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出苗之后,在水肥充足、气温较高的环境下,长势很快。玉米用不用控旺?什么时候控旺?怎样控旺?这里面大有学问,下面就给大家一一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说一下,玉米用不用控旺?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农民朋友说,早些年代种植玉米,哪有控旺这一说,还总怕玉米长得不旺呢!玉米长得越旺,棒子结得越长,产量也就越高。

这样的说法听上去十分在理,但一字之差,大不相同。因为玉米植株的旺与壮并不是一回事儿,宁要壮苗,不要旺苗,壮苗产量高,旺苗容易倒。这也就是为什么玉米要控旺的原因了!其实,过去的玉米去天缨(去雄),也是控旺的一种方法。

现在的土壤肥力都很高,尤其是普遍存在氮肥过量施用的情况,再加上一些玉米品种本身株高就过高,后期遇到狂风暴雨,非常容易出现倒伏,造成玉米减产。

玉米控旺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让旺苗转为壮苗,使株型更加紧凑,增强抗倒伏的能力,使养分利用更加合理,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总之,玉米用不用控旺,具体要看玉米长势,对于有旺长苗头的玉米,一定要及时控旺。

其次再说一下,玉米什么时候控旺?

玉米控旺,过早过晚都不好,时间点一定要卡好!

玉米控旺的最佳时间,是在玉米的6~10叶期,也就是玉米“尺把高”或“膝盖高”的时候。此时正处于玉米拔节初期,控旺能使玉米茎秆变得粗壮,节间距离变短,穗位高度降低,“霸王根”层数和条数明显增加,既能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又能促进营养物质向玉米穗部输送,减少空棵、秃尖,起到增产的效果。

6叶前为什么不建议控旺呢?控旺过早,会造成玉米茎秆过低,影响正常生长,不利于后期产量形成,所以,玉米控旺,最好在6叶期以后。

但是,玉米控旺也不能过晚,最迟不得晚于12片叶,超过12片叶就别再控旺了,此时控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反而会适得其反,还可能影响玉米授粉,造成减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再说一下,玉米怎样控旺?

玉米控旺,主要是喷洒化学药剂来实现。

常用的玉米控旺剂有矮壮素、多效唑、烯效唑、比久、缩节胺、乙烯利等,而且以30%胺鲜酯乙烯利较为常用。乙烯利用于玉米控旺,具有施用适期较长、适用浓度范围宽等优点。

接下来,介绍一下玉米控旺剂的具体用法:

1、30%胺鲜·乙烯利水剂。玉米7-9叶期喷施,最迟不要超过10片叶子,每亩用量20~30毫升,兑水15~20公斤后,混合均匀喷雾。

2、缩节胺(助壮素、壮棉素、甲呱嗡)。在玉米7-10叶期,每亩用25%缩节胺(助壮素)20—30毫升,兑水40公斤均匀喷施。

3、矮壮素。在玉米7-10叶期,每亩用50%矮壮素30克,兑水30公斤喷在玉米植株顶部叶片。

4、多效唑、烯效唑。在玉米7-10叶期,用15%多效唑50-60克,兑水60-100斤混匀喷施。

以上配方来源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具体用药请详细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醒:玉米控旺,一要掌握用药时间,二要控制施用浓度,如:乙烯利用于玉米控旺,最佳浓度为 300~500 mg/kg,浓度超过1000mg/kg就会导致玉米果穗发育畸形,穗粒数减少,减产严重。施药时,注意喷高不喷低,一扫而过,避免重喷。如果喷后6小时内遇雨,可药量减半再喷一次。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玉米要控旺,播种晚、长势差、旱情严重的玉米,就不要再进行控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