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大家六一儿童节好,5月A股收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5月涨幅均创下了2015年以来历年同期最好表现。

一、概览

沪指5月涨4.89%;深证成指涨3.86%,创业板指暴涨7.04%,连续两月强势反弹;科创50涨9.11%;沪深300指数涨4.06%。

各个权益组合本月均有上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没有对组合进行大幅调仓,虽然本月涨幅比较大,但几乎都是近一周的贡献,我认为本轮行情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2周,所以对于后市继续持比较谨慎的看法。继续等待调整,大盘不调整,就不增加整体权益的仓位。

二、业绩归因

投基方法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动量策略(追涨杀跌),投基方法论是5月涨得最好的组合,而且跑赢了沪深300,除了波动率比较大,其实这个策略问题不大,后续我会对组合做一些微调,并在大跌之后增加组合的份额,现在的份额太少了。本组合将继续寻找一些有攻击性的全市场基金,保持一定换手率。不建议过多配置。

长跑老司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仍然没有调仓,我知道大家可能近两个月比较失望,因为净值涨得太慢了。这两个月组合比较低迷的原因是,增加了组合整体的债券仓位,导致组合波动率在一个相对低位水平。后续会对成分基金进行较大的调整,但仍然是之前的几位基金经理的产品(可能包括此前已经剔除的),比如可能会把周蔚文的中欧新蓝筹换成持股更集中、夏普比率更高的中欧新趋势;国富基本面优选同理,经过调研和复盘,赵晓东的国富中小盘是更好的选择。我对6月行情的不确定性是增加的,换句话说我认为6月份大概率表现不如前两个月,如果6月没有大跌,我不会冒险提高波动率。

另外,由于傅友兴控制回撤不及预期,我将用易方达安心回馈替换广发稳健增长的仓位。相关研究详情见《》。张清华也是此前组合候选的老司机之一,但该产品可能林森的烙印更强一些。

总体来讲,本组合总体思路不变,目前还是防守为主,进攻性不强。

目标:涨的时候跟得上沪深300,跌的时候回撤低于沪深300。

精选中生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无调仓。

中生代这两个月进攻性不错,总体上是较低波动、回撤适中、高收益的特征,我建议风险偏好高的人可以关注。后续可能会再增加进攻性更强的成份基金,并增加整体份额(现在的份额太少了),大家可以考虑在我增加份额的时候同步跟进。

目前我看了两个非常喜欢的标的,一个是周应波的中欧明睿新常态(C类限额10万,A类限额1000块),还有一个是陈宇的兴全精选(单日限购10万)。成份基金增加,不一定会降低波动率,但会让组合的单日购买上限一并增加。

目标:涨的时候跑赢沪深300,跌的时候不比沪深300跌得多。

刺基小钢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我做了一些调仓,卖出了广发高端制造和诺安成长混合,买入了招商安泰平衡、华安文体健康、中泰开阳价值优选。

很多朋友说,民工,不对啊,为什么小钢炮要买这个?一点都不刺激。

我觉得这个组合并不是追求波动率最大的,而是寻找市场上比较有潜力的新人的,很多人说基金管理经验不到3年的不能买,不到5年的不能重仓,因为没有经历过牛熊。确实很多基金经理一段时间表现好可能是运气,但是每一个老人都是从新人过来的,如果能提前挖掘到一些不错的新人,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但如上述所说,新人管理的产品,胜率可能很不稳定,所以对于本组合,我一直仅建议关注观察,不建议跟。

稳得亿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谈一谈稳得亿币组合的构建思路。

2020年1月,我想把之前做过访谈的基金经理的产品放在一起,看看各家公募基金力推的明星是否长期有超额收益。一家公司可能有很多个基金经理,但栏目访谈的基本上都是部门领导以上的基金经理(其中不乏投资总监和分管投研的副总),理论上来说,既是领导,又能够出来讲,那肯定是公司比较捧的优秀基金经理。
我很好奇,他们的产品如果做一个组合,真的能有超额收益吗?不过,由于基金经理众多,我不可能把他们全部产品都做一个大杂烩组合,于是我分了两组,一组是主动权益,一组是债券,其他类型的基金经理就忽略了(比如指数、QDII等)。
“稳得亿币”组合最初就是把很多个债券投资总监的基金集合在一起,然后构建的组合,再根据短期业绩不断剔除低收益产品,留下高收益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动量策略),最终把组合产品减少到了10个左右。
由于早年纯债基金才是主流,那时候没有太多“固收+”,很多类似“固收+”的产品都被归为偏债混合打新基金一类,所以早期组合的配置几乎全部是纯债基金。我到去年下半年,认识到信用风险以后,才慢慢开始把组合的纯债基金转成固收+,这也解释了为何组合近一年收益和评分其实并不高,但近半年的数据则非常优秀,但由于组合展示的是年化收益率,所以看上去收益不是特别好,因为组合拿着纯债基金抗过了去年4月底开始的债券大熊市。回过头来看,在纯债领域,我一直觉得最强的两个人是招商的马龙和鹏华的刘涛,这两位几乎是纯债行业的标杆,我早年也持有很多。
但是现在可能固收+的性价比更高,且在这个领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所以我后来完全抛弃了纯债,转向固收+的怀抱。

5月初的时候,组合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状态,结果广发聚安的基金经理谭昌杰突然卸任,所以不得已我赶紧通知大家不要再增加仓位,等满一个月我调出去后再增加仓位。下周左右的时候,我就会调出广发聚安,调入长城新优选。届时可以继续跟投。

我对组合的定义是零钱管理,平时不用的钱放进去,一个月后就可以随时取,所以组合选的都是C,年化收益率能在5~8%之间就不错,收益曲线整体还是非常平滑的。

目前继续保持对纯债基金的警惕,尽量不配置信用债仓位高的纯债基金。

三、后市展望

上个月我看空后市,虽然没有实现,现在我仍然不是很看好,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回落,以及很多股票的价格仍然高位,后续的行情很难说。当我不确定的时候,就尽量保持谨慎,少赚钱没关系,亏钱了体验就很不好。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滑头,只要一直看空,总会跌。

今年年后最痛苦的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加仓点,可能看到了趋势,但市场不能如你所愿,所以除了固收+组合,其他组合几乎都没有增加风险仓位,当然,大盘也没回到2月的顶点。如果不大跌,我真的懒得买,可惜市场不能一步到位。

保持耐心,保持定力。祝大家投资顺利。

(股票、期货、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