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说到古代战神,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给白起投上一票。这白起是何许人?他是战国末年秦国人,被封为武安侯。白起的封号就体现出了他的功业,那就是靠武力来安定天下。白起最厉害的安定天下之法也不完全是靠武力,而是武力之后的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起还有一个外号,叫做“人屠”。听这外号就知道他杀了很多人。白起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杀敌近百万人,这“人屠”之名,可谓是实至名归。而白起最有名的一次屠杀,就发生在找过长平,也就是历史有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韩国将一块叫上党的土地让给了赵国,可是上党一直是秦国想要霸占的地盘,自己多年征战不得,反而让赵国不劳而获,秦国自然不能接受。

于是,秦王派大将军王纥率军讨伐赵国。赵国也不甘示弱,赵王让老将廉颇率军四十五万,前来应战。

廉颇不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上阵就看出了秦军急于求成的心理。他命令赵军安营扎寨,依托有利地形,将秦军拖垮,然后再伺机出战,运用以逸待劳的战术来对抗秦军。王纥在廉颇手上吃尽了苦头,不得不像秦王求救,希望早日退兵。

可秦王并非一般诸侯王,他拥有兼并天下的气魄,既然廉颇太强,王纥不行,那么就换将再战。首先秦王用离间计离间赵王,赵王误信谗言,以为廉颇拥兵自重,不肯出战,立马换下了廉颇,派上纸上谈兵的赵括。另一方面,秦王起用白起,命他拿下长平之战。

白起和赵括都接到命令,到达了长平,接管各自的军队。白起了解到赵括年轻气盛,而且是名将赵奢的后人,因此故设空仓,引诱赵括出战,希望在运动战中寻机歼灭赵军。

而赵括也自以为名将之后,平时习惯于纸上谈兵,来到军中,见廉颇所布防守之阵,并不利于他建功立业。因此也展开调度,渴望寻找秦军决战。就在这白起打赵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情况下,赵括果真中了白起的计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平被秦军包围多日的赵军,虽然在赵括的带领下不断找机会突围。不过白起不愧是战神,他完全没有给赵括等人机会,将其团团围住,最后还射死赵括。丧失主将的赵军彻底失去了战斗能力,于是,四十五万大军集体向秦军投降,白起成为了长平之战最后的胜利者。

拿下长平之战后,白起要解决的第一问题就是手上的四十多万俘虏。这些人放下武器是俘虏,拿起武器就是敌人。他们不能收编,因为没有谁能够驾驭四十多万敌军,他们也不能释放,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俘虏如此多的赵国有生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进退维谷的时候,白起做出了他一生中最残忍的决定,他拿起了屠刀,下令将四十五万赵军全部坑杀。坑杀俘虏的过程惨不忍睹,也不用详加描述。奇怪的是白起在下达坑杀命令的同时,还下达了另外一项命令,就是在赵军中释放一百二十名童子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奇怪的命令受到许许多多人的质疑。难道是白起良心发现,还要给赵国留下希望的火种吗?其实白起之所以会释放这一百多人,完全有他另外的打算。

他要让这一百多孩子回到赵国,向赵国人讲述四十五万俘虏被坑杀的惨况,吓破赵国人的胆,让他们不敢再反抗。

白起的阴谋得逞了,不仅仅赵国人不敢再反抗了。东方六国听说了长平的惨剧后,只要听到白起的名字,都纷纷献城投降,因为他们不想做白起的战俘,更不想做被坑杀的孤魂野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白起之所以会被称之为战神,不是因为他战无不胜的作战水平,而是他说到之处的威名。其实在战国时期,能够和白起一较高下的将军大有人在,可是能够像白起一样闻名世界的却屈指可数。白起之所以战必胜、攻必克,更多的是因为他“人屠”的名声。

不过,“人屠”白起也因为自己的残忍而遭受到了报应。之后,秦王因为忌惮白起的功绩,故意冷落白起,并且赐给他一把宝剑,白起看到这是吴王赐给伍子胥,命其自杀的宝剑后,深感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凉,愤然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