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周的最垮、最难、最疑,都谁上榜了?

这一周,最蠢的品牌就是技嘉了。
嘲讽中国代工的雷人广告语惊诧了所有网友。
这一周,最疯的人就是马斯克了。
之前人们彼此吐槽的“你有本事就上天”,”你有本事就让车自己开“他都给实现了。但没想到,这次他宣布要15年内培育成功恐龙。
再加上他一会儿说狗狗币是一个骗局,一度引发狗狗币大跌,随后又发推文称与狗狗币开发者合作,又引发狗狗币价格大涨。
科技舞台上的魔幻大戏?
又到一周之最,大家来一起不吐不快~

01 本周最“垮” | “技”不如人,勇气可“嘉”

H&M的新闻热度还没凉透呢,技嘉可真有勇气,用“自杀式”广告来搞续集了。

在官网海报上,技嘉表示“不同于其他品牌选择低成本、降低质量的方式请中国代工制造,技嘉坚持90%的笔记本电脑在台湾地区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大王一样,很多人看到这条使其股价瞬间蒸发百亿的广告帖子时,第一反应是酱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青团中央 第一时间也发出了问号,“谁给你这么大勇气?”

难道是“一边吃中国饭,一边砸中国锅”发起了击鼓传花活动传到技嘉了?
要国内媒体发起《技嘉承认自己在大陆生产线产品粗制滥造》、《技嘉公开宣称在非台湾地区采用劣质工艺和材料》的系列报道?

事闹大了后,技嘉在微博发出了一封致歉声明书,又表示技嘉产品生产线遍布中国大陆,产能占比高于90%,“深以中国生产的品质为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熟悉数码产品的人几乎都知道,“品质”两个字和技嘉本身早已经挂不上勾了。

该事件发生后,有不少数码博主发声,称在国内尤其在大陆地区,“除非你故意想害别人,否则绝对不会推荐技嘉,而且这是以前就达成的共识。因为技嘉的产品性能在大厂中属于垫底,性价比很低,而这些还都不是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大陆区技嘉基本无售后无保修。”

不提供完善售后服务的品牌,要是产品质量足够NB也行,可惜,没有。
知乎上一位熟悉数码产品的网友称,用过技嘉板子的玩家都知道,不论是现在的X570 Aorus EliteWiFi还是十年前蓝色PCB的Ultra DurableZ77-HD3,在技嘉的板子上很容易找到【Designed in Taipei,PCB Made in China】的标注,现在跑出来说什么中国代工厂是低质量低成本的代名词?好家伙真就台北王境泽,嘴上喊着蹩脚,背后代工真香,堪称台厂经典财富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位数码领域网友说,技嘉的主板性价比低,BIOS混乱,内存兼容和超频性能也不高,依靠庞大的线下体系和昔日的口碑才能在这几年维持销量,不然早就崩了。(此次嘲讽中国代工的)技嘉的笔记本产品更是拉跨,如果不是今年所有笔记本都有缺货,谁会考虑技嘉的破烂?性能释放不行,做工不行,外观设计也很平庸。“技嘉的官网之前对于自己的品牌描述就存在区别对待,对海外和中国大陆的官网使用的都是两套说辞,之前没人发现,但今天连国内的都改了,它终于曝光了它恶心的嘴脸。”

无脑式广告嘲讽中国代工后,技嘉引发了中国网友的集体群嘲:

没多少人讨论且很少做推广——“无人问津嘉”大规模电池鼓包缺陷并且拒绝保修——“全球拒保嘉”前两年间Aero15频繁坏风扇的问题——“狂吃风扇嘉”今年年初新款Aorus152021被曝CPU供电缩水——“供电缩水嘉”这次的嘲讽中国代工广告——“力挺X独嘉”

产品质量饱受诟病,售后服务多被称“烂”,价格也相对贵,然后还以广告形式嘲讽中国代工?

讲真,10个梁静茹也给不出这种勇气。

5月14日时,淘宝上还能搜到一些些带有技嘉字样的产品,而京东、苏宁已经搜不到“技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恭喜技嘉,如愿以“凉”了。

 02 本周最“难”  |  网约车和货拉拉被约谈:司机们到底有多难?

02 本周最“难” | 网约车和货拉拉被约谈:司机们到底有多难?

