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午节快到了,城乡超市的展示柜里摆满了各色各样包装精美的速冻粽子,我心中感慨: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不像以前那样讲究了,除了形式上的吃几个粽子,插几枝艾叶,再没什么特殊寓意了。相比起来,我还是留恋和回味小时候在乡下过端午的情景。

张延伟| © 撰文

星芒| © 版式

01

小时候过端午

最喜欢母亲缝的“香布袋儿”

母亲每到端午节都手工缝制许多花花绿绿、精巧细致的香囊(我们俗称“香布袋儿”),除了让我们弟兄仨佩戴在脖子上、手腕上,还会挂在门窗上、床头边一些,说是除了辟邪,还能够驱除蚊虫,使我们在夜晚睡得更香。

为了缝制这些香布袋儿,母亲把工夫用在平时,早早地就开始做准备。平时不论是自家缝制衣服剩下的碎布边,还是外出串门、走亲戚遇见别人遗弃不用的细碎花布头儿,母亲都会拾掇在一起,细心地抻平、叠好,存放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端午,母亲白天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夜晚就在灯下忙活,桌子上摊满了五颜六色的布头儿,她时而望着这些花布沉思,时而裁剪、缝纫,把不同花色、不同大小的布头儿巧妙地拼凑在一起,填进香料,把最后一道边缝缝严实,就做成了心形、棱形、三角形等大大小小的香囊。

香料也是母亲亲手配制的,主要原料从田间地头挖的莎草根(香附子)和柏树上采摘的柏铃(柏树种子的外壳),有时会加入白芷、雄黄和朱砂等几味中药,研成碎沫。有时准备的香料不足,母亲就会在里面掺入一些麦麸子充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做的“母子”香囊,就是在一个稍大的香囊周围连着一排小香囊,每个小香囊下面还分别缀着一绺花穗,花穗是把碎布裁成指甲盖儿大小的圆形,每两块花布之间用截成一指宽细高粱秆或麦秸秆隔开。有时候母亲兴致来了,还会把香囊做成老虎头或鸳鸯之类形状,更加讨人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母亲还会准备一些五色彩线,在端午节当天缠系在我们的手脖和脚腕上,说是这样能防长虫(蛇)、蜈蚣、蝎子、蚰蜒等毒虫,一再叮嘱要等下雨天才能摘下来扔进河里。而我心中的新鲜劲一过就觉得嫌它们碍事,戴不了几天就和香囊一起摘下来丢置一旁了。

02

端午贴“蛤蟆”

曾是奶奶的杰作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端午节前,奶奶都要拿一沓被她称作“金砖”的黄表纸,用剪刀在上面娴熟地比划几下,眨眼间就剪成一只蹲卧的蛤蟆模样,眼、嘴俱全,惟妙惟肖。我原来认为奶奶剪的是青蛙,然而奶奶一再强调说这是“癞蛤蟆(蟾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实中癞蛤蟆样子丑陋,哪有青蛙好看?我说出心中的疑惑,奶奶笑着问我:“知道《白蛇传》中的老法海不?”

我点点头,电影《白蛇传》我是看过的,心里一直对活活拆散白蛇与许仙一对夫妻、把白蛇压在雷峰塔下的法海深恶痛绝。

奶奶说,传说中法海就是个癞蛤蟆精,正因为癞蛤蟆样子不好看,全身还有毒,蛇及其它毒虫都躲着它,而且寿命又长,是吉祥物呢!我听了似懂非懂。

奶奶把这些所谓的“圣物”一一贴在家里各个屋门背后,还把多余的送给邻居老太太们,大家都欢欢喜喜地接着,照奶奶的样子贴好。

随后几年,每当临近农历五月、小麦黄稍时,我常见一些穿着道袍的出家人到村里来,说是离这儿不远灵山庙的,挨家挨户送一种用朱砂画在黄表纸上、据说是开了光的灵符,灵符下面,也有画着蛤蟆图案的,说是能够驱虫辟邪,我想这倒是和奶奶的说法相应了。

家中无人的,他们便将灵符夹在门缝里,这样主人回来就能看到。这些灵符被人们小心地收好,在端午节当天贴在门上。

麦收过后,这些出家人便又一次入村,这次则是来收粮食的。村民们对这些出家人倒也大方,于是大户人家收成好的,就挖一小盆晒干扬净的麦子出来,小户人家则至少会给一碗,也算是对前些时日他们广施灵符的回报。

