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到底有没有问题,这是过去几个月围绕在特斯拉身上的热点谜题。

自从4月19日的上海车展维权事件以来,特斯拉已经深陷舆论浪潮中,几乎每周都会出现新的“刹车失灵”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特斯拉再次冲上热搜;另一方面,来自媒体的报道,特斯拉的一位肱股之臣——该公司负责卡车业务的高管杰罗姆·吉伦(Jerome Guillen)已经离职,特斯拉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人才危机。

总之,特斯拉摆在眼前的问题,越来越多。

特斯拉的信任危机

e汽车对2020年以来,特斯拉在国内带给消费者的信任危机进行了梳理。

据统计,在国际市场,特斯拉从2013年开始就不断有安全事故发生。在中国,则是从2020年开始,类似车辆“刹车失灵”的事故就时常见诸报端,据统计,去年至今,国内类似事故超过十起,涉及车型包括 Model 3 参数 图片 )、 Model X Model S

2020年5月,有车主表示,车辆突然加速,刹车并擦墙后停下;特斯拉回应,用户误踩加速踏板,行车记录仪相关数据被删除。6月,有车主表示,突然不受控加速,127km/h行驶,8KM撞土堆烧毁;特斯拉回应,未检测到刹车,车辆自己加速的可能性非常小,车辆当晚数据已丢失。7月,有车主表示,拨至R档突然向前行驶,所幸刹停;特斯拉回应,电脑死机,线束过载,主动更换电机,云端数据丢失。

最离谱的回应是,车没问题,是电网的问题。

2021年1月,江西省南昌市一位特斯拉车主称,自己买了仅六天的Model 3在第二次充电后,突然断电无法启动,窗户也关不上,只能用纸壳做遮挡。售后人士称,出现电流过载的原因是国家电网的电压会突然升高导致的。充电后无法启动,不一定是车辆的问题,是充电过载导致的车辆故障,同时不排除是充电桩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南昌电网官方出面“打脸”。

据统计,从2020年以来,不同媒体曝光相关车企的产品刹车失灵、充电自燃问题已经累计超过几十起,发生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南昌等多地。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车企不能只强调客观因素。

从统计的车主诉求和特斯拉回应能发现,特斯拉的回应关键词是:用户误踩、数据丢失、电流太大过载、系统正常、未见异常、路面湿滑等。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口碑形象是一个长期的塑造过程。从以往的危机事件和回应来看,大众对特斯拉的不满,并非一次车主极端维权的负面事件;而消费者对特斯拉的信任危机,已经越来越深,要彻底扭转在这波口碑下滑中损失的品牌形象,这家跨国车企应该从根本上扭转自己对消费者的观念和态度。

当然,这也只是外界对特斯拉的影响,笔者认为,对特斯拉来说,更深的影响在于内部的逐步改变。

特斯拉的人才危机

6月8日,据特斯拉周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在出任重型卡车部门总裁仅仅三个月之后,特斯拉高管杰罗姆·吉伦(Jerome Guillen)已从公司离职

Jerome Guillen一直被外界认为是马斯克的肱股之臣,是马斯克最重要的副手,也是特斯拉最顶级的四大高管之一,就在今年3月,他才被任命为公司卡车业务首席执行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任职期间,特斯拉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工厂,并扩大了与电池供应合作伙伴关系,更重要的是,在2018年,特斯拉深陷产能危机时,这位高管在加州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外搭建了一个小帐篷,长达半年的时间都在一线拼命。在增加Model 3的产能方面,他曾创造了几乎所有人都无法相信的“奇迹”,短短几周内搭建了一整套支持大规模量产的装配线,这条生产线最终帮助特斯拉如期交付了Model 3。

此后,他获得了马斯克的极大信任,被任命为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总裁,直接领导了特斯拉的整个汽车业务,包括协调供应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Jerome Guillen的离开并非个例,最近几年,特斯拉一直面临高层主管的人事更迭问题,就在本月,特斯拉还失去了新能源业务主管RJ约翰逊(RJ Johnson)。

约翰逊服务特斯拉也有十多年了,加入该公司时他只是商业能源主管,直到去年夏天才被提拔为整体能源业务的运营负责人。约翰逊的离职较为低调,他现在已经更新了自己在领英上的个人资料,确认已离职特斯拉,且现在正加入一家隐秘模式的初创公司,依旧从事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工作。

目前,特斯拉的能源部门营收贡献并不算大,但马斯克却更愿意用长远眼光来考量,他认为其增长在未来极有可能会超过汽车业务。在约翰逊离职的当下,正值特斯拉能源部门业务爬坡的关键增长阶段,新业务还有一场硬战要打,但阵前损失大将,对特斯拉并不是好消息。

据统计,自2019年至今,从特斯拉离职的高管已累计有一百多人。在2020年,就有特斯拉商业发展副总裁任宇翔、人力资源负责人Kevin Kassekert、生产总监Jatinder Dhillon、全球金融副总裁Justin McAnear等相继离职,部分职位因未能找到合适的人才进行填补,马斯克选择对这些职位进行了重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是在2021年上半年,直接向马斯克汇报的离任高管就有四人,而如若我们回过头来复盘过去两至三年的情况,特斯拉会计、法务、研发领域都是高层动荡的“高发区”。

有分析师曾在2019年做过一份研究,美国科技公司每年的工作流动率在9%,而特斯拉中直接向马斯克汇报的高管工作流动率在44%,排名全美第一,比排名第二的Lyft高出一倍;即使不看高管的离职率,整个特斯拉的全体员工离职率也高达27%,而硅谷其它科技公司的全员离职率仅为15%。

这意味着,特斯拉正在经历了人才危机。

关于特斯拉高离职率的原因,有知情人士表示,一方面来自于马斯克本人,另一方面则是近乎苛刻的企业文化。

一位从特斯拉离职的高管这样评价马斯克:“你离他越近,越有可能被烧伤。”还有评价说,马斯克偏执、暴躁和易怒,他曾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痛斥分析师,并在社交网站上毫无忌惮地抨击媒体记者和汽车同行,特斯拉的股价也因其个人言论遭遇多次剧烈波动。

同时,马斯克背后还有苛刻的公司文化。马斯克本人就是个工作狂,没日没夜地扑在事业上。在对很多重要项目的进程上,他本人也非常具有侵略性,经常要求下面的高管必须在几小时或一天内完成,整个公司受此影响,也逐渐形成了“玩命工作”的高压文化,加班也非常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其建设周期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Jerome Guillen几年前为了在Model 3的量产上追赶进度,一整套新车装配线只用几周时间就搭建完成,其中的承压,可见一斑。一旦在工作节奏上无法合拍,很多高管其实很难留下来。

写在最后

与其他车企一样,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意义重大。

根据最新数据,特斯拉在欧美的业务占比正在逐渐缩小,中国正在成为特斯拉在全球的最大增长点,但即使是这样,特斯拉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且也没有拿出足够诚意的产品和态度,来面对中国消费者。

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正在为未来埋下越来越多的隐患。

end

记者 | 莉莉满 编辑 | 十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