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传说——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端午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汉代北方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恶疠病疫多泛滥,因此,这一天人们便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学骏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可能有意在端午节,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注意了端午节并不是专门为了纪念屈原,在屈原跳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提起端午节的来历,人们很自然地会将其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人会直接定性,这一天就是为了纪念屈原才被确定为节日的。没错,屈原的确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了汨罗江,但是这个节日却是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相传是古代人民祭祀龙祖的节日,所以说这一天并非单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那么这一天为何逐渐演变成了“屈原纪念日”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屈原太有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