大概80年代前后,村里则很少再见到这些人的身影了。

03

黎明即起

端午节关乎全家健康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这天,天还未亮人们便都早早起床,不是忙着到河边洗漱,就是到田间地头采药。而父亲往往起得更早,同时也把我们从床上叫起来,让我们端个水盆,抹黑儿跟着他来到村里的小河边,先撩起冰凉的河水细细地洗眼洗脸,再把手脚洗个遍。

只一会儿工夫,河边便陆陆续续聚拢来许多的男女老少,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口中还念念有词:“一洗不害眼,二洗不生疮,三洗都健康......”

我曾听伯母说,她娘家村里因为没有河,端午节前一天夜里就跟一群要好的姑娘住在一起,第二天起五更结伴到离村子十来里远的“幸福湖”边擦洗手脸、消灾祛病,末了还用瓶瓶罐罐装些圣水带回家。

父亲嘱咐我们弟兄仨端着一盆河水回家给奶奶和母亲使用,而他则脚踩露水顺着河道一路向南,根据平时留意的地点有目标地去采集中草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太阳刚在东边老龙窝的山顶露出小半边脸的时候,父亲便背着一大捆中草药回来了,其中有清热去火的“猪耳朵”(车前子)、止咳祛痰的“猫猫眼”,还有专治腰腿痛的“老鸹嘴”、防治咽喉肿痛的“蛤蟆草”,等等。

母亲早已把提前准备好的艾枝插在门头上,同时煮好了粽子、鸡蛋和大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蒜瓣儿经清水煮过,辣味已完全去除,变得粘腻且有些发甜,鸡蛋也噎着喉咙难以下咽,因而我只喜欢吃香甜的粽子。

母亲则逼着我们先吃鸡蛋和大蒜,最后才轮到粽子。她说,只有吃了端午节煮的大蒜才能破除百毒,吃了鸡蛋才不怕长虫缠身。

04

端午采药习俗

据说与药王孙思邈有关

起初我一直纳闷,人们为啥偏非要选择在端午节这天起早儿到河里洗漱并到田间地头采药呢?

后来听村里的老人们说,每年端午节的五更天,“药王爷”显圣布方施药,当天人世间百草皆可入药,江河湖泊里的水也能防病治病。但有一条,须得在日出前采集和使用才最有效。

“药王”孙思邈原是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年轻时因给人看病经常出错而苦恼,后来在梦中得到天医星指点,暗示他离家行医,待其夫人脚重七斤即是成名之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思邈心中叫苦:“三寸金莲”怎会有七斤重量,难道我此生医无所成?但他还是按仙人所示,带着夫人向一路向东游历行医,同时不耻下问,多向地方医者请教,医术大有长进。

后来二人走到颍川郡阳翟县(今禹州)城北八里岗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夫人小脚沾泥行走困难,勉强来到城中洪山庙附近,夫人长叹一声说:“你看,我这双脚足有七八斤重,实在走不动了!”

孙思邈心头一亮,莫非这就是仙人所指“脚重七斤”?于是就在附近安顿下来。

一日午后,有一送葬队伍从洪山庙路过,一位老婆婆撕心裂肺的哭声引起孙思邈注意,他从棺材底缝滴沥的鲜血中看出端倪,于是拦棺问道:“你们抬一活人做甚?”

原来老婆婆的独生女儿难产而死,夫家认为与家不利,仓促拼凑一口薄皮棺材埋葬。在孙思邈的竭力要求下,众人撬开棺盖,孙思邈伸手搭脉还有微弱跳动。

他赶紧取出银针,找准穴位扎了下去,一会儿工夫,那产妇竟苏醒过来,并顺利产下一个男婴。

孙思邈一针救活两命,顿时名声鹊起,很快在禹州站稳了脚跟。受孙思邈影响,禹州中医药业也随之发展迅速,鼎盛时期医堂药铺多达200余家,有“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到禹州不灵”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州钧窑孙思邈像

孙思邈后来在禹州得道成仙,被世人尊为“药王爷”,现今禹州城内仍留存有“药行街”、“药王祠”等遗迹,城北无梁镇龙门村有“药铺山”、“药铺门(读mai’er)”等,与药王孙思邈有关的传闻逸事不胜枚举。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