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曾发起举办“十大国际友人”的评选活动,评选百年来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国际友人。

最终评选出的“十大国际友人”名单,排在第一的,毫无悬念的是为中国抗战献出生命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排在第二的,就是本篇的主人公,曾救助25万中国平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08年,26岁来到中国北京,就此在中国生活了30年。

1911年,拉贝应聘到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此后先后担任西门子公司驻北京、天津、南京代表处代表。约翰·拉贝热爱中国文化, 喜欢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所见所闻,也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

1937年8月,日本飞机开始对南京狂轰滥炸,时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的约翰·拉贝,从北戴河匆匆赶回南京,他组织十几位富有正义感的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被大家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人间炼狱。

这场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让金陵古城陷入至黑至暗的恐怖中,在拉贝的日记中,充斥着他所目击的一切暴行。

大批中国人涌向安全区,安全区内设了25个难民收容所,其中“西门子难民收容所“就是拉贝租住的院子(广州路小粉桥1号),在拉贝不大的房子和院子里,挤满了避难的中国人。

人命大于天,但凡还有一个人的立足之地,拉贝就多收容一个人,难民最多时,“西门子难民收容所“收留了630多人,丁永庆、宗有琴、李世珍等当年都在这里得到过拉贝的保护。

拉贝和他的同伴们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军周旋;奋不顾身地与日本领事馆反复交涉、抗议;竭尽所能地阻止日军的恣意侵犯和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保障难民的安全,拉贝甚至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约翰·拉贝时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是一名纳粹党员),他用床单、窗帘做成纳粹旗帜铺在房顶上,醒目的"卐"字旗,就是为了让日本人与日本飞机看到后能“绕道而行”。

除了时刻担心安全问题,拉贝和同伴们还为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等殚精竭虑。

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为防日军轰炸,戴着头盔工作的拉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民们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几十万人的“活菩萨”, 为表达对拉贝的敬意,麦卡勒姆牧师还专门谱写了一首《南京难民合唱曲》。

1938年1月16日,约翰·拉贝在日本大使馆便宴上的发言中说:“由于我们委员会的绝大多数委员以前一直在这儿从事传教工作,他们一开始就把战争期间不离开自己的中国朋友视为自己基督徒的责任……这就是促使我们这些外国人坚持留在这里,试图帮助遭受苦难的中国人的原因。”

拉贝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德日为盟国,1938年2月,西门子总部迫于压力召回了约翰·拉贝。

1945年,德国战败,因为纳粹党员的身份,拉贝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

1946年6月,在证实拉贝没有犯错之后,被同盟国去纳粹化和释放,但拉贝只能在西门子公司担任办事员和译员,生活拮据的拉贝一家人,只能住在西门子城的一间小房子里。

1948年,拉贝生活艰难到了仅能给孩子煮菜汤、大人啃干面包、全家一度濒临饿毙的地步。消息传到南京,不几日,南京市民募捐1亿元,经国民政府批准按市价2000美元转汇至德国援助拉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1月5日中午,拉贝因中风去世,享年68岁。

1997年,约翰·拉贝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

约翰·拉贝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

拉贝在他租住的南京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共有20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录就有10本,是他在1937年9月19日至1938年2月26日撰写的日记,共2460页,名为《敌机飞临南京》,记录了他亲身经历的这一段历史。

《拉贝日记》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拉贝所著“南京卷”《拉贝日记》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同盟国——德国的公民所做的第三方视角记述,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成为日军暴行有力的证据。

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梁怡发表的文章《南京大屠杀见证者约翰·拉贝眼中的老北京》称他为“南京的辛德勒”“他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被南京视为仁爱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1月5日,杨惠群总领事出席悼念约翰·拉贝活动时评价他为“南京好人”,称“他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