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曹菲 赵紫萱 摄影 刘陈平

经过几年实践之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从最初的传播手段的融合,到组织结构融合,再到技术的融合,媒体融合程度逐渐深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论坛现场

6月3日,主题为“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2021年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在“新发展理念下报业的新业态与技术应用创新”分论坛上,来自人民网、健康时报、中国经营报、解放日报、湖南日报等媒体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自融媒探索的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报业精英将“智”作为融媒破局关键,即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以及媒体人对技术的智慧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论坛现场

在互动交流环节,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润、金陵晚报社副总编辑葛文、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观察融媒中心常务副总编辑倪均、快手科技执行总编辑王兴义,又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技术应用创新在融媒发展中的作用。

刘鹏:人民网以技术创新 开拓媒体融合发展新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网科技公司总经理刘鹏

人民网科技公司总经理刘鹏的分享,围绕技术创新展开。他认为,开拓媒体融合发展的新途径,要以技术为基、通过开放共享、迈向携手共赢。

近年来,人民网不断加大新技术领域的资源投入和产业布局,构建起融合发展的三层技术体系。依托”传播内容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形成的各类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层;在此之上构建支撑人民网日常业务发展的平台层,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引擎、风控大脑、视频能力平台和智慧聚发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能力,直接助推人民网核心业务的发展,在业务体系的建设上,人民网瞄准智能化方向,坚持内容一个主业,建设内容原创、内容运营、内容风控和内容聚发“四”个层次的内容业务体系以及各类垂直应用。

刘鹏表示,人民网基于自身构建的技术体系,未来将向行业开放一系列技术能力并免费共享,这些开放能力主要包含了技术支撑能力、智能生产能力、内容服务能力和渠道传播能力,将贯穿媒体日常工作、内容生产的全链条。

孟宪励:服务+内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打造权威的健康融合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

打造属于自己的客户端,是大多数传统报业机构转型的必经之路。主题论坛上,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总编辑孟宪励分享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的创新突破。

比起普通的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更像是一个“医生+病友+医药+媒体”的生态系统——可以为病友提供权威、科学的医疗决策,同时成为医生进行疾病教育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大量的医药企业进入平台,把平台转化为承担医生学术培训、患者疾病教育的工具。以客户端为载体的“四位一体”生态系统由此诞生。

在平台发展方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从服务端、内容端、技术端三个方面,推动平台高质量发展。服务端发挥着疾病问诊、疾病管理的核心功能;内容端上,打造了健康垂类内容聚合平台人民日报健康号,汇聚顶级医生资源,推动健康专业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平台化;技术端层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希望把客户端建设成最新医疗互联技术的蓄水池、发酵地、试验场、先行区。

李佩钰:用智慧创造价值 中经报基于智库的盈利模式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

1986年进入中国经营报社工作,1994年升任总编辑至今,35年来,李佩钰见证了中国经营报发行36万份的辉煌,也经历了新媒体冲击下的“被迫”转型。浮沉之间,中国经营报不忘作为专业财经媒体的内容坚守,也在利用自身优势探索新的盈利之道。主题论坛上,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分享了该报在新业态下的盈利模式创新。

李佩钰说,虽然公众对报纸的需求量减少了,但是对经济新闻以及经营管理的需求还在。正是看到这一点,中国经营报社利用36年来积累的读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大商学院的专业队伍,以及作为专业财经媒体的影响力,于2017年成立智库

之后,多样化的智库类产品“横空出世”:趋势研报、商业案例、商业白皮书,成为标杆型行业背书范本,也可售卖增收;大师论坛、产业论坛、管理沙龙、游学讲堂、私董会、特训营,则促进了行业内不同圈层大咖的交流。基于智库,中国经营报社探索出新业态下报社盈利的新通道。

邹继红:以“智”取胜 媒体深度融合的湖南日报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总经理邹继红

同样以“智”为关键词,湖南日报社党组副书记、总编辑、总经理邹继红,分享了他们在媒体深度融合中的探索。这里的“智”是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也是媒体人应用人工智能的智慧。

“智慧”首先体现从客户端到“云”端的升级。2015年,“新湖南”客户端上线;2017年,建设“中央厨房”;2019年初,自主研发“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引领全省69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入驻,实现由“端”到“云”的战略扩容。

然而,“智慧”生产离不开技术支撑,这是传统媒体机构的劣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湖南日报社的方法是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报社在自主研发基础上,先后与华为、腾讯、中国移动等技术公司深度合作,支撑“新湖南云”平台细化完成共37个功能模块、150项功能点的开发任务。

此外,湖南日报社还着力推进“智库”服务,提高媒体影响力。早在2019年,“新湖南云”就主动对接湖南省政务管理服务局并获明确授权,各县级客户端可免费享有至少50项以上省一级办事服务功能。

“智慧”生产、“智能”驱动、“智库”服务,湖南日报社意识到“智”融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从融合深水区奔赴远洋蓝海。

陶峰:以深改促深融 解放日报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陶峰

作为传统报业机构,解放日报社同样面临着新业态下媒体深度融合的问题。主题论坛上,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陶峰分享了他们的发展经验——构建“四新机制”。

在新的内部构架上,报社保留了三个纸媒编辑部门,组建了九大频道以及四个技术中心,采访力量迁移上观新闻新媒体。

在新流程中,报社倾力打造全媒体全流程采编移动版平台和融媒体指挥中心,为深度融合打造一个高效运转的“大脑”。

新机制上,报社将采编专业职务序列,选拔设置首席岗位,推动稿酬考核制度改革,并投入了绩效考核系统,减少了线下考核的繁琐。

在新的运营中,报社与各分发渠道建立技术对接,实现常规内容实时推送、专题报道共同策划。其次加强品牌运营,打造上观品牌。

“四年多的融合改革,我们打了一场攻坚战,而深度融合更是一场持久战。”陶峰说,媒体要深度融合改革,首先要做的是推进内容深度转型,打造内容新生态,其次是技术赋能驱动更高质量融合发展,还要打造更具活力的全媒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