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也就是1997年,电视还未全面普及的时期,有这么一部谍战剧却依旧风靡全国,这部谍战剧名叫《第二条战线》。剧中讲的是一群为了北平解放而付出青春热血乃至生命的北平地下党青年们,他们秘密地在北平内部收集情报,为我党、我军解放北平提供了大量的情报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这部电视剧里,有这么一个大反派,他是北平国民党大特务,为了阻止我党解放北平,使出了各种手段,残害我地下党,在影视剧中,他成为北平地下党的头号敌人、第一大反派。

按照影视剧的剧情来讲,剧中的故事情节应该多是杜撰的内容,但在这部谍战剧里,绝大多数的剧情,都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部谍战片一经播出之后,就广受好评,群众们在赞扬北平地下党忍辱负重,不畏牺牲精神的同时,也不忘谴责国民党特务的残忍行径,特别是对剧中的大反派是深恶痛绝。

然而,随着这部谍战片的火热播出,革命战争年代的那部历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特别是引起了一个老人的注意,这位老人看完这部谍战片之后,脸色变得铁青,似乎憋着一肚子话,他随后走入房间,在桌案上奋笔疾书地撰写着什么。

果然,没过多久,《北京日报》刊登出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叫《丹心一片照后人》,文章里的主要内容就是为《第二条战线》里面的大反派平反。

那么,这位老人为何要为谍战剧里的大反派平反呢?他又和这名敌特分子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位老人是谁呢?他又与大反派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本篇文章将详细地了解以上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人名叫罗青长,他曾是中央调查部的部长,也是早期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人物,罗青长由于长期在我党隐秘战线上工作,知晓我地下党的许多情报事件,认识许多地下工作者,当谍战片《第二条战线》播出后,他发现剧中的大反派与我党打入敌人内部的一名红色特工的经历十分相似。

这名特工叫阎又文,是我党秘密安插在北平傅作义身边的一名同志(红色特工)。作为特工原型的主人阎又文,1962年在农业部粮油生产局局长的任上病逝,阎又文的子女们一直都认为父亲是国民党将领,后来,北平长官傅作义起义,父亲迷途知返,跟着他一起投靠了共产党,这才有如今的成就。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阎又文其实不是起义,他算是归队,他其实就是共产党秘密派遣到北平的同志,对于事情的真相,解放后,阎又文从来没有跟子女们透露半点信息,以至于子女们一直认为阎又文是国民党的投诚人员,并没把父亲当作英雄看待,反而觉得父亲的身份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阎又文去世后,子女们发现组织给父亲刻的碑文却很奇怪,碑文上写着:“阎又文同志……过去曾为革命做过许多工作……”

看着碑文上的评语,子女们百思不得其解,父亲过去不是一直为国民党做事吗,怎么“过去为革命做过许多贡献”呢?当时,阎又文的儿女们年龄都不大,也没用细究碑文内容其中的缘故,只是觉得组织是这么写的,那就按这样来吧。

毕竟国家待他们阎家不薄,一个国民党的投诚将领还能得到国家的信任,这真是一家人极大的荣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儿女们逐渐长大,他们对父亲的身份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发现一直查不到父亲的身份信息,起初,他们觉得父亲曾是国民党将领,他的信息应该在统战部。

当儿女们来到统战部希望找到父亲的具体信息时,令人诧异的事情发生了,他们找遍了统战部的所有名册,却找不到阎又文这个名字,甚至与父亲有关的信息都查不到。

这时,儿女们都十分诧异,父亲不是统战的对象,难道他是共产党的人,为了寻求事情的真相,儿女们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寻找与父亲身份有关的资料,还曾询问过许多参与过地下工作的前辈们,但是,他们不管怎么查,怎么找,始终找不到父亲的具体资料。

后来,子女们就放弃了寻找父亲身份的资料,他们觉得父亲已经仙逝,以前的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没有必要再深究了。

世上的事,真是无巧不成书,苦寻多年未得到的信息,在时隔多年后,阎又文的子女在一次偶然的谈话中,意外地发现了父亲的真实身份。

1993年,刘光(曾是阎又文二女儿的上司)在和朋友聊天时,不经意地聊到了阎又文,恰巧刘光的好友王玉是当时的地下工作者,当王玉听到阎又文这个名字时,十分激动地说“已经过了40年,老阎的情况应该可以解密了吧!”

刘光听到这句话之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发懵,就向王玉询问具体情况,王玉看着刘光欲言又止,思索了一会,表示阎又文的情况暂时不能告诉刘光,但希望刘光能够找到阎又文的孩子们,他想带着孩子们去中央找罗青长部长。

刘光随即就把阎又文的女儿叫来,又通过她把阎又文所有孩子们都召集了起来。王玉看着阎又文的后代们,他感慨万分,对他们说:“过几天,你们和我一起见见老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王玉带着阎又文的子女们来到了罗青长家里,当王玉把情况详细地向罗青长汇报之后,罗青长思索了一会,对这些孩子们说:

“你们的父亲不是国民党特务,也没有做过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事,他是真正的英雄。”

