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据天眼查消息,近日,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案号(2021)京0108执12343号,执行标的8017450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财经网浏览相关判决书发现,本次关联的案件为与北京鼎鑫盈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关买卖合同纠纷,而鼎鑫公司为华为公司的经销商,双方的争执来源为比特大陆曾购买750万华为桌面云,称其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并拒绝支付款项,因而对薄公堂。

而法院判决称,供应商华为公司针对比特大陆提出的质量问题,履行了保修责任,且保修后未再出现故障,因此比特公司应给付鼎鑫公司货款750万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损失45万元。

华为的"开撕"无疑让比特大陆腹背受敌,作为全球第一大矿机制造商,重新上路意外不断,无疑让心之所向的上市之路再次蒙上一层阴影。

内部宫斗不断

2021年的比特大陆依然深陷舆论漩涡,内部过招多年的暗战终于在今年年初迎来了大结局。3月4日,天眼查数据显示,比特大陆国内运营主体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已由吴忌寒变更为詹克团。

实际上,上述双方曾为亲密无间的合伙人,双方历经风雨,以"双CEO模式"共同创建比特大陆,此后为了海外上市还搭建了海外控股结构。具体来看,通过注册于开曼群岛的比特大陆科技控股公司全资控股注册于香港的Bitmain Technologies Limited,再由香港比特全资控股北京比特。目前,北京比特主要负责研发与管理。据此前比特大陆香港上市文件披露,詹克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6%,吴忌寒持股20.25%。

但好景不长,随着矿机价格飞涨,比特币一度洛阳纸贵,并于今年2月16日突破5万美元大关,订单量的暴涨也引发了两人的战略分歧。实际上,双方主业不同,合才能共生。据澎湃新闻报道,詹克团拥有资深的技术背景以及15年的集成电路行业管理及营运经验,曾半年内开发出比特币第一代矿机,被称为比特大陆的"技术大脑"。吴忌寒精通市场和金融领域,具有多年加密货币行业的经验积累。但双方的路线分歧也在2018年的比特币熊市以及比特大陆赴港上市失败中日渐显现。

2019年3月26日,比特大陆发布内部信宣布结束"双CEO"模式,彼时詹克团和吴忌寒两大创始人为法定代表人之位开启了宫斗,几经周转,先由詹克团变更为吴忌寒,再在2020年1月变更为刘路遥,后于2020年5月变更为詹克团,又于2020年9月变更为吴忌寒。直到今年年初詹克团再次执掌大权,重新担任法定代表人。

过程中,双方的争斗一度白热化,从"抢办公室"到"抢公章"再到"抢宣传工具",闹剧不断也无畏增加了公司的内耗。在行业份额和地位上不及比特大陆的嘉楠科技和亿邦国际均已顺利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反观比特大陆的IPO之路,依然岌岌可危。

深陷上市迷雾

如果2019年比特币能有今日的价格,或许比特大陆的首次上市申请还有一线希望。

2018年9月26日,比特大陆赴港递交IPO申请,计划融资10亿美元。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比特大陆收入从1.37亿美元增长到25.18亿美元,净利润则从4860.3万美元增长到7.01亿美元,2018年仅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便达到28.45亿美元和7.43亿美元。

挖矿业务虽然挣钱,但不如AI容易讲故事,为了一举成功上市,往日的磨合与嫌隙最终爆发,比特大陆的双CEO模式意味着双主营业务,上文曾经提到,出身、成长路径的不同让两人的时常意见相悖,吴忌寒拥有投资人背景,敏锐的捕捉到了下一代矿机带来的红利周期,在团队的培育上逐渐向加密货币这一领域靠拢,但技术派的詹克团却持有不同意见,他看好AI,转型人工智能公司,以挖矿培育AI、孵化新兴技术是其心之所向。

最终,比特大陆的上市之路被港交所堵死,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对外曾表示,你过去通过A业务赚了几十亿美元,但突然说将来要做B业务,但还没有任何业绩。那我就觉得当初你拿来上市的A业务模式就没有持续性了。那你还能做这个业务,还能赚这个钱吗?"对比特大陆而言,李小加所指的A业务是矿机销售,而B业务则是人工智能芯片业务。

随后的比特大陆历经比特币价格暴跌和裁员风波,詹克团和吴忌寒二人同时辞去了CEO的职务,请来王海超担任CEO,上市计划一再推迟。

近日,对于IPO计划,比特大陆回应称,上市计划正在有序进行中,有关进展将会依照正常流程及时披露。但历经内部宫斗内耗,加之官司缠身,比特大陆重新上路意外不断,能否持续被资本青睐成为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