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子丰收 通讯员供图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乐秋乡麻栗村,千亩青梅硕果累累,一串串梅果挂满枝头,到处都是果农忙碌的身影。

"我家种了15亩青梅,已经有7亩挂果,每年梅果都要卖几千元。今年均价2.5元每公斤,预计能卖上万元。"正在忙碌采摘青梅的麻栗村委会上母公郎村民字学章向记者介绍,以前这片地主要就是种玉米和蚕豆,但土地贫瘠,经济效益不好,如今改成栽种青梅,收入不但提高,而且还有保障。"青梅树变成了我们当地老百姓的摇钱树。"

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青梅发家致富,字学章只是麻栗村的一个缩影。

"青梅已经成为麻栗村的‘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特色产业,成为了全村群众致富增收新的发动机。"乐秋乡麻栗村党总支书记吴文锋介绍,为调整产业结构,助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麻栗村在省科协的定点帮扶和协调下,还组织村干部到洱源青梅种植基地观摩学习,并带动群众移栽、嫁接新品种,让青梅实现提质增效。

吴文锋介绍,全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党员带领农户参与青梅发展,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培训,并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种植的青梅,销路有保障。

记者了解到,在麻栗村党总支的引领下,全村党员带头,发动群众种植梅子,全村的青梅由2012年的65亩已经发展到2100多亩,覆盖全村98%以上的村民。

当下,乐秋乡党委及麻栗村党总支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带领当地群众育苗两万珠,计划移栽在当地荒山荒坡上,在绿化荒山荒坡的同时,让绿水青山演变金山银山。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群众从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云南网记者博达通讯员李艳萍李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