听到这些话,孩子们都感到意外,父亲生前虽然很低调,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然而,由于父亲这个国民党将领的身份,让孩子们在学校遭受不少白眼,如今,罗青长部长突然告诉孩子们,父亲是英雄,不是国民党特务,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孩子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罗青长看着面面相觑的孩子们,知道他们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就把阎又文秘密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情况都告诉了孩子们,罗青长告诉孩子们,阎又文是为解放事业,是为国家做出大贡献的有功之臣。

当孩子们得知父亲的真实身份后,都感慨万千,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父亲以国民党军官的身份,竟然为党和国家做出如此大的贡献,他们之前真是错怪父亲了,父亲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同时,罗青长也表示,阎又文的真实身份,过段时间就会在党内公布。

果然,没过多久,阎又文的几个子女所在的单位,都收到了一个公函,公函的主要内容就是公布了阎又文的真实身份,阎又文早在1938年就加入共产党了,后来在傅作义的部队,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公函发出后,阎又文的身份得到了平反,子女们的参军问题、入党问题以及工作上的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阎又文的子女曾经在入党、参军以及工作提干时,由于父亲身份情况不明,一直被卡在政审这个环节上。)

自此之后,

家再也不是叛将之后,而是功臣之后。

那么,阎又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谈起阎又文,这个出生在山西的小伙子,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19岁的时候,阎又文以出色的成绩考入了山西大学读书,在学校读书期间,阎又文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直希望能够加入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阎又文跑到了延安去参军,他想加入红军部队,更想在部队入党。幸运的是,阎又文一抵达延安,就遇到了自己大学老师徐冰,徐冰是共产党的老党员,也是一个资深的地下工作者。

徐冰知道到阎又文的入党想法后,很高兴,而此时,恰好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傅作义是我党需要紧密团结的对象,因此,组织决定必须要在傅作义身边安插一些“自己人”。

徐冰考虑再三,觉得阎又文十分合适,于是,他就把阎又文的情况向组织做了详细的汇报,组织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决定把阎又文安插在傅作义身边。

当徐冰把党组织的决定告诉了阎又文之后,阎又文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并把这个任务当作入党前的考验。

于是,在北平地下党的策划下,阎又文就来到了傅作义手下做事。起初,阎又文在傅作义的司令部干文员工作,傅作义对这个新人也没有什么印象,就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求职学生而已。(在此期间,阎又文被地下党员潘纪文秘密发展为地下党员。)

但由于阎又文的文笔非常好,写出了几篇出色的抗日救国文章,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傅作义,阎又文在逐步取得傅作义的信任后,最终被提拔为身边的私人秘书,自此,阎又文就成了傅作义身边的嫡系人马。

在傅作义身边,阎又文不仅担任秘书,还被委以重任,还担任了北平国民党特务,阎又文也借助特务这个身份为我党收集更多的情报,他白天工作,晚上就整理一些情报,并通过极为隐秘的方式将这些情报通过地下党传到党中央。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蒋介石在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开始公然开始反共,并要求各地部队要剔除所有共产党人员,清理地下党人员。

面对上面的压力,傅作义只能把部队中、政府里所有的我党人员都请走了,也因此,阎又文一时间和我党断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段时间,尽管阎又文和我党失去了联系,但是他仍然还是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向我党传递北平的一些情报,并尽力劝说傅作义“抗日救国”。

此时,组织知道阎又文的重要性,为了避免阎又文暴露,为了保住阎又文,就一直不给他分配任何任务,以免阎又文陷入险境,也为了能够让阎又文更好地潜伏下来,以便到了关键时刻再启用他。

抗战胜利,日本投降后,阎又文因为在抗日中的出色表现,逐渐成为傅作义军团中核心智囊团的一员,此时的阎又文深受傅作义信任,而此时,傅作义不但有20万嫡系部队,还拥有40万蒋军的调动权,掌握了傅作义的动向,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华北地区军事动态,此时,潜伏在傅作义身边的阎又文,其作用至关重要。

党组织认为,启用阎又文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就开始启用阎又文,延安方面派出了王玉与他进行单线联系,当时,阎又文的身份处于极其保密状态,当时只有王玉、罗青长、李克农等极少数人知道阎又文的真实身份。

最终,阎又文这支隐秘战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最终劝成傅作义投诚共产党,也促成北平和平解放,避免了炮火的伤害,随后,阎又文以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跟随傅作义投诚了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被任命为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在赴任前就希望能够让阎又文能跟随自己,于是,阎又文就成了傅作义手下办公厅的一个主任。

按理说,新中国都成立了,阎又文潜伏的任务已经结束,也该恢复身份了吧?之所以组织一直没给他恢复身份,原因就是他在当时国民党投诚部队将领中的威信极高,并承担这统战工作,有国民党将领这个身份加持,也便于阎又文工作。

所以,阎又文自始至终都没有公开自己真实身份,他一直以国军投诚军人的身份来工作和生活,甚至他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没有告诉,一直到1962年去世,阎又文始终未曾透露过自己身份的半点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青长部队在北京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一方面是为阎又文平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人民能够记住这个为新中国成立而默默付出的隐秘战线英雄,如果没有他们的忍辱负重,我们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也就是因为一个又一个类似于阎又文这样的英雄,才让解放战争少流了许多血,也使得革命胜利少付出一些代价。

虽然,这份迟来的敬意,阎又文没有亲眼看到,但他始终是无怨无悔,因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革命胜利,让人民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