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导刊》2020年第1期

作者:周术槐

单位: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

原标题:深入推进李端棻文化研究与传播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是一面镜子。李端棻作为贵州的历史文化名人,在戊戌变法时期,为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这一背景下,强调要深入推进李端棻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不仅涉及到戊戌变法史的研究问题,同时也涉及到贵州近代政治史、文化教育史和经济史的研究问题。对推动当代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努力搞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同时,在研究李端棻教育思想中,所依托的史料主要是《请推广学校折》和《普通学说》。史料上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者们的研究广度与深度。

三是评价方式与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研究者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在对李端棻的评价上过于激进。有的研究者仅凭个人主观感受,在李端棻的评价上过于片面。有的研究者不做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不去查阅原始史料,仅凭二手材料,导致研究成果中存在以讹传讹的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直接制约了李端棻文化的影响与传播。

鉴于此,根据习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学习与研究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李端棻研究的实际,我们应以李端棻研究院为研究平台,统筹省内外史学工作者资源,深入推进李端棻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具体举措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加强对李端棻生平事迹与主要活动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李端棻的身世、李端棻的求学历程、李端棻的应试历程、李端棻的政务活动、李端棻的教育活动、李端棻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等。

其次,要加强对李端棻主要思想的研究。李端棻的思想研究包括有:李端棻的教育思想、李端棻的西学思想、李端棻的政治思想、李端棻的爱国主义思想、李端棻的实业思想等。

第三,要加强对李端棻档案史料的整理出版工作。就已有公开的李端棻的档案史料来看,相对集中的,是许先德、龙尚学主编的《金筑丛书•贵阳五家诗钞》之《苾园诗存》90篇。其他涉及到李端棻的奏稿史料主要存于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其中,馆藏李端棻的奏折有32篇,与李端棻直接相关的奏折有32篇。

此外,李端棻所著《普通学说》铅印稿现存于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藏书室。面对此情,如何将李端棻的奏稿与文稿整理出版,方便研究者借鉴利用,这是李端棻研究中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与否,事关李端棻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事关李端棻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要加强与北京大学校史馆的联络工作。李端棻作为北京大学创办的倡议者,其优秀事迹在北京大学校史馆应占有一席之地。为此,要加强与北京大学校史馆的联络工作。借助北京大学校史馆的力量,共同推进对李端棻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要主动融入北京大学贵州校友会,发挥北京大学贵州校友会对李端棻文化的宣传与促进作用。

第五,要加强与贵阳一中、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的联络工作。李端棻作为贵阳一中的创办者,与贵阳一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对此,李端棻研究院作为李端棻研究的重要平台,应努力发挥其研究优势,资源优势,深入贵阳一中,深入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努力传播李端棻文化,扩大李端棻文化在贵阳一中、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的影响。通过传播李端棻文化,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归宿感,荣誉感,获得感,让更多的学生成才成人。

第六,要加强与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的联络工作。李端棻墓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南明区教育局拟在本区中小学开设《李端棻人文读本》的教学课程。相关负责人表示,编撰《李端棻人文读本》的目的旨在宣扬李端棻先生的历史功绩,继承李端棻的教育教学思想,将端棻遗志浇筑进南明教育力量,增强南明区中小学生对李端棻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引导帮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李端棻教学思想在南明教育界得到传承和弘扬。

加强与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的联络,可以充分发挥南明区教育界同仁在李端棻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将李端棻的研究文章写在南明区的大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主动融入贵阳学院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在贵阳学院校园加大李端棻文化的宣传与解读。让学生知晓李端棻,熟悉李端棻。将李端棻的爱国心,家国情,转化为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学科建设方面,积极参与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方向的建设。通过申报各级各类李端棻研究的课题,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近代历史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设奠定成果基础,从而带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第八,要拓宽对李端棻研究的视野。李端棻作为清末从贵州走出去的历史文化名人,其行为、活动与中国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他与清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及贵州省内外要求改革创新的先进知识分子、实业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研究李端棻的过程中,绝不可以孤零零地进行纯粹的李端棻研究。如果是这样的话,李端棻的研究远远不能开创应有的新局面。

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拓宽李端棻研究的视野,秉持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立足于清末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状况,结合清代中央高层与地方的政治官员及贵州省内外的教育家、实业家的思想主张、具体活动等,全方位、多角度对李端棻的思想主张、政治活动、教育文化活动及其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开创李端棻研究的新局面,进一步丰富了贵州历史文化的学习与研究。让李端棻文化服务于贵阳,乃至贵州全省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END

编辑:冉冬怡

审核:王晓飞

本刊唯一投稿邮箱

whcydk@vip.163.com

欢迎来稿

《文化产业导刊》

政策传导、发展指导、投资引领

在这里,看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