巴基斯坦的9万守军也发起了还击!我们从地图上来分析,当时东部巴基斯坦有三面被印度所包围,而南面面对着孟加拉湾。当时印度从地理上进攻东巴是有优势的,可以达成合围之力!印度的陆军三面强攻,海军配合封锁了孟加拉湾,让军事实力处于弱势,抵抗决心又不强烈的当地达卡守军,在炮火声响彻了一个月之后,内忧外患宣布投降!印度人的第一步策略告成!在实现了自己的首个战略目的之后,印度方面立刻宣布停火,没有继续将战争进行下去,更没有趁机吞并东部巴基斯坦,而此时的西部巴基斯坦发现大势已去,如果继续和印度打下去,怕只会是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更加深重的灾难,毕竟印度是一个军事强国,被迫接受眼前的既定现实,成为了西巴的唯一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战争中,印度的军队一共伤亡了1.1万人,损失的武器为:飞机41架,坦克81辆,潜艇一艘。而对比巴基斯坦东西两部方面,他们有九万人成为了战俘虏,其飞机损失了86架,坦克损失多达226辆,舰艇有22艘被损毁。印度通过此番大战,如愿将东部巴基斯坦分离变成新生的“孟加拉”,成功解决了困扰自己多个年头的心腹大患!在战争中,印度人策划周密,准备良久,在打击敌人方面非常具有针对性,重点进攻东部,避免了自己两线受敌,战争进行得突然迅速果断坚决!体现了印军的速战速决战略方针。印度人用自己优势的炮火分割对手围击歼灭,让巴勒斯坦军队首尾无法两头照顾,相互之间东西两部被割裂无法策应。作为发起战争的主导方,印度军队做到了正面战场的进攻和迂回穿插分散进攻的巧妙结合,二者相得益彰,真正做到了陆军空军海军之间的相互配合,立体作战,将战争的快速性、机动性发挥得比较充分,第三次印巴战可谓是二战之后现代战争之中的立体作战范例。在这场大战的后期,印度军队利用直升机和伞兵部队,以最短的时间越过对手的江河斩断了敌人的退路,使得巴基斯坦溃不成军,防御阵线无法有效组织。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军队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关键,那便是心理战!印度军队在各种攻势互相渗透配合之下,辅之以强大的心理震慑,使得达卡守军最终在还能一战的情况下不战而降!在苦战之中,巴基斯坦方面虽然也拿到了一些局部的小胜利,可是总体还是全面落于下风,巴基斯坦的政府在企图平息内部动乱的过程中,同印度相比,在争取国际力量的支持方面显得非常的无力,手足无措,舆论方面也不占优势。在军事技战术之上,他们墨守成规,仅仅局限于落后的阵地防御战,面对强大的对手展开的迂回快速的机动兵力无法让自己的防线保持层次,防守完全没有弹性可言。故而巴军只能一度被动地挨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次“印度、巴基斯坦战争”带来了哪些重大的后果呢?首先便是这个地球上多了一个新生的国家叫做“孟加拉国”,它的出现也是印度长期所盼望的,南亚大陆上各个小国之间的力量对比终于失衡,巴基斯坦在此战后元气大伤,更拉大了和印度软硬实力方面的全方位的差距!从此印度在南亚孤独求败,可谓是一方的老大,在该地区,他们的军事和经济方面优势十分的明显,和其他的小国拉开了较大的差距。那么,在大战之后,作为传统宿敌的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新生的孟加拉,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则是国际社会所关注的。孟加拉在成立两年之后,和巴基斯坦、印度三个国家的外长就遣送战俘回国的问题达成了协议,这标志着三个关系敏感的国家关系重新正常化,和平的旋律又开始响起!时间来到了1975年,孟加拉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原本同祖同源的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看这场两个南亚国家之间的战争,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美国由于担心死对头苏联在南亚通过该场战争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他们在战争中选择支持巴基斯坦,虽然美国并没有直接参与该场战争,但在之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一度很不愉快,甚至降到了冰点。当时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前者把自己在亚洲的伙伴重新定义为了印度。南亚霸主印度同世界超级大国苏联,两国关系一直在升温,苏联也利用了印度这个小伙伴,在南亚大陆上增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取得了很多的国家利益。总体来说,印度、苏联是这场战斗的直接以及间接受益者。最为对比,国家被一分为二的巴基斯坦显然就是最大的输家。独立出来的“孟加拉国”可算是打了一个平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结合今天中国同印度在边境之上的很多事件,再回首历史,不难发现,印度这个国家是极富野心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他们绝对不甘心于扮演一个普通的南亚国家的角色,只要条件允许,他们随时都会向周围的国家亮出自己的爪牙,值得我们警惕。当我们的权益遭到这类国家的严重侵犯时,一定不能忍气吞声,要第一时间表明坚决的态度立场,令每一个富有狼子野心的国家都不敢轻易地打我们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