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康弘药业)康柏西普新适应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这意味着,康柏西普成为我国首个获批ROP适应证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
01
填补临床用药空白
ROP是一种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多发生于早产儿,尤其是低体重儿。患儿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的发生率越高,病情也越严重。
如果重度ROP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失明。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每年全球有逾百万名患儿因ROP失明。一旦失明,不仅导致患儿终身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抗ROP药物的研发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2013年,康柏西普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首个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通用名的生物1类新药,不仅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抑制血管新生的融合蛋白质及其用途”专利项目还荣获了中国专利金奖。自上市以来,因疗效独特和安全性良好,康柏西普一直广受关注。
此次新适应证的获批,是康弘药业拓展康柏西普用药领域的有益探索,或将填补ROP治疗的临床用药空白。
02
选择治疗关键时间节点
根据严重程度,ROP病变分为5期: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平均发生在35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并呈脊样改变;3期,平均发生在36周,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平均发生在36周,阈值病变平均发生在37周;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根据我国《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修订版),现有治疗手段包括:对1期、2期病变定期随诊;对阈值前病变2型,应密切观察眼底情况,如有进展及时治疗;对阈值前病变1型及阈值病变,应进行眼底镜下光凝或冷凝治疗;对4期、5期病变可以进行巩膜环扎或玻璃体切除等手术治疗。
可见,ROP治疗主要包括眼底镜下光凝或冷凝治疗、巩膜环扎或玻璃体切除治疗。其中,阈值病变前后是治疗的关键时间节点,尤其是在阈值前病变1型及阈值病变的治疗选择,对ROP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03
抑制新生血管增生
冷凝治疗是ROP最早的治疗方法,1980年成为ROP的治疗标准。冷凝治疗能降低阈值病变的不良视网膜结局风险,并能完善其功能。但冷凝治疗的副作用也较大,可能使视野受损,还可能出现术后疼痛、结膜血肿、结膜撕裂、视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积血、心动过缓等并发症。
1990年,因方法便捷、易耐受,减少了眼组织损伤和全身应激,远期疗效更好等优势,激光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作为ROP的治疗手段沿用至今。然而,激光治疗也可能出现误伤角膜、虹膜和晶状体,引发眼内出血、脉络膜破裂等并发症,甚至导致遗漏病变区域、误伤黄斑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寻找一种简单、微创、安全、有效且适宜推广的ROP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
经过30年的沉寂,抗VEGF药物的出现打破了ROP的治疗僵局。血管增生是ROP的重要发病机制,即ROP患儿玻璃体内新生血管增生(脉络膜和视网膜),引发出血、渗漏、水肿,最终导致瘢痕,造成失明。而抗VEGF药物能有效阻止新生血管生长、减少渗出、减轻水肿,从而稳定或提高视力。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向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就能达到降低VEGF水平、抑制新生血管增生的目的。
目前,在抗VEGF药物领域,我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体系,展现出了不凡实力。康柏西普新适应证临床试验的获批,将打开抗VEGF眼科药物研发的大门,为患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
编辑:王天鹅
审核:韩璐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