5月14日上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8家单位,对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T3出行、高德、嘀嗒出行、满帮、货拉拉、快狗打车等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进行了联合约谈。

大意是,近期社会各界集中反映网约车平台公司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整改。

对网约车工作,此前网上流传过一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自己当过网约车司机,才知道这份时常被曲解的工作背后有多不易。

一个在二线城市开了320天网约车的司机,用一组数据解释了这个工作的支出和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起来似乎还不错,但前提是每天平均出车13、14个小时,且车辆购入后每年折旧也约2万,那么年收入约为6万多。而混动车一旦电池出问题,可能还涉及2-3万元电池更换费。

这还是在没有被投诉和罚款情况下的收入。

另一位网友在2020年疫情导致工作中断的情况下,到上海体验了27天网约车司机工作,先后在阳光出行、曹操专车、AA出行、滴滴等平台上做过,以平均每天出车时间15小时且没有休息日的模式,27天的纯收入7718元,约每天收入300-400元。“短期可以,但长期来看身体是吃不消的。”

众多网约车司机在类似的帖子下回复,“想挣钱,首先得每天出车12个小时以上,重点是每天12个小时以上,就这一点,你就是一台机器了,就是个现代骆驼祥子的命,二头受气,受平台的气,还受很少很少—小撮垃圾客人的气!”

如上,是否真的能合理确定抽成比例和信息服务费水平、整改侵害从业人员权益的经营行为、改善司机经营环境,不完全了解司机们的一天,就很难做到整改的合理和到位。

强烈建议相关部门和各平台公司负责人,像那位北京副处长体验外卖员一样,去实际体验一天网约车工作。

深入到群众中去,体验一下群众的实际难处,决策才是更到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本周最“疑”  | APP持续爆出问题,为何总是后患不断?

03本周最“疑” | APP持续爆出问题,为何总是后患不断?

途牛旅游、大麦、天涯社区、脉脉、VIP陪练这5个APP,这周被软件市场下架了。

这是近两年移动互联网频繁出现的一幕:在工信部对违规APP持续查处中,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APP被通报因**原因违规,并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这周,工信部四月底通报的93家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中尚有39款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被复检出来,且途牛旅游、大麦、天涯社区、脉脉、VIP陪练这5个APP在不同版本中反复出现同类问题,被下架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持续查处、通报、整改甚至下架中,为何仍有不少APP“顶风作案”?或者“反复出现同类问题”?为何这些违规能顺利上架且直到被查处才重视问题,甚至被下架才重视?

按照熟悉互联网法律的律师的说法,当前下载平台对APP的下载审核存在着较大漏洞。以安卓系统为例,目前有100万个以上的软件及游戏应用,国内第三方下载平台也有数百家,出于占领更多市场份额的利益考虑,部分下载平台就不对APP进行实质性审核,甚至有些会在利益驱使下帮助其进行宣传推广乃至引导安装,一些违规APP就很容易上架。”

而且一些手机企业也会在手机出厂时安装大量APP,还有一些带有恶意代码的APP,会瞒着用户向运营商发出定制申请,然后在后台拦截运营商的二次确认短信,偷偷完成扣费流程。

闹心!

好在相关的新规也陆续出台。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

而且,这个新规覆盖了消费者手机上的绝大部分APP,包括地图导航类、网络约车类、即时通信类、网络社区类、网络支付类、网上购物类、餐饮外卖类、邮件快件寄递类、交通票务类、婚恋相亲类、求职招聘类、房屋租售类、网络借贷类、问诊挂号类、二手车交易类、旅游服务类、酒店服务类、网络游戏类、学习教育类、本地生活类、用车服务类、投资理财类、手机银行类、邮箱云盘类、远程会议类、网络直播类、在线影音类、短视频类、新闻资讯类、运动健身类、浏览器类、输入法类、安全管理类、电子图书类、拍摄美化类、应用商店类、实用工具类、演出票务类……

除去所列的基本功能和必要个人信息,这些APP不得因为用户不同意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且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补充:
就在此文编辑排版之际,大王用手机上的软件市场搜索了一下被下架的5款APP,其他确实找不到了,但“大麦”还可以搜到,并且以一个“快应用”的方式,无需下载就能“秒开”。“秒开”后,各种演出信息也如常在列,点击购票也能看到日期、票价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