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我军撤销了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的番号。这支部队的主要负责人,例如:萧克、程世才、徐德操、赵镕……他们要么来到了晋察冀军区总部,要么回了延安,要么来到晋察冀军区下边的一些军分区任职。却有这么一位老红军,他先是回到延安学习,接着回到了老部队,还受到了聂帅的赏识,继续担任第九团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就是陕西绥德籍老红军,无衔将军王季龙!原绥德警卫营政委、红28军某部连指导员、团党总支书记、团政委、八路军第716团政训处教育干事、雁北支队某部营教导员、大队政委、冀热察挺进军第九团政委、晋察冀军区第九团政委、绥德警备区司令员、一野第6军47团团长、第26师政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任、党委第四书记、陕西省农建师师长、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

王季龙,陕西绥德人,他出生于1917年。因为家里太穷,长期吃不饱饭,所以他恨透了这个旧世界。1934年,他毅然加入了共青团,并且参加了村里的一些农民运动。因表现突出,他年仅18岁就光荣入党。同年,他转入了绥德警卫营。他作战勇猛,而且极其坚定。所以,到了1936年,他已升任为陕北红军第28军的一名团政委。

陕北红军第28军,这是一支人才济济的英雄部队!这支队伍出了烈士刘志丹、上将宋任穷、上将宋时轮、中将唐延杰、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伍晋南、少将王再兴、大校黄光明、少将陈坊仁、原青海省体委主任于占彪、少将王学清……据统计,这支部队共有一千多名将士,相当于兄弟部队的一个师,王季龙是其中的一名优秀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红28军军长刘志丹的指挥下,王季龙率部参加了杨家堰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我军的三个团配合默契,仅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全歼了敌军的一个营。所以,在战后,刘志丹热烈表扬了黄光明、王再兴、陈坊仁、王季龙等指挥员。同年,红28军参加了东征山西战役。这支部队表现顽强,先后歼敌过千人。但是,刘志丹不幸壮烈牺牲!

抗战初期,红28军的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第716团第二营。这个团由宋时轮担任团长,第二营由陈坊仁担任营长。20岁的王季龙,改任为八路军第716团政训处教育干事。1937年9月,我军以这个营为基础,组建了著名的八路军雁北支队。这个支队由宋时轮担任支队长,全军共有上千人,王季龙改任为这支部队的一名营教导员。

在宋时轮的率领下,雁北支队来到了平西山区。随即,这支部队和八路军邓华支队被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宋时轮担任司令员,邓华担任政委。八路军第四纵队一度杀入了冀东地区,而且战绩显赫。但是,在日伪军的重兵围攻和追杀下,宋时轮和邓华被迫率领余部回到了平西。此时,王季龙已经升任为某大队政委(团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初,萧克在平西山区以八路军第四纵队的余部为基础,组建了大名鼎鼎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据统计,全军共有三个支队(旅),不下6000名指战员,三个支队司令员分别是:宋时轮、邓华、高志远。年底,萧克以宋时轮支队为主体,组建了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九团。这个团的首任团长和政委分别为,黄光明和王季龙。

第九团的老底子正是陕北红军第28军,团长黄光明和政委王季龙都是红28军的老战士。由他们来指挥第九团,可谓是名正言顺。这支部队刚刚建军,就偷袭了位于房山县城附近的日伪南北窖高线公司。经过激战,我军迅速炸毁了敌军的锅炉房,还废掉了敌军的煤炭运输线。第九团初战告捷,大大鼓舞了平西当地人民的抗日热情。

1940年春,王季龙和黄光明率领第九团参加了杜家庄伏击战。在这场战斗中,黄光明、王季龙、詹大南、曾威等指挥员配合默契,血战三天三夜,多次设伏,一共歼灭了数百名日军,胜利完成了保卫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总指挥部这一艰巨任务。也因此,挺进军司令员萧克高度评价了这支部队,还有这支部队的上千名指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9月,王季龙和黄光明率部打响了著名的涿鹿县上下河村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第九团在上河村和下河村之间拼死拦住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和伪军一个中队。经过一天一夜激战,我军大获全胜,一共歼灭了180多名日军和70多名伪军,打出了挺进军的赫赫威名。从而,顺利保障了兄弟部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打赢涞灵战役。

战后,萧克热烈表扬了第九团的全体指战员。同时,他也严厉批评了团长黄光明和政委王季龙。毕竟,我军实力有限,而且生存艰难,牺牲一名战士就少一名战士,很难及时得到新的补充。第九团的全体指战员们虽然不怕流血,不怕牺牲,敢于和日军硬碰硬。但是,这支部队在这场战斗中共损失了200多人,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代价!

1942年,挺进军因为生存艰难,加上中央一直提倡精兵简政的政策。所以,八路军总部撤销了这支部队的建制。王季龙和黄光明都因此离开了老部队,而且都去了延安学习。不同之处在于,黄光明直到抗战结束以后才重返战场,王季龙却受到了聂荣臻的赏识,并且在抗战结束前回到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九团,继续担任团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后期,第九团被编入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机动旅,开往陕北去保卫党中央。后来,这支部队被改编为西北野战军教导旅第二团。却说王季龙,他重返陕北以后,迅速升任为八路军绥德警备区司令员、教导第一旅旅长。但是,由于部队缩编,加上一些尚未公开的原因,他很快被降职为一名团长,实在令人惋惜。个人分析,或许是他能力不足、表现欠佳,也可能是他卷入了一些内部运动……

1947年,王季龙改任为西北野战兵团教导旅第二团团长,这个旅的旅长是罗元发。在罗元发的指挥下,他参加了著名的金盆湾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我军只有四个步兵团,敌军却投入了几万人。但是,我军死战不退,而且采用极其灵活的战术一直坚持了七天七夜。我军不仅歼灭了几千名敌军,还为党中央安全顺利撤离延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罗元发的指挥下,王季龙先后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宜川、西府陇东、春季、陕中、扶眉、兰州等战役战斗。可以说,由他指挥的西北野战军教导旅第二团,始终都是教导旅和第六纵队,甚至是整个西北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团之一。1949年2月,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六军第十六师第四十七团,由王季龙担任首任团长。

1949年,王季龙率部来到了新疆。12月,我军将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这支部队下辖第九军(第九军共有三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由陶峙岳担任司令员,王震兼任政委。在第六军军长罗元发的推荐下,王季龙升为第九军第二十六师政委(师长为起义将领罗汝正)。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他完全可以在1955年获得大校军衔甚至是少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他升任为第九军党委副书记。1953年,他升任为第二十二兵团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他改任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主任。不久,他又兼任为兵团党委副书记。因为离开了野战部队,并且改为从事农垦工作,所以他没有获得任何军衔。至于他的老搭档黄光明,则被授予了大校军衔。但是,王季龙从未因之有过任何怨言。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先后担任过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兼军事法院院长、党委第四书记兼工会主任等职务(行政八级干部)。不幸的是,他在1959年的一场内部运动中受到了一些冲击。1964年初,他黯然离开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任为陕西省农业生产建设师师长。后来,他还担任过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陕西省农业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

直到1980年,他才获得彻底平反。1983年,他被选为陕西省委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1987年6月29日,王季龙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于解放军总医院,享年70岁。纵观王季龙老前辈的一生,可谓是极其坎坷,极其壮烈!他能上能下,心胸开阔,一贯都是淡泊名利,为革命为信仰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此,谨向老红军王季龙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