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网络情人节,因为在当下的网络信息时代,5.20被情侣们赋予我愿意,我爱你的意思。在今天想必应该有不少朋友会捧上一大束红玫瑰对自己所爱之人表白,送花的卡片上可能会写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对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我们可能比较熟悉,它的大概意思是描述相爱之人感情深,不离不弃,那么你知道这句诗最初是用来描写谁的爱情故事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 了解下相关知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诗人白居易的诗作《长恨歌》,此诗是诗人与友人在马嵬坡附近的仙游寺游览时,几人谈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迹,在友人的建议下,写出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长恨歌》,因此“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最初描写的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文选段: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

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思想主题: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还有个比较感人的爱情故事。战国时期,宋国的康王很有权势,他见到大臣韩凭的妻子何贞夫年轻貌美,就起了歹心,于是宋康王设计害死了韩凭,抢占了何贞夫,何贞夫为夫殉情,死前留下遗书,请求宋康王将二人合葬,宋康王大怒,故意将二人分开埋葬,让他们遥遥相望不能在一起。

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在他们的坟前长出了两棵树,这两棵树树枝相互交错,互相靠近,合生在一起,同时有两只比翼鸟成双成对的在树上鸣叫,这就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