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祖在有的经典里描述的非常多的心法实修境界。如果能一边看经典,一边在心里面演绎经典所描述的境界,才能真正看懂经典。普贤十大愿,其实描述的就是普贤菩萨心法实修的境界。要用自己的真心、内观显现出来的境界,来印证经典里描述的实修境界。那才是真正地在开发自己的智慧。

心外无佛,这是佛陀的教诲。用有为法,以身体去修的方式,绝大部分修的是福报,是世间法,不得解脱;用心法,开发自己的智慧,那才是出世间法,才能得解脱。

比如我们常说的六度法门。心里如果都没有什么佛智慧,去行的六度,佛祖在经典里,说的很清楚,那叫作凡夫六度。可惜还有出世间六度和出世间上上智六度,就没多少人去真正了

问:请问师兄,要了解这些,要看哪部分的经典呢?

答:楞伽经,不过楞伽经的难度比较高。一般人看这经典是难以明白的,此经是佛陀开示的实法,是开除方便说法的究竟了义法。经里有一句话经常感动我、激励我:“我不求王位,不求世财宝,心怀无上愿,但求二足尊!”

看《楞伽经》前,那得做好心理准备,要打好预防针。 因为当年佛祖开示这部经典的时候,当众可不是一般的凡夫。所以里面有的说法,能把二乘人的修法打击的够呛。比如说现在很多人追求的四禅八定,在《楞伽经》里被佛祖贬为“愚夫所行禅”,得小心别让自己的玻璃心,给砸得碎了一地。

问:碎就碎吧!修行之路无非就是一个好好认识、反省、纠正、圆融自己的过程。那《心经》呢?这个应该很好了解吧?毕竟只有几百字!

答:我们非常熟悉的《心经》,虽然只有短短几百个字,但如果真能看懂,也能破一切执着了。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一句是破凡夫法的,凡夫执着五蕴身,和执着的六根、六识、六尘这十八界,那是自性本空,所以执着这些去修的,也就是凡夫。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句,是破缘觉乘人所执着的十二因缘法。因缘法是不了义法,也不能执着。

“无苦集灭道。”这一句,是破声闻乘人执着的四圣谛法。

“无智亦无得。”这一句更狠,连菩萨乘执着的法也给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