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通过这篇文章来对比冷战初期美苏两种步枪的性能差别,M14和西蒙诺夫SK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带来了冷战的开始。有人会认为,在战争中,尤其是欧洲国家之间遭受令人难以置信的人员伤亡之后,世界各国的军队应该收敛一下。事实证明,二战后的那段时间,是历史上武器研发(尤其是轻武器)最活跃的时期之一。本文是“兵工厂生活(ArmoryLife)”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作者Tom Laemlein,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时期,苏军使用的主要步枪。

尽管苏联军队在整个战争中都长期缺乏步枪,但他们还是成功击败了德军。苏军使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开始装备的莫辛-纳甘M91/30步枪,以及这种步枪改进而来的卡宾枪(M1938和M1944),这些步枪和卡宾枪帮助苏联军迷渡过了最黑暗的日子。同时,他们还使用了成千上万缴获的轴心国步枪(最著名的就是德国毛瑟98k步枪),这些缴获武器主要装备游击队和二线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SKS)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最后几天开始装备苏军部队的。

上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研制了多款半自动步枪(包括可以单/连发射击的AVS-36和AVT-40),其中SVT-40装备了苏军。这种步枪发射7.62×54mmR弹药,采用10发弹匣供弹,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武器,但事实证明对于普通的苏军士兵而言,它的结构过于复杂,缺乏保养就会造成可靠性降低。在生产了约150万支SVT-40步枪之后,伊热夫斯克又恢复了莫辛纳甘M91/30步枪的生产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3月,美军在西线从德军手中缴获了一支苏联SVT-40步枪,并送交美国军械部门进行测试。

1945年5月,当苏军冲进柏林时,绝大多数部队都装备的是冲锋枪,主要是PPSh-41和PPS-43。有时,整支部队都配备了冲锋枪,可以在近距离作战时短时间倾泻大量的火力。经过东线残酷的血战之后,苏军认为这样的猛烈火力才能在近战中获得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时期,端着PPSh-41冲锋枪的苏军士兵。

二战时期,苏联冲锋枪的产量很大,PPSh-41超过500万支,PPS-43约200万支。苏军具有如此强悍的近程火力,却具有足够的成本效益,只是因为冲锋枪成本较低,生产时间短。但是,苏联高层领导人知道他们需要更强的火力——更强的杀伤力,更远的射程,更强的火力持续性。1944年,苏联命令开始研制半自动卡宾枪,发射新的中间威力弹药,这种新型武器就是SKS。因战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着MP44这个冲锋枪名义,发展成熟的StG44突击步枪。

从1943年末到1944年初,纳粹德军装备的MP33和MP44突击步枪给苏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武器,在全自动射击时具有可控性,生产成本较低。这种突击步枪使用全新的中间威力弹药(7.92×33mm),在发射手枪弹药的冲锋枪和发射全威力弹药的步枪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辛-纳甘M44卡宾枪发射全威力的7.62×54mmR弹药,侧面折叠式刺刀。

苏联军备委员会意识到德军使用的这种新型弹药的价值,并着手根据这种弹药设计自己的新型弹药。并计划将这种弹药用于各种步兵武器,包括半自动卡宾枪,具有单/连发射击模式的步枪和轻机枪。苏联新研制的中间威力弹药就是M43型7.62×39mm弹药,虽然您可能第一个想到的是AK-47步枪,但实际上,第一个使用这种新型弹药的是谢尔盖·西蒙诺夫设计的半自动卡宾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越士兵正在检查一辆被击毁的M113装甲车,右边一名士兵端着SKS卡宾枪(或者是中国56式半自动步枪)。

西蒙诺夫的这种自动装填卡宾枪被命名为SKS-45,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几周里,一些小规模生产型进行了实战测试。经过改进之后,1949年苏联军队正式装备SKS卡宾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KS采用木制枪托,与二战前苏军装备的半自动步枪一脉相承。

SK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步枪,坚固耐用,操作简便,能够满足全民动员的作战需要。保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半自动步枪的传统木制枪托,但全长更短,更方便操作。M43中间威力弹药与足够长的枪管相结合,使其有效射程超过20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战场上,美军缴获的中国制造的56式冲锋枪(AK-47)和56式步枪(SKS)。

SKS并不具备全自动射击模式,都配备向下折叠的刺刀(剑形或三棱形)。十发固定弹仓可以用十发桥夹装填,也可以装填零散弹药。空枪重3.85千克,这是那个时代的步兵最喜欢的武器。但是,当苏军等到他们真正的挚爱——AK-47时,SKS立刻退出一线部队,仅仅用于训练。装备时间短,遭遇不公?苏联人正在准备改变规则的,比SKS更好的步枪,将重新定义轻武器世界。当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Mikhail Kalashnikov)完成AK-47步枪时,从1949年到1955年,SKS一直是苏联军队的主要步枪。之后,SKS被AK-47取代,成为苏军二线部队和民兵的武器,一直被保留到上世纪80年代。1945年末至1958年,图拉和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共生产了超过250万支SK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斯拉夫版SKS,型号为M59/66,枪口增加枪榴弹发射器。

身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中国,以及华沙条约组织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生产了数以百万计的SKS。东德、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都仿制了自己的SKS,因此SKS的总生产量超过了1500万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缴获的中国56式半自动步枪。

