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息烽法院的执行法官“侦破”了一起被执行人使用他人微信转账从而逃避执行的案件。被执行人是如何利用微信“移花接木”,执行法官又是如何“侦破案件”的?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谭某因未履行与黄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判决,被黄某向息烽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约定由谭某从2020年6月起每月还款四千元,直至该案案款两万余元全部还清为止。后谭某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黄某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执行法官多次与谭某沟通,督促其履行义务,但是谭某均置若罔闻。执行法官只得来到谭某家中,查找其下落。然而,与谭某同住的母亲开门后声称谭某不在家,法官敏锐地追问谭某下落,谭母闪烁其词、四处张望,法官当即认定谭母在撒谎,随即打开执法记录仪进入房间进行查找。谭某果然在房间“躲了起来”,法官当即将其带到了法院。

法官发现谭某现行登录的微信有大量转账记录,而谭某声称这是其朋友的微信,并非实际使用。经过调查,该微信绑定的手机号确实非谭某本人,但是从微信内容来看系谭某正在使用。法官多次询问,谭某均否定其使用该微信的实事,并声称可以联系其朋友黄某进行核实。

电话中,黄某一开始称该微信确为自己所有,经法官再三确认,并告知黄某相关法律后果,黄某这才改口说出了真相。法官随即又打电话到绑定微信的电话,发现对方为谭母。眼看真相浮出水面,谭某这才慌了,立即筹钱还清了全部借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

现在的被执行人

为了躲避债务

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

作为新时代的执行法官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一定的侦查手段、沟通技术、应变能力

才能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

但是小编还是想对被执行人说

在法律面前一切“小聪明”都是白费

切勿心存侥幸

依法履行才是正道!

来源:息烽法院 作者:王超男

审核:赵映、金晶 |编辑:沈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