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文文博时空 作者 刘畅

文物摄影|杜广磊明式家具以其艺术美感与文化价值完美贴合了人们寻简、尚古、寻求心灵栖息地的渴望。晚明文人文震亨(1585 年-1645 年,文徵明曾孙)在他的传世经典《长物志》中讲述了文人的生活雅趣,其中一卷记载了家具 20 余件,每件都有详细的造型、尺寸、装饰和做法,“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的家居设计美学,是当时文人的共识,也是明式家具文人气质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州博物馆的明式家具展厅,琴棋书画必备

安徽省博物院的“天成之姿——明式家具美学展”(线下展已结束,可看线上展)勾勒出明式家具的哲思与意境。每一件明式家具——无论是床榻、茶几、书桌、柜架都“自然天成”,组合起来又有“虚无空灵”的审美情趣、“美善相生”以及“理想与浪漫”相结合的精神追求,共同织就了中式美学空间中的琴韵书香与温馨细腻。

郑板桥道“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不仅是对空间布局的精炼概括,更是对生活美学的深刻体悟。此展以“意匠”为经纬,以“意象”为笔触,勾勒出家具形态与自然景致的和谐共生;再以“意境”为灵魂,探寻那些隐匿于木纹肌理、线条曲直间的无尽情思与深远寓意。

01

大雅之堂

中国历朝历代,相隔几百年,按说都有各自的家具款式流传后世,为什么独有明式家具能在各种意义上“登堂入室”、经久不衰?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曾有“十六品”,道出了明式家具之审美意趣——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稼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厅堂

中国建筑讲究中轴线对称式,厅堂同样如此。家具布局采用成组成套的对称方式:迎门正中是“黄花梨圆后背交椅”,背后就是孤品“黄花梨夹头榫大平头案”——在传世家具中,案长 3.5 米且用独幅板作面心者仅此一件。平头案、翘头案或架几案均为明代厅堂屏门前放置的固定家具,案前根据日常生活和礼仪活动的需要,或列祖宗的灵位、佛教或道教神灵塑像,或放装饰座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版画中的翘头案

这件黄花梨夹头榫大平头案长 3.5 米,宽 62.7 厘米,高 93 厘米。文震亨《长物志》中推崇紫檀与黄花梨为最具“雅静”气质的木材。紫檀颜色深沉、质坚实而密;黄花梨色泽秀润、纹理变化无穷。这种硬木材料本身的纤维结构精密且均衡,色泽在光线的映照下均匀和谐,浑然天成。有的明式家具甚至能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工匠们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选择保留木材的本真之美,不做过多的漆饰与繁复装饰。

不同于桌,案形家具的腿与面的结合不在四角,而在长边两端靠内的位置。这样设计使得“案”有了“屋檐”。北宋工匠们将大木梁架的造法运用到了高桌制作上。夹头榫法是在家具腿足上端开口,嵌夹两段横木,左右横成一木,遂成牙条。牙条之下,再加牙头,如此加大了腿足和案面的接触面,增强承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夹头榫构造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头案上左边摆放的黄花梨小座屏风

这件小座屏风两侧立柱固定在平板底座上,屏心装山水纹大理石,白地黑纹,黑筋清晰,质地坚硬,具有这类特点的大理石来自云南点苍山。用于抵夹立柱的站牙极薄,强度不大,主要起装饰作用。该屏风的特别之处在于屏风前面装有小型束腰内翻马蹄足画桌,在桌面上和屏风底板对应位置各开四个圆孔,可以插放毛笔。该笔插小座屏样式独特,是摆放在书桌或画案之上,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为一体的文房佳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梨圆后背交椅

主座的靠背板透雕精美,上有螭纹开光,中有麒麟山石,下有云头亮脚,座缘浮雕双螭纹;座屉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椅背作弧形,全身素混面。搭脑和扶手分别立与立柱、鹅脖衔接,形似官帽。背板上浮雕牡丹纹团花。主人入主座,来宾以右为尊、以东为尊,按序入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圈椅图解

