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播 艺 术,播 种 幸 福 。

国内、外艺术名家 | 艺术品收藏 | 文学 | 音乐 | 视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之美,不同于汉唐的华丽豪奢,也不同于元清的极饰雕琢,讲求一种简约质朴的状态。

当时的美学要求是绝对单纯,就是圆、方、素色、质感的单纯,用墨画画、烧单色釉瓷器、用极简的家具。

宋代是一个文人时代。

宋代文人的喜好和修养,推动了清新雅洁、宁静恬适的审美思想逐渐成熟,平淡与自然成为宋代艺术审美追求的最高境界,并由此造就了中国文化的顶峰之态。

至今,宋的书法山水画,和由宋式家具演进而来的明式家具,仍是世界公认最高的品格和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高型家具全面取代矮型家具的时期,并开创了素雅高洁的文人家具风格,成为明式家具的滥觞。

宋代家具虽然以使用就地取材的软木为主,但也不乏以硬木制作家具的史料记载。

据有据可查的资料可见,宋代家具使用的材料有木、竹、藤、草、石等,并以木材为主,其种类繁多,多就地取材,其中有杨木、桐木、杉木、楸木、杏木、榆木、柏木、枣木、楠木、梓木等柴木,乌木、檀香木、花梨木(麝香木)等硬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开宝6年(公元973年),两浙节度使钱惟濬进贡“金棱七宝装乌木椅子、踏床子”等物。

乌木质地坚韧,在家具上对它以及其他硬木的使用说明北宋早期的家具制作工艺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北宋末、南宋初诗人陈与义词《菩萨蛮·荷花》中也有“绳床乌木几”的说法。而从上述“金棱七宝装”措辞看,当时乌木制作工艺已达到了相当水平。

在宋代,檀香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使用,例如宋杨文公《谈苑》记载:“咸平、景德中,主家造檀香倚卓一副。”这就说明在宋代的时候已经有了用檀香做的家具。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也记有:“高宗在徽宗服中,用白木御椅子。钱大主入觐,见之,曰:‘此檀香椅子耶?’张婕妤掩口笑曰:‘禁中用烟脂皂荚多,相公已有语,更敢用檀香作椅子耶?’”意思说钱大主去拜见徽宗,见到用普通木头做的椅子,以为是檀香木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宋人摹《韩熙载夜宴图》「听乐图」

床与榻

古时床与榻的功能近似,都是可卧可坐的家具,不过床、榻是两种卧具类型,形制上并不相同,功能上也有微妙差异。

宋代的床,主要是摆放在卧室供睡觉用的卧具,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而榻则是安放在书房、客厅的坐具,具有陈设的功能,更注意装饰与美观,当然也可用来躺卧、憩息。打个不是十分准确的比方,宋榻有点像现代家具中的沙发,今人的客厅少不了一套沙发,宋人的客厅则少不了一张坐榻。

从南宋人摹《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听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床与榻。图中的床为帐床,三面有围子,铺有床单,帐帘卷起,露出一面围子与一角锦被。榻是黑漆的围子榻,围子绘有装饰画,上面坐著主人韩熙载与一位红衣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佚名《戏猫图》

案·桌·几

在矮型家具时代,并没有桌,只有案。案是低矮的承具,有食案、书案、棋案、香案、画案等。到了高型家具时代,才出现了高脚的桌,饭桌、书桌、棋桌、画桌,等。桌,宋人写成「卓」,含有「卓立不群」之意,可见桌的特点是高立。

同时传统的案也逐渐向高型发展,案与桌的功能相近,但也有微妙的区别,一般来说,案越来越注重陈设功能,桌越来越注重实用功能。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案」更雅一些,而桌更「俗」一些,你可以将文人的工作说是「伏案」,却不能说成「伏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佚名《梧阴清暇图》

《韩熙载夜宴图》出现的餐桌是宋代最流行的细腿长桌。在宋佚名《戏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我们则可以找到一张黑漆花腿方桌;宋佚名《梧阴清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梧桐树下、大屏风前,放的是一张黑漆束腰书案,这是主人用来观书、写作的文化用具;旁边还有一张红漆花腿方桌,堆放著杂物。

几是宋人用来放置小型物品的承具,有茶几、花几、香几、宴几等。你看《唐五学士图》上就有一个红漆花几。传为宋徽宗赵佶所绘的《听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上,则有一个黑漆香几,造型非常雅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赵佶《听琴图》局部

椅·凳·墩

在矮型家具时代,也不会有椅,只有低矮的凳,包括长凳、方凳、圆凳、月牙凳,等等。《戏猫图》上就有一张铺了蓝色织物的长凳,上面趴著两隻猫。椅与凳的差异其实并不是高与矮,因为到了高型家具时代,凳也发展出高脚。

椅区别于凳的特徵是出现了靠背。椅,宋人一般写成「倚」,显示出椅可以倚靠的功能。除了靠背椅,宋人还给椅子装上扶手,变成扶手椅。总之,跟凳相比,椅更强调坐著的舒适感。

传为南宋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展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就画了一张靠背椅、一张扶手椅。图中的书桌,是镶嵌了大理石板的黑漆花腿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傳刘松年《十八学士图•展书》

宋代还有一种也很常见的墩形坐具,叫做「坐墩」,从形制上可以分为圆墩 、鼓墩、方墩。从造型看,比凳更为美观。《十八学士图•观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就出现了一个鼓墩。《梧阴清暇图》上也有一个鼓墩、一个方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傳刘松年《十八学士图•观画》

橱与柜

橱柜是用于收纳物品的家具,装有横拉门,北方人称柜,南方人称橱。橱柜在传世宋画中比较少见,不过我们可以从传为南宋刘松年的《唐五学士图》上找到一个书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傳刘松年《唐五學士图》

屏风

宋代屏风的使用非常普遍,宋人说,「今人称士大夫之家,必曰门牆,曰屏著,是矣。」屏风上通常都绘有精美的图画,在客厅、卧室、书房乃至庭院中设一架屏风,可以起来装饰、美观的作用,同时也有区隔空间的功能。

我们从大量宋画中都可以看到屏风,如《韩熙载夜宴图》全卷分为听乐、观舞、休憩、清吹、宴归五个段落,各个段落用屏风隔开。宋画中最著名的屏风应该是宋人摹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屏风中有屏风,构成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所以题籤曰「重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人摹《重屏會棋图》

台与架

台与架都是功能单一的架具,如花架、灯架、烛架、梳妆台。北宋王诜的《绣栊晓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正好画了一张梳妆台,梳妆台放了一个镜架。在《韩熙载夜宴图》的「听乐」部分,围子榻前面有一个鼓架,帐床后面有一个衣架;在「休憩」部分则有一个烛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诜《绣栊晓镜图》

传承是因为过去有着美好的东西,让我们魂牵梦绕,也是因为过去一旦逝去,不可复得。

大众主流比较乐于回忆强汉时代、盛唐时代,甚至大清时代。然而在欧洲、在日本、在美洲,学术界对宋代的评价要比其他朝代高很多。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一段说宋的评价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E N D-

【 国际艺术大观 】

灵动的风景油画肌理,不看你就亏大了!

请关注

版权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国际艺术大观》所推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敬请原作者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合作、投稿:i8art@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