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4日,中共渭南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政府办一级调研员、机关党委副书记张心就渭南市12345快速响应平台“为民办实事”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发布。

渭南市12345快速响应平台始终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着力在服务热线集约化、受理渠道多样化、诉求办理高效化、工作队伍整齐化方面下功夫、求实效,较好发挥了“对外第一总机”、“诉求第一窗口”作用。

“市12345快速响应平台自去年7月10日运行以来,共受理有效诉求219163件。”张心说,其中直接答复188312件, 交办答复30841件,按时办结率90.59%,回访率98.7%,群众满意率92.87%,问题涉及民生服务、交通出行、环境保护、民政社区、医疗卫生、城乡建设、劳动人事、住房保障、商贸经济、科教文体等方面。

据张心介绍,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线号码多记不住,值守力量弱难打通,监管不到位办事多头找等问题,将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热线,整合到12345热线,打造一号对外“总客服”。截至目前,已有11条政务热线整合到12345热线;5条政务热线整合到12315热线。采取首接负责、分事行权的方式,将12345热线与110、120等紧急类热线进行对接,确保警务类警情处置高效,非警务类诉求按责转办。热线平台实行7×24小时人工服务,尽心尽力当好热线服务“店小二”,群众办事“贴心人”。

打造一网通办“总平台”。先后将“人民网书记留言、市长信箱、国务院互联网+督查、人民网市长留言”等网络渠道,统一整合到12345热线平台。开通微博、微信、手机APP,在微信公众号设立“随手拍、人民建议、我要诉求、网上办事、历史诉求办理进度实时查询”等功能模块,方便群众通过手机反映诉求,办理业务。

打造诉求办理“高速路”。在全市开展领导干部现场接听交办热线电话活动。每周邀请2名党政“一把手”,走进12345领导接线室,现场接听群众来电,现场答复群众诉求,现场会商会办疑难问题,并形成“领导交办件”快转转办。截至目前,已举办5期9场次,受理有效诉求74件,其中线上答复14件,交办60件,办结48件,群众对此反响热烈。

打造快速反应“勤务兵”。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也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为分管领导、一名办公室副主任为工单承办人和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部分镇(办)、市直部门下属单位、村(社区)也明确了兼职工作人员。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召开了工作推进会、业务培训会,并适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热线人员的宗旨意识、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有了新提升。

打造民意收集“服务站”。采取线上电话调查和线下发放调查表形式,听民声、问民需、集民智、聚民心,征集群众最期盼解决的十大民生问题,促进政府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努力打造“不用您跑路,服务在身边”的工作品牌,为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初审:王长江

终审:田华荣

来源:渭南广播电视台

END-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体验更丰富的本地资讯、更周到的本地服务,欢迎点击“阅读原文”安装渭水之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