明式家具中椅子的“S” 形靠背曲线,被西方设计家誉为“东方最美好最科学的明代曲线”,如椅子的搭脑(即椅子、衣架等位于家具最上端的横梁,因坐的时候后仰脑袋搭于其上而得名。)、桌案的牙条、各种腿足、线型都在相互呼应,这正是明式家具独有的“设计语言”。直线具有“气”的阳刚壮美、曲线具有“韵”的阴柔秀美,刚柔并济,彰显出十分丰富的生命力。不仅简洁的轮廓线条勾勒了道家自然之说,严格的比例关系也应扣了儒家等级尊卑。

《周礼•考工记》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知者”即具有文化知识的人,而“巧者” 指工匠,明式家具造物者的实际上是由文人和工匠共同组成的。可以说,明代的文人雅士参与家具设计直接影响了中国往后几百年的家居审美取向。

明代中后期,皇帝怠政、宦官篡权,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破灭,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归隐田园,寄情于书画创作、园林营造、家具设计上。苏州,作为当时经济繁荣与文化鼎盛的象征,成为明式家具发展的摇篮。这里聚集了一批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创新精神的文人,他们将书画艺术中的简约、雅致风格融入家具设计,强调线条的流畅、结构的合理以及材料的自然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美的崇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帽椅

在文震亨看来,厅堂中最重要的家具是坐具,主要用途是日常会客和交谈。明人重视坐具也和他们的“内观”思想有关,舒适的坐具可以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有利于个人修为的精进,坐具的选择也能体现主人家的文化修养。

02

书斋雅趣

在文人的影响下,明代室内设计普遍流行设书斋,置文房香具。明代范濂的《云间据目抄》记载,平民家中:“偶得居止,即整一小憩,以木板装铺,庭蓄盆鱼杂卉,内则细桌拂尘,号称书房。”木地板、养鱼、盆栽、书桌,怎么看都已经是现代的书房格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斋

书房的左侧是“无束腰裹腿罗锅枨加霸王枨画桌”和“四出头弯材官帽椅”,正中为“攒接品字栏杆加卡子花架格”,右侧为“双层面琴桌”,搭配“无束腰直足直枨长方凳”。由此可见,书斋不再只有一个中心,包括琴桌、书架、茶几等中心点自然地将这里进行分区,学习的时候就在书案、画案位置;想娱乐放松,就换到琴案、棋案位置;待客的时候,在茶几位置;甚至还有书房配有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桌黑漆面心断纹斑驳,光泽内敛。罗锅枨(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紧贴桌面,从侧面看,圆形的腿足被圆弧形外轮廓的边抹、垛边、裹腿枨一层层的包裹,无束腰结构使得下部空间显得格外宽敞,视觉上增强了整体的厚重感与层次美。

四出头扶手椅也可以称之为“禅椅”,相传是早期僧人在宽敞大堂中打坐时所使用。文人雅士追求“简远”“天然”的生活环境,椅子也呈现出一种写意山水画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有向外延伸之势,与前面提到的直角收口的座椅相比,整体造型更为委婉、活泼,气韵生动;其次,其靠背板略作纹样,三攒式装饰富于变化,层次丰富;两侧扶手,尾端亦出头,整体造型婉转自如,宛若出水游龙,又似羊肠小道,线条流畅,浑然天成。下方鹅脖、联帮棍亦弯曲,与扶手相呼应。