SKS在中国找到了真正的家,1956年,中国开始批量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这种武器非常适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要求。中国士兵更喜欢SKS,甚至超过了AK-47,因为这种步枪拥有更大的有效射程和更高的射击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越南战场上,最常见的SKS就是中国56式半自动步枪(最大的生产序列号9,000,000),该枪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三棱形折叠刺刀。

由于中国版的AK-47和SKS都被称为“56式”,所以在世界其他地方会造成一些混淆。56式半自动步枪一直在中国军队服役,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逐步退役,至今仍是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3式自动步枪,1968年在越南战场被美军首次缴获,于是被称为“68式”步枪,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中国独特的SKS变型枪就是63式自动步枪,具有连发射击模式。63式自动步枪采用特殊的20发弹匣,与AK-47的弧形弹匣类似,但不能通用。理论射速为700发/分钟,不过因为种种原因,63式自动步枪并没有取得成功,却显示了中国武器研究部门对SKS设计的研究和探索。

如何识别SKS

就美国军方而言,从来没有过分关注SKS。这并不意味着北约盟友不关心SKS的动态。笔者搜索冷战初期的档案,却发现很少讨论或描述这种苏联军队装备的新型步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着SKS的东德士兵守卫着柏林边境。

例如,1954年6月美国陆军出版的,由远东司令部陆军情报部门编纂的《远东共产党军队装备的武器》中,并没有专门对应SKS的部分,只是在托卡列夫SVT-40步枪的内容中,提到了SKS的内容:M1940托卡列夫步枪,7.62mm半自动步枪,“可能还生产了这种步枪的半自动卡宾枪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11月12日,英军士兵正在检查缴获的SKS。

这样尖端的描述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北约情报部门对这种新型步枪极度缺乏了解。SKS并未出现在越南战场上,因此北约根本没有渠道获得这种武器的样品。1956年10、11月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联军从埃及军队手中缴获了SKS。几乎同时的“布拉格之春”,装备SKS的苏军部队出现在镜头前,这也是AK-47首次参加实战。这些时间为美国军队在越战初期,接触到SKS之前就获得了重要的一手情报。即便如此,与AK-47相比,SKS还是容易被人们忽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使用SKS的阿富汗游击队,他们使用这种武器对付入侵的苏军。

部署在越南的美军开始在战斗中遭遇装备了SKS是北越军队,他们发现这是一种很有战斗力的武器,SKS因而迅速成为颇受欢迎的战利品。1966年6月,美国陆军《工作人员电影报道(Staff Film Report)》记录了第25步兵师格伦·沃克准将,在越南波来古附近的绿洲登陆区进行军事行动。影片展示了沃克将军视察缴获的越南军队的武器,包括SKS和AK-47。最终,SKS引起了美国军方的一些关注,当然主要来自于正在面对它的驻越美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影《绿色贝雷帽》中,西部片明星约翰·韦恩(左二)担任导演和主演。

SKS甚至出现在1968年的好莱坞电影《绿色贝雷帽》中,在展示缴获的游击队武器环节出现了SKS。但是,即便有了电影的明星效应,就算是很多枪械爱好者对这种苏联武器的了解都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6式半自动步枪与56式冲锋枪的组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中国陆军的主要步兵武器。

1971年出版的《东南亚战斗武器指南》中,SKS被描述为:苏联7.62mm半自动卡宾枪,中国7.62mm56式卡宾枪。SKS是苏军中一种落后武器,已经在整个共产主义阵营和一些中立国家广泛使用。识别特征:固定在枪管上的折叠刺刀,突出的固定弹仓,高准星座,枪管上方的导气装置。中国56式半自动步枪与苏联SKS的主要区别在铭文上,较晚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配备了三棱形刺刀,而非剑形刺刀。

与M14的对比仔细对比之下,SKS与M14有很多共同点:它们都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冷战环境中,都曾经是二战战胜国的标准武器;两种步枪都以成功设计作为基础,并采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两者都采用了正在研制当中的新型弹药;两种步枪作为标准步枪的服役时间都较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战场上,使用M14步枪的美军,遭遇到的南越游击队和北越正规军都使用了SKS。

一些评论家表示,SKS服役时就已经落后,但这并非事实,关于M14也有类似的荒谬说法。这些过于苛刻的评论没有考虑过两种步枪在设计时,预想的作战环境,它们都非常适合假想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7年3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陆战师的士兵正在越南参加灯塔山行动,他使用的是一支M14步枪。

事实证明,M14和SKS在越南战场的游击战环境中针锋相对。两种武器都表现出色,它们使用的7.62mm弹药威力足够强,可以穿透丛林的遮蔽物,而且射击精度高,可以在远距离准确命中目标。但是,新一代步枪的性能更加出色,SKS和M14很快就分别让位给AK-47和M16,它们所采用的钢木经典结构,也被金属和聚合物所取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2月24日,驻守溪山的美军士兵正在使用M14步枪进行射击。

即便如此,SKS仍然作为主力步枪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了长达30多年。在欧洲,M14的服役时间比东南亚更长,配备M14和SKS的士兵在柏林墙相对凝视,成为冷战中的经典瞬间。他们都为一触即发的战争做好了准备,幸运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普林费尔德M1A成为民众体验M14步枪的好机会,而美国市场上大量价廉物美的各种版本SKS,更是成为枪迷的最爱。

今天,美国枪迷可以在靶场将M14的民用型M1A与SKS并排,同时进行射击体验。感受这两种步枪的区别,同时感激我们能够生活在冷战之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