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走进一家公司或者学校,随便找个HR或者中学生,问起“山大”,一般的反应就是“山东大学”,如果问的是个青岛人,他还会指着青医附院说,这儿是“山大医院”。

至于国内的其他院校,人家“中山大学”自称“中大”,带山却不叫“山”;“山西大学”则有些不够分量,作为双非院校,要和985、双一流高校抢名号,实在是争不过,只好在山西省内自称为“山大”,但打不到全国去。

然而放在一百多年前,这“山大”的名号,还真的是在山西,根本算不到山东头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1901年,袁世凯在省城济南组建山东大学堂,这便是山东大学的校史渊源;1902年,山西巡抚岑春煊在太原组建山西大学堂,这便是山西大学的校史渊源。

乍一看,山东大学的历史确实比山西大学早那么一丢丢,但是紧接着,在1903年,朝廷就下令了,必须是开设三科以上的综合性学堂,才配叫“大学堂”,掰着手指头算下来,全国当时就三家符合条件,那就是: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和山西大学,剩下的那些家,包括山东大学堂在内,您都得改名,改叫“高等学堂”,没有“大”字了。

那您说,那时节的“山大”,岂不是铁板钉钉,就是指的山西大学堂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百年老店,而且是当时全省独一份,顶着“山西”名号的综合性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的211评选中,却为何输给了一所新组建的大学?要知道,和山西大学在本省有相似地位的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人家可是从211、985直到双一流,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一直都是本省高校的扛把子啊?而那所异军突起的新建大学,又是何方神圣呢?

事情还要从上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说起。

当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自立自强,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于是套用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拆分综合性大学,调配所有高校的资源,分门别类,集中使用,新建或强化了一批专门或专科学院,以便快速培养国家急需的理工科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山西大学(曾用名国立山西大学),自然首当其冲,面临重组。1950年,山西大学法学院的法律系整体划拨给北京大学,打响了这一轮院校调整的当头炮。

此后几年间,山西大学法学院剩余的经济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整体划归中国人民大学;医学院剥离出来,后成为今天的山西医科大学;工学院的冶金工程系,划归了新成立的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后成为今天的985、双一流名校北京科技大学;纺织工程系和采矿工程系划归了西北工学院,后成为今天的985、双一流名校西北工业大学。

当时山西大学工学院剩余的部分,还有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和化工工程4个系,就独立出来成立了太原工学院,这一段学脉在多年以后,发展成了山西唯一的一所211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整之后的山西大学,实际上只剩下了文、理两个学院,其实这就是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的标准建制,像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当时也都变成了文理大学,而像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则成为纯工科大学。南浙武中厦,也因此号称中国高教界“五大母校”,此间详情,可参见拙作:“五大母校”前世今生:南浙武中厦,1952年院系调整谁家损失最大

50年代有一段时间,山西大学一度改称为“山西师范学院”,后来才又改回本名山西大学,可见其伤筋动骨受伤不浅。而且工科部分独立出来,成立太原工学院,也打破了山西大学在省内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个其实也未必是坏事,同一时期武汉大学的工学部分被剥离出来,融合其他一些院校的资源,成立了华中工学院,日后发展为华中科技大学,和武大比翼双飞,同列985和双一流之列,成为中南地区的一对“小清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984年,太原工学院升格为太原工业大学,1986年有了博士点。

那些年,山西作为全国的“煤都”,矿产资源支持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太原工业大学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化工学科、材料学科、矿业工程等学科,成为优势王牌学科专业,实力居于全国前列,像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也就是国内前10%—20%之间的水平。

再说回上世纪90年代,211院校评选拉开了帷幕。

211工程和稍晚的985工程评选不同,不仅仅考虑院校实力,也适当照顾地域平衡,全国每个省区,都至少获评一所211院校。按照当时的政策,山西“双子星”山西大学和太原工业大学,至少会有一名入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选谁呢?当时的情况,综合性大学一般都是文理大学,相对理工科高校来说,更偏重基础研究、文科多一些,像今天的清北、复交、武大和华科、中山和华工、天大和南开、山大和海大,各省的“双子星”,差不多都是这么分工的。哦还有浙大……算了,浙大就不说了,反正浙江地面她最大,一般一般全国第三。

山西大学作为综合大学,当时确实基础学科更强一些,优势是哲学、光学、历史学等等,更偏文一点,时至今日,山西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也是“科学技术哲学”和“光学”,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最高的,是B+的物理学学科,属于基础研究领域。

好了,现在双方的优势都摆出来了——

一边是化工、采矿、材料,一边是光学、哲学、历史,作为一个煤炭大省、化工大省,您说,这山西该更偏重哪边呢?虽说是“华夏文明出山西”,但在那个时代,谁不是埋头拼经济、先富起来,然后才能有今天的文化自豪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上台下的激烈博弈不多说了,只讲一件事——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合并了山西矿业学院,正式改名“太原理工大学”,由此实力大增。此前,山西矿院是煤炭部直属院校,据评价,在煤炭系统内,是除了中国矿业大学之外,实力最强的第二梯队之一。仅此一件,高层的倾向性一览无余,那么结局就可以预见了。

果然在1997年当年,刚刚挂牌的太原理工大学通过了国家“211工程”的部门预审,第二年,便列入立项建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1996年9月28日到10月8日,在这十天之间,事先早已闻到风声的山西大学几千名学生自发游行,在山西省最高官邸的门前静坐申诉,还引起过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当然,在今天看来,这事其实没那么复杂。

看山西的俩邻居,河北省唯一的211,花落河北工业大学,没给综合性院校的河北大学;河南省唯一的211,给了偏工科的郑州大学,综合性院校的河南大学,同样也是落选。只能说,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学科优势不明显的综合性大学,确实不如“一招鲜”的理工院校更有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你也可以说,你是怀才不遇,没被伯乐慧眼识珠,那么211风波过后,都已经二十几年了,入不了世界一流大学,好歹混个世界一流学科吧?不存在!山西全省仍然只有太原理工大学一家入选,虽然只是一个“自定”学科,但也总比那边的邻居,一个没有的强啊。

如此,就一言难尽了吧?