面下券口牙子做法多样,四腿往往带有侧脚收分,凝结了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用,线条的威严与张力在腿足表现得淋漓尽致。腿间或设有“步步高”赶枨(椅子足端的横、顺枨,为了互避榫眼,采用躲让的办法),在那个科举之风盛行的时代,此名称或为匠人迎合学子步步高升的愿望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琴桌桌面采用透榫与格角技艺,装配黄花梨芯板,结构稳固且美观。边抹与四腿通过“粽角榫”(在江南民间木工中也称作“三角齐尖”, 因外形仿佛象粽子角而得名)进行闷榫衔接,实现精密连接,而边抹与腿足的交界处,则以两卷相抵的角牙加固,展现出细腻的工艺。腿部设计朴素无华,足端呈现内翻马蹄形态,增添了一份雅致。此琴桌造型洗练流畅,选材上乘,尽显高雅气息。其最为吸引人之处,在于表面遍布着黄花梨独有的“圆晕如钱”纹理,俗称“狸面儿”与“鬼脸儿”,数量多达上百个,令人赞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梨一腿三牙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梨玫瑰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玫瑰椅

北方称“玫瑰椅”,南方称“文椅”。据说因文人喜好而得名。该椅四腿穿过座面,直接与搭脑和扶手连接。低矮的靠背不挡视线但不好靠坐。明式家具的坐具若以现代椅具的基本要求“舒适与放松”来看,都不太达标,因为其座面高度比现代坐椅高出很多,座面大,坐时要刻意将下半身挪向后方,再努力挺直背脊,方能贴近;其扶手是从椅背最高点顺势向前弯曲而下形成的斜度,就座时双肘可能要尽量向前提举,方能搭上扶手,如此上半身的姿势无法持久,椅上之人必定正襟危坐,双脚呈八字外扩方可保持平衡。

明式椅用来彰显使用者之尊贵身份与地位的意义远高于实用功能。这种随时在提醒使用者腰背挺直、坐之以礼的设计颇有些文人的执拗气质。

文震亨喜欢的书斋是什么样子?他在《长物志》中谈到,书斋不可以太宽敞,应采光好,明亮干净,这样可以让里面看书的人静下心神放下浮躁,更有利于用功读书。书斋里要内置一个小室,放置卧榻,读书累了能够在其中休息。书斋外的空地要种一些花草树木,庭院内可以有一些矮墙,要粉刷成白色的,种植一些薜荔草,让藤曼自然装饰墙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书斋布局图示

03

静谧私寝

正是因为简约实用,线条交织,纹理纯粹,明式家具才有所谓“空灵禅意”。而在所有生活空间中,卧室最能轻易实现“超凡入圣、淡泊悠远”的禅修境界。“繁简不同,寒暑各异”(文震亨《长物志》)是卧室布局的遵循。

在比较私人的卧室,讲究精洁和古朴。文震亨最喜欢宋元的断纹小漆床,就是因为断纹的产生是岁月的痕迹,蕴含着使用者和收藏者的情感,符合古朴的审美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卧室

卧房陈设须先确定床的位置和规格。“黄花梨六柱架子床”侧有“雕花衣架”供更衣。左后方为“六足高面盆架”、“黄花梨宝座式镜台”、“有束腰三弯腿罗锅枨加矮老方凳”供梳洗。床边“变体圆角柜”之类置窑瓶铜尊用来插花。“雕花联二橱”用贮香药、玩器。

图中央的黄花梨六柱式架子床长 205 厘米,宽 132 厘米,高 237 厘米,是已知的“年代最早的,体格最大的明代黄花梨家具”

这款架子床采用有束腰三弯腿内翻马蹄设计,整个床完全是仿造房屋的框架造型而成,顶架、立柱、床围等都与建筑的形式一样。牙条上雕刻着细腻的卷草纹与双螭纹。挂檐正面镶嵌着透雕绦环板,图案分别为“双龙戏珠”与“双凤朝阳”,巧妙彰显了使用者高贵的身份与显赫的地位。床围透雕麒麟仿照的是建筑门窗。这种空间的分割使床有了内外之分。此外,床体还配以精致的螭纹角牙和卡子花等装饰部件,每一处细节均体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梨变体圆角柜图解

