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12时许,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从明阳山殡仪馆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袁隆平遗体已整理完毕。据湖南日报报道,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将在24日上午10时在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5月22日下午5时28分,搭载袁隆平遗体的灵车抵达明阳山殡仪馆,灵车进去殡仪馆后,现场工作人员及家属向遗体致敬默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日上午,不少市民手捧鲜花举着雨伞,排起数百米长队悼念袁隆平。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肖鹏

自22日傍晚起,明阳山殡仪馆门口陆续有来自多地的学生、市民冒雨自发前来悼念,他们手捧白色或黄色鲜花,有序排队献花。直至23日凌晨,仍有不少市民赶来献花悼念。

23日上午9时,上游新闻记者在明阳山殡仪馆看到,进去殡仪馆周边约一公里路口已进行交通管制。不少市民将车辆停在距离殡仪馆约2公里外的马路边,自行步行进入。在殡仪馆内,手捧鲜花的市民举着雨伞,排起了数百米长队。

“今天带着一家人都过来了,是让他(孩子)感受一下,传承这种家国情怀。”长沙市民李先生介绍,他父辈忍受过大饥荒,刻骨铭心,是袁老先生的贡献让国民摆脱了饥饿。

“生前没有见过袁老,希望死后能送他一程。”李女士是位上班族,她手里捧着两束鲜花,“另一束是帮同事送的,她在常德,因为工作原因不能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内,哀乐声声,袁隆平遗像悬挂大厅中央。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肖鹏

5月23日中午,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现场哀乐声声,袁隆平遗体告别仪式明天(5月24日)上午将在此举行。上游新闻记者看到,现场已布置完毕,袁隆平遗像悬挂大厅正中央,大厅周围摆满了花圈。

延伸阅读

儿媳回忆袁隆平在医院最后时光哽咽:没有留下遗言

5月22日,湖南长沙,细雨凄迷,哀伤的情绪弥漫在城市上空。

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16时许,灵车缓缓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下车辆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数千市民自发送别袁隆平院士 哽咽高喊“袁爷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一路走好!数千市民自发送别袁隆平院士 哽咽高喊“袁爷爷”

病危之际,每天都挂念水稻问天气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房里的橘色灯光下,合上双眼的袁老遗容安详平静,3个儿子给老人家盖上红绸毯。14时许,在家人陪伴下,袁老的妻子邓则进入病房,坐在一把椅子上,静静地陪着袁老遗体,面容悲戚。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告诉记者。

袁隆平亲属追忆:前几天通话时还能正常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袁隆平亲属追忆:前几天通话时还能正常交流

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

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回忆当时的场景,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还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新闻联播》50秒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珍贵画面曝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新闻联播》50秒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 珍贵画面曝光

去世前两个月,还在杂交稻基地工作

2020年12月,袁老已满90岁高龄,尽管家人和同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但他还是按往年一样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

刚到三亚,袁老主持召开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拍摄的一段视频里,袁老说:“我们在这个会议上把任务落实下来。”大家齐声回答说“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袁老每年都会到三亚南繁基地工作三四个月,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几乎天天都会到田里,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

这次到三亚,因为腿脚不便,袁老不能经常下田,他就在住所拿起显微镜,仔细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做详细记录。有一次,他担心一个科研活动组织得不好,没来得及通知秘书,就单独叫上司机,赶了过去,急得秘书和家人直跺脚。

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每天吃饭、散步、临睡,袁老都在思考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事情。

老外有多看重袁隆平?身价评估“上千亿”!国际地位堪比巨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老外有多看重袁隆平?身价评估“上千亿”!国际地位堪比巨星!

“少年,加油!”

袁老自称“90后”,虽然指的是超过90岁,但他的确和年轻人打成了一片。

在三亚,袁老和其他科研人员住一栋楼里,生活俭朴。在工作之余,他会自己去逛超市。从超市回来,袁老经常会买些短袖衫、鞋子等物品给年轻人。

去年11月,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好消息传到长沙,袁老兴奋地说起了英文:“我觉得excited,more than excited。”

很快,这条新闻登上了热搜榜。人们说,袁隆平自带流量,是真正的“网红”。

今年4月,同袁老共事了13年的李建武,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两人历年合影的短视频,点赞量超过40万。李建武写道:“跟袁隆平院士一起的杂交水稻之路,少年,加油!”

5月22日,听到袁老去世的消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不少同事正在长沙县的科研基地播种。前一天,他们刚刚根据袁老提出的产量目标,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李建武对记者说,袁老是很多年轻人的“伯乐”,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将传承他的精神,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不断攀登高峰。(记者周勉、白田田、周楠、刘良恒、帅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