明清时代的柜有圆角和方角之分。圆角柜使用的是立轴门,即柜门一边上下出轴头,插入柜帽和下枨孔中,以作轴心。方角柜使用的是合页门,即以铜质铰链将门固定在立柱上。

该柜属圆角柜的变体,四足垂直地面,正面柜顶横木略具柜帽之形。柜内有抽屉两具。柜子框架及柜门边框表面均做成指甲面并剔除边线。柜下设柜膛,底枨下安牙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面盆架示意图

黄花梨凤纹衣架搭脑两端圆雕翻卷的花叶,下有雕花褂牙。搭脑下加横枨设三块中牌子,均透雕凤纹。衣架的底座用两方木作墩子,上植立柱,每柱用站牙抵夹,立柱与各横枨之内角均设角牙。在墩子间安装由纵横材组成的棂格,以增强其牢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二橱构造示意图(主图窗下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力木床身紫檀木围子罗汉床

罗汉床的尺寸较小,只容一人,多用于日间起居或小憩,陈设于室内、室外皆可。罗汉床的下部结构与榻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多了围子。明代的罗汉床一般采用三屏风式的围子。该床有束腰,鼓腿彭牙内翻马蹄式。围子以攒接工艺制作,形成的曲尺图案产生了凝重空疏的视觉效果。

在两晋之前,古人一直保持着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佛教东渐直接使中国产生了高型坐具,中国最早的床、椅、桌等形象都是在佛教壁画中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晋书》中说:“坐绳床,烧安息香。”“罗汉床”“弥勒榻”“禅椅”“天禅几”等家具名称就带有浓重的宗教意味。据《清仪阁杂咏》记载,明代书画家周天球在其坐具的倚板上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明代的尹真人高弟所撰的《性命圭旨》中将其纳入坐禅图中,并说“静坐少私寡欲,冥心养气存神”。禅宗思想所追求的超越时空、通达澄明的境界,在此借助一个坐具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梨宝座式镜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镜台上部如同椅子的扶手与靠背。搭脑做成弓形,两端圆雕龙首,其下装板透雕凤纹。左右扶手部分装板透雕果树纹饰,顶端勾起龙首,其内侧安螭形牙角。镜台下部设抽屉四具,前脸雕折枝花卉,两侧及背面均装板,分别刻兽纹及斜卍字纹。镜台下部底座四边膨出,边沿作壶门曲线,上浮雕卷草纹。矮腿三弯式,云头外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箱构造示意图

明式家具姿在天成,但组合布局就要考虑“意境”二字了。高堂之上,凝重沉穆才适宜;山斋是休闲之处,柔婉妍秀才适宜;小室乃清修之地,典雅清新才适宜;亭榭则要淳朴空灵才适宜等等。

04

清雅陈设

除了在书斋中布置家具之外,文人案头的文玩清供也很多样,小件的有笔架、镇纸、压尺、印盒、磨墨和碾朱砂用的砚台、摆件、香筒;大件的有香炉、香几、盆栽等。明人王世性在《广志绎》中记载:“又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这些器具总体多素面,纹饰仿古。

香薰是常见摆设,选用合适的香料可以有助于睡眠,根据不同的幽趣,香料的气味也可以附着到衣服上,体现主人家的精神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陈洪绶《斜倚薰笼图》(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花梨四足八方香几

香几因承置香炉而得名,不论室内室外,一般居中陈置,四无依傍,面面宜人观赏。该几用黄花梨木,造型新奇,气韵不俗。几面为八角形,为攒边打槽装板制成。几面下安装波折形牙子,摹仿锦袱下垂之状。腿足为三弯式,弧度平缓柔美却不失挺拔,四足外翻落于托泥四角,底下另有四小足支承,设计、做工极为考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几构造示意图

优质的象牙、玉石、铜或瓷配合硬木家具都在追求一个“雅”字,其美学意象与诗、书、画其实是一致的。

观展攻略

线上观展:

一、点击安徽博物院官方网站:https://www.ahm.cn

一级栏目“展览”→“数字展览”栏目

二、点击安徽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服务”栏目→在线看展→数字展览

王世襄的画案,陈梦家太太的梳妆台丨观展